- 首頁
-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查詢 "軍事交流" ,結果共:4筆
-
國防部雙語政策會議 打造語文戰力(軍聞社記者呂尚俞臺北11日電)為配合國家雙語政策,強化國軍官兵語文能力,國防部今日召開「雙語政策指導組」第14次會議,針對語文教育規劃、實務應用推動情形進行檢討與討論。 會議下午於博愛營區舉行,由國防部副部長柏鴻輝主持,會中召集國防部各聯參、軍種司令部及各業管單位,針對前次會議指示事項辦理情形進行報告,並由海軍反潛航空指揮部及陸軍關渡地區指揮部官兵,分享雙語推動經驗。 柏副部長強調,國軍應避免仰賴傳譯,降低即時作戰溝通風險。在語文教育方面,應從教育根本改革,貼合未來官兵實務所需,包括艦機接裝、軍事交流等等情境,皆須具備即時且精準的語文運用能力。 柏副部長進一步說明,軍事互通性是現代聯合作戰的核心,而語言能力是互通性的基礎。他舉歐盟為例,即便成員國語言多元,仍以英文作為共通的語言,並設立語文學校協助訓練,建立跨國協同作戰能力。 柏副部長也提及,AI技術在語言教育上的應用潛力,希望在未來,國防部能為官兵引進AI語言學習平臺,推動「無人教室」概念,讓官兵可隨時隨地透過AI進行語文訓練,提高學習動機與實用效益。 此外,柏副部長認為,國軍在歷次軍售案中,應善加利用外籍顧問的對談機會,強化官兵英文實務應對能力。並呼籲官兵面對語文挑戰,要有「直球對決」的勇氣,突破自己的心理障礙。 最後,柏副部長強調,提升語文能力不僅關係部隊戰力,更攸關國際能見度與國防現代化發展。他勉勵國軍各級持續精進,結合AI科技與實戰導向,厚植國軍國際交流實力,共同打造具備語文能力與戰力的新世代官兵。【最新動態】 114年06月11日
-
顧部長任職週年 強調務實改革建立國防韌性(軍聞社記者陳彥樺臺北23日電)國防部長顧立雄任職週年,日前藉媒體申訪時機,針對建軍備戰、兵力結構、後備動員、軍事交流、國防產業、軍紀管理、敵情應處等重大議題,提出完整說明,並強調國防施政必須回到根本、回應挑戰,讓國軍因應未來戰爭具備足夠的力量與韌性。 在建軍備戰方面,顧部長表示,國軍持續依據「防衛固守、重層嚇阻」戰略構建「多域拒止、韌性防衛」能力。他指出,目前正加速籌獲海馬士多管火箭系統、M1A2T戰車、各型無人機及反制系統,強化遠距精準打擊、防空反制與資訊整合能力,同時透過機動部署與備援機制,提升防護韌性。 顧部長指出,在聯合作戰訓練方面,除新增「立即備戰」、「聯合資訊及電子作戰」、「整體空中及飛彈防禦」、「聯合海上防禦」與「聯合地面防禦」等5項聯合操演,並將敵「聯合軍演」及「戰備警巡」等態樣,納入想定狀況,以符合實戰化場景要求。今年,「漢光41號演習」時程延長,也更加著重鏈結「全社會防禦韌性」,涵蓋軍民整合協調、戰略溝通、戰災救援等多元實務課題。 在兵力結構方面,顧部長指出,國軍已依據「科技取代人力、火力取代傳統兵力」原則調整編裝。陸軍成立火箭連與無人機大隊,海軍陸戰隊裁撤傳統砲兵、戰車營,改編為無人機營,空軍亦配合新式防空武器優化戰管編組,強化情監偵、預警、整體防空及空中作戰戰力。他強調,兵力結構調整將隨新式裝備逐步到位持續精進。 在後備動員方面,顧部長說,後備戰力是建軍四大要素之一。國防部整合民間專長與後備需求,精準分發員額並優化訓練內容,納入無人機、反裝甲等課程,未來將持續結合地方政府建立模擬實境演練機制,提升整體動員效能。 在軍事交流方面,顧部長指出,國軍赴美訓練強化戰技與信心,有助深化兩軍合作。他表示,未來將擴大人員派遣與交流深度,除技術層面外,也將強化聯合戰術理解,讓官兵於訓練中實質受益,帶動部隊整體戰力提升。 顧部長表示,我國作為國際社會及印太地區的樞紐,臺灣與友盟國家擁有「以實力謀和平,才能獲得真和平」的共同信念。尤其,當前極權國家推動灰色地帶行動,大幅縮減「由訓轉演、由演轉戰」空間,民主友盟團結合作尤其重要。國防部透過「高層互訪」、「戰略對話」,大幅深化與友盟國家間軍事交流及安全合作關係,另積極參與國際智庫交流,深化多邊實質關係,以堅定友盟對共同利益的認知與支持,乃至共同維護和平承諾的實踐。 