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查詢 "軍樂" ,結果共:13筆
-
名作詞家黃瑩辭世 享耆壽95歲(軍聞社記者吳柏融臺北18日電)以「九條好漢在一班」、「我有一枝槍」等軍歌聞名的資深作詞家黃瑩,昨(17)日凌晨辭世,享耆壽95歲,回顧其一生筆耕不輟,創作多首膾炙人口軍歌歌詞,陪伴無數官兵走過軍旅歲月,他曾任政工幹校(現國防大學政戰學院)教官、國立藝專、文化大學兼任教師及華視編審等職務,深耕傳統藝文及媒體製作工作不遺餘力,其作品不僅記錄臺灣音樂文化發展脈絡,更為國軍部隊及藝術文化教育奠下深厚基礎。 黃瑩文學底蘊深厚,民國38年,隨親人來臺避亂,因局勢變遷自此扎根臺灣,為減輕家中負擔投入軍旅,錄取政工幹校音樂系,自此展開與軍樂密不可分的創作人生。他以一支筆記錄、建構軍中記憶,也以音樂歌詞串起跨越時代的共同回憶,是國軍乃至社會音樂文化的重要篇章。 黃瑩於49年獲選加入國防部「軍歌創作小組」,投入歌詞創作,以「九條好漢在一班」、「我有一枝槍」,以及「夜襲」等軍歌知名度最高。他曾說,當年軍中多是不識字的阿兵哥,因此,「九條好漢在一班」特別以淺白、易記的語句譜寫,「說打就打、說幹就幹」朗朗上口,也成為世代官兵最熟悉的軍歌之一。 黃瑩的創作也橫跨藝術歌曲、合唱、歌劇與電視主題曲,為臺灣舞臺創作史留下精采一頁。除藝文創作外,黃瑩奉派至華視期間,參與多項藝文節目規劃,包括教師藝術歌曲比賽「鐸聲獎」、推廣民俗技藝的「薪傳獎」、勵行孝道的「孝行獎」,以及曾承辦勞軍晚會、金馬、金鐘獎等頒獎典禮,對推動文化與教育極負責任感。 黃瑩晚年仍筆耕不斷,80歲時受命為三軍官校合唱團撰寫建國百年歌曲「我武維揚」,更於105年第50屆國軍文藝金像獎獲頒音樂類終身榮譽獎,由時任總統蔡英文頒發;民國110年,受臺北市立國樂團邀請填詞「臺北禮讚」,集結逾200名演出者的大型製作,展現其在傳統與現代題材間的創作能量。【最新動態】 114年11月18日 -
國軍聯合樂隊音樂會 以音符傳遞榮耀與使命(軍聞社記者吳東昇臺北5日電)國軍聯合樂隊音樂會昨(4)日晚上於桃園中壢藝術館演出,由陸、海、空軍軍樂隊及國防部示範樂隊輪番上陣,帶來橫跨古典、現代、流行、爵士及電影配樂等多樣風格曲目,交織出兼具深度與活力的音樂篇章,為觀眾獻上一場融合軍事與藝術的聽覺盛宴。 音樂會由4支軍樂隊攜手呈現,樂曲豐富多元,包括《海軍組曲》、《日昇山嵐─阿里山》、《伊里亞德》及《魔笛》等,展現國軍樂隊精湛演奏實力與深厚藝術底蘊。現場吸引眾多民眾前往聆聽,在悠揚樂聲中,感受官兵專業與熱忱所凝聚的文化力量。 上半場由海軍軍樂隊率先登場,帶來由海軍樂隊退役士官長高德昌編曲之《海軍組曲》,全曲串聯《海軍軍歌》等5首富有海軍色彩的軍歌,並加入口笛、船鐘等元素,呈現海軍特有文化特色;陸軍軍樂隊演奏《日昇山嵐─阿里山》,該曲由陸軍樂隊李錚治中士創作,融合原創旋律與鄒族音樂,透過不同樂器的輪奏,讓聽眾彷彿置身於阿里山中,從森林小火車啟程,穿越神木與雲霧,最終攀上山巔迎接曙光,看見莊嚴壯闊的風貌。 下半場由空軍軍樂隊接續演出《伊里亞德》,該曲描述特洛伊木馬屠城記的史詩旅程,用磅礴的音樂帶領聽眾進入希臘神話戰役;國防部示範樂隊則演奏莫札特經典作品《魔笛》序曲,樂曲充滿戲劇張力和神秘感,慢板導奏以莊嚴的和弦呈現,進入快板後轉為歡愉、活潑的旋律,強烈的對比完整呈現樂曲的戲劇性。最後在觀眾熱烈掌聲中,加演安可曲《三軍軍歌》組曲,以振奮昂揚的旋律為音樂會畫下完美句點,象徵國軍以音樂傳遞榮耀與使命的堅定信念。【訊息平台】 114年11月05日 -
114年國慶大會/系列二中華民國114年國慶大會10日於總統府前廣場盛大舉行,國防部聯合樂隊暨三軍儀隊以精湛操演為慶典帶來亮點,不僅展現勤訓精練的成果,更特別演奏《中華職棒之歌》,向去年為國爭光的中華隊英雄致敬。(軍聞社陳彥樺)【圖文專訪】 114年10月10日 -
支隊官兵海上操練 宣慰僑胞展現國家實力(軍聞社記者王茗生隨艦採訪)海軍114年敦睦遠航訓練支隊於敦訪友邦國家期間,展開各項文化交流,其中,海軍官校鼓號樂隊、海軍樂儀隊及陸戰莒拳隊所組成的操演隊伍,代表我國執行對外展演任務,透過整齊劃一與精準動作,傳遞國軍專業形象與堅實戰力,深獲僑胞與當地民眾高度肯定。 海軍儀隊的薛中士指出,在軍艦上練習與陸地大不相同,最大挑戰在於船體晃動對平衡與槍法穩定性的影響,再加上海上曝曬無遮蔽、刺眼陽光,更考驗官兵體能與反應,透過持續精進體能,克服不同環境所帶來的考驗,期許自己在未來表演中導入新式槍法,讓學弟們獲得更多學習與突破的機會。 這次擔任海軍樂隊帶隊官並擔任指揮的唐士官長表示,音樂是自己的專長與興趣,能透過音符傳遞情感,並代表國家於友邦演出,是一件無比光榮的事,此次任務更首度演出他親自創作的《榮耀傳承進行曲》,隊員們從練習到演出,呈現出的氣勢與情感令他感動不已,期望透過樂曲,讓大使與僑胞們能因中華民國海軍而感到驕傲。 海軍樂隊韓下士指出,在海上演奏練習不僅須適應氣候與船體晃動,更要在船上機械運作的吵雜環境下保持專注力,這次敦睦遠航訓練能代表國家演出,對他來說既是挑戰也是對自己的磨練,透過一遍遍的練習,與隊友們攜手將最完美的樂曲帶給友邦國家,以行動詮釋中華民國海軍堅毅不拔、精實自信的信念。 經歷九次敦睦遠航訓練任務的陸戰莒拳隊陳士官長表示,在船上訓練分為莒拳專項及運動科學兩部分,透過跆拳道踢擊、擊破技巧與肌力強化,藉以克服暈船與搖晃等挑戰,透過敦睦遠航與友邦交流,展現莒拳隊「忍耐克己、百折不撓」的戰鬥精神,並期望明年能順利完成第十次遠航,為自己的軍旅二十年生涯留下圓滿回憶。【圖文專訪】 114年09月07日 -
海軍114年敦睦遠航/系列四海軍114年敦睦遠航訓練於造訪帛琉友邦國家期間,海軍官校鼓號樂隊、海軍樂儀隊及陸戰莒拳隊於棒球場帶來精湛演出,獲得現場民眾與旅居僑胞熱烈迴響,不僅展現海軍精實訓練成果,也鼓舞官兵士氣。(軍聞社王茗生)【圖文專訪】 114年09月04日 -