在國防產業方面,顧部長表示,國防部將持續推動國艦國造、國機國造計畫,設立創新小組,聚焦無人系統、人工智慧、通訊與資安等前瞻技術。他強調,國防自主是安全根本,創新技術轉化為戰力需整合產官學資源,共同打造完整國防科技體系。 在保密及軍審方面,顧部長強調,國軍官兵都是敵人想積極滲透、接觸的對象,每位同仁必須落實保密工作;國防部現正完善「國軍涉密人員安全調查作業規定」等安全查核措施,並重新打造1個全新且符合正當法律程序、公平審判原則的軍事審判制度,以維護部隊秩序與公平正義。 在敵情應處方面,顧部長指出,中共對臺軍事恫嚇不會因政黨輪替或特定言論而中斷。他表示,國軍每日運用聯合情監偵手段掌握共軍動態,並與海巡分工合作,共同維持海域秩序。他強調,國防部也與國安會密切協作,強化對認知作戰與滲透行動的應處,確保整體安全體系穩固。【最新動態】 114年05月23日
-
顧部長接見NBR訪團 期持續深化交流合作(軍聞社記者吳東昇臺北30日電)國防部長顧立雄今日上午接見美國智庫「國家亞洲研究局」(NBR)訪問團,歡迎前美軍印太司令阿奎利諾(John Aquilino)上將再度訪臺,並頒贈「三等雲麾勳章」,表彰其任內致力強化臺美軍事交流及維護印太區域和平穩定的卓越貢獻。 顧部長表示,阿奎利諾上將繼去年率領「下一世代國安領袖計畫」(CNAS)成員來訪後,今年再度帶領「國家亞洲研究局」訪問團來臺,並於訪臺期間晉見賴清德總統,顯見其持續關注臺海周邊及印太區域情勢。 顧部長指出,美國政府推動「太平洋嚇阻倡議」(Pacific Deterrence Initiative),不僅強化美軍在印太區域的作戰能量與兵力部署,也深化與友盟的合作,共同應對中共軍事擴張威脅。 顧部長進一步表示,針對中共於4月1至2日無預警在臺海周邊實施「海峽雷霆-2025A」演訓,包括美國、歐盟、日本、英國、加拿大及德國等國紛表憂慮與關切,顯示中共對臺灣具侵略性的軍事活動與言論。因此,國際間民主友盟對我國支持至關重要,期盼阿奎利諾上將未來持續支持臺灣,深化臺美各領域交流合作。【最新動態】 114年04月30日
-
顧部長:國軍持續提升自我防衛力量 嚇阻中共威脅進犯(軍聞社記者呂尚俞臺北15日電)面對中共軍事侵略行動加劇,國防部長顧立雄今日於立法院表示,印太地區的繁榮與穩定攸關美國核心利益,也是全球共同關注議題,因此維持臺海現狀是全球共識。我國透過自我防衛力量提升與友盟國家合作,達到有效嚇阻中共進犯,以合乎臺美雙方共同核心利益。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日率各部會首長出席立法院院會,顧部長接受媒體聯訪時,針對美印太司令示警、共軍威脅加劇議題表示,印太地區情勢攸關美國核心利益,也影響全球的繁榮與穩定。因此,維持臺海現狀,是全球共識,各方應共同努力達成。 顧部長指出,從最近的美國國防部長備忘錄也可看出,美國不可能讓中共併吞臺灣,這顯示一項關鍵事實,我國主張維持現狀,而美國認為臺海和平也是其核心利益之一;雙方共同的方法在於嚇阻,透過自我防衛力量提升,以及與友盟國家協同合作,達到有效嚇阻中共進犯,以合乎臺美雙方共同核心利益,我國會持續努力達成目標。 針對近期共諜案,顧部長表示,該案是經由官兵檢舉、自我清查,掌握情況後便與國安團隊合作展開偵察,在去年已經起訴。他也對這些官兵的不當行為、對國家不忠,表示痛心。 顧部長也表示,所有的共諜案件大約有87%來自於官兵的自我檢舉和清查,顯示保防教育仍有相當成效。但國軍仍需在反情報、保防、愛國教育,以及敵我認同意識上持續加強精進。此外,陸海空軍刑法第24條已完成公告,並呈報行政院審議中,其中明確規範對敵效忠的相關行為,防範滲透情事。 另委員詢問「軍品商購」比例增加。顧部長表示,雖然軍購沒有算入貿易順逆差,但從安全角度來看,能展現臺美軍事交流合作的重要性,由於有美國政府保障,軍售是相當重要管道;至於商售則是多元籌獲管道,若有不適宜透過軍售管道,會盡量以商售管道。【最新動態】 114年0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