敦睦支隊航抵帛琉 共同彩繪圍牆深化交流(軍聞社記者王茗生隨艦採訪)海軍114年敦睦遠航訓練支隊最後一站航抵帛琉共和國,期間舉辦多項交流活動,展現我國與帛琉堅實的情誼,其中最特別的,就是首次與當地學生共同進行圍牆彩繪創作,深化兩國之間的邦誼。 敦睦支隊停靠帛琉時,受到帛琉副總統兼衛生公共服務部長(Arnold Oilouch)、我國駐帛琉大使黎倩儀及當地僑胞熱烈迎接,支隊長劉少將率重要幹部在碼頭接受當地民眾獻上花圈,並由南女王舞團以傳統舞蹈歡迎支隊到來,展現兩國長期友好的外交成果。 敦訪期間,支隊官兵及國防大學學生一同前往帛琉高中(Palau High School)所屬籃球館,與帛琉高中美術老師及學生共同彩繪體育館圍牆,以畫筆描繪兩國國旗、支隊徽與綠蠵龜、蝠魟、鸚鵡螺等當地特有的海洋生物,並加入「Enduring Friendship」字樣,象徵兩國長年穩固的邦誼與人民間的深厚感情。 值得一提的是,官兵及學生彩繪圍牆同時,籃球館也正在整修,未來,籃球館將會成為太平洋島國迷你運動會場地,此面彩繪牆也將在國際賽事上大放異彩,讓更多人瞭解我國與邦交國間的深厚情誼。 此外,海軍官校鼓號樂隊、海軍樂儀隊及陸戰莒拳隊在棒球場上帶來精湛的演出,獲得現場民眾與僑胞熱烈迴響,掌聲不斷,展現海軍精實訓練成果與親民形象。隨後,海軍官兵編組籃球代表隊與當地高中籃球隊進行一場籃球友誼賽,雙方運動員以球會友,現場熱血沸騰,透由運動近距離互動,鼓舞雙方士氣,更拉近彼此距離。 支隊離開前,帛琉大使黎倩儀、副總統兼衛生公共服務部長(Arnold Oilouch)與劉支隊長共同主持聯合升旗典禮,雙方國旗在國歌聲中冉冉升起,象徵兩國邦誼堅實長存,最後,黎大使與僑胞們於港口邊奮力揮舞國旗,為來自家鄉的同胞官兵送行,也為帛琉敦訪行程劃下圓滿句點。【最新動態】 114年09月04日 -
海軍114年敦睦遠航/系列一海軍114年敦睦遠航訓練支隊靠泊於馬紹爾群島共和國期間,在當地ECC體育館進行一連串精彩的表演活動,包含「海軍官校鼓號樂隊」、「海軍樂儀隊」及「陸戰莒拳隊」精彩操演,獲得當地民眾與僑胞的熱烈歡呼。(軍聞社王茗生)【圖文專訪】 114年09月04日 -
海軍敦睦支隊蒞訪馬紹爾 敦睦邦誼宣慰僑胞(軍聞社記者王茗生隨艦採訪)海軍114年敦睦遠航訓練支隊航抵達第2個友邦國家馬紹爾群島共和國,此次造訪為連續第三年的到訪,透過一系列活動,進一步深化雙方實質友好互動,達成敦睦邦誼、宣慰僑胞的任務。 敦睦支隊抵達友邦國家港口時,隨即受到馬紹爾外貿部長康仁德(Kalani Kaneko)、我國駐外大使夏季昌、馬久羅市政府執行主任(Jina David)以及當地民眾、僑胞的熱烈歡迎。 到訪首日,夏季昌大使偕劉支隊長暨支隊重要幹部晉見馬紹爾總統海妮(Hilda C.Heine)女士,與其會談交流,顯示馬國對敦睦支隊到訪的重視程度,也展現我國長期深耕國際交流、強化友邦情誼的成果;另外,晚間在磐石軍艦舉辦敦睦酒會,宴請友國政要,以及我國使館、技術團、衛生中心與僑胞,活動行程緊湊而熱絡。 敦訪期間,海軍官校學生也前往馬國教育部公立學校進行圍牆彩繪,除繪製兩國國旗及加入海軍敦睦艦艇在海上航行的圖樣外,更繪製「Lasting Friendship」字樣,象徵兩國長久以來的深厚友誼,值得一提的是,馬紹爾總統助理暨環境部長(Bremity Lakjohn)也特別到場欣賞學生彩繪的成果,並與學生們合影感謝他們的付出,留下珍貴的回憶。 此行最特別的是,在當地ECC體育館進行表演活動,帶來「海軍官校鼓號樂隊」、「海軍樂儀隊」及「陸戰莒拳隊」精彩操演,獲得當地民眾與僑胞的熱烈歡呼。 支隊離開前,包括外貿部長康仁德 (Kalani Kaneko)、夏季昌大使、劉支隊長等人,共同主持聯合升旗典禮,海軍樂隊先後演奏雙方國歌,看著兩國國旗冉冉升起,旅居海外僑胞充分感受到對國家的歸屬,典禮後,僑胞們於港口邊奮力揮舞國旗,為來自家鄉的官兵送行,為敦訪行程劃下完美句點。【最新動態】 114年09月04日 -
海軍敦睦支隊蒞訪太平洋盟邦 展現臺灣文化軟實力(軍聞社記者王茗生隨艦採訪)為強化與友盟國家交流,展現堅定邦誼,海軍114年敦睦遠航訓練支隊於馬紹爾友邦國家期間,舉辦聯合升旗典禮、文宣館開放參訪、聯合動態操演與彩繪繪畫牆等活動,獲駐外大使、當地政要與農業技術團高度肯定,更鞏固了兩國間堅實邦誼。 馬紹爾總統助理暨環境部長(Bremity Lakjohn)表示,這是他首次參與敦睦支隊的活動,對於支隊官兵的付出與努力,給予讚許與肯定,他特別讚揚海軍官校鼓號樂隊、海軍樂儀隊與陸戰莒拳隊的精湛表現,充分體現中華民國海軍的專業與紀律,並感謝臺灣政府長期以來對馬國的實質協助與友誼,期盼持續深化雙方友好交流。 我國駐馬紹爾大使夏季昌表示,今年是敦睦支隊連續第三年到訪,馬國政府非常重視支隊到訪,總統海妮女士更親自接見支隊長與支隊幹部,在在凸顯雙邊邦誼日益穩固,他指出,官校學生彩繪圍牆、晚宴及表演活動,不僅展示海軍的堅實戰力,也讓馬國民眾與僑胞深刻感受到驕傲與感動,同時進一步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農技團團員李欣庭則指出,此次支隊展覽令人十分感動,特別是來自臺灣藝術家的展品「不歸鹿」,藝術家到訪全臺各地採集各式各樣的果實,拼湊出一件件藝術品,藉此象徵寶島之美,展現臺灣文化軟實力。此外,李欣庭也特別提到臺灣之光展區,當中展示臺灣十二強及奧運選手相關運動球具,讓她再次重溫臺灣在國際賽事上的榮耀時刻,更讓當地民眾認識我國近年在國際舞台上的努力與成果。【圖文專訪】 114年09月04日 -
敦睦支隊睽違12年再訪吐瓦魯 僑胞留下難忘回憶(軍聞社記者王茗生隨艦採訪)海軍敦睦遠航訓練支隊日前睽違12年再次航抵吐瓦魯,不僅展現國防實力與軟實力,也讓地方政要與大使留下難忘的回憶,更讓醫療人員以及在當地深耕農業的農技團員們,回憶起滿滿的「臺灣味」。 駐吐瓦魯大使林東亨表示,當地民眾對於敦睦支隊的到訪高度期待,從支隊抵港至表演活動與友誼賽事,皆吸引大批民眾參與,展現兩國深厚關係,他指出,軍艦是國力的象徵,也是外交的重要橋梁,透過支隊官兵與吐瓦魯人民近距離互動,不僅促進文化理解,更加深兩國的情感連結。 醫療團柯護理師指出,這是她首次接觸敦睦支隊,能夠親身登艦參觀、享用熟悉的臺灣料理,讓她深受感動,她提到,吐瓦魯生活條件有限,食材多以冷凍食品為主,雖然有農技團協助供應部分蔬菜,但仍難以滿足日常需求,因此能在軍艦上吃到臺灣美食,成為一種慰藉,也讓駐地人員感受到來自家鄉的關懷與思念。 農技團團長郭勤建也分享了他在當地的生活,他表示,吐瓦魯農業發展面臨諸多挑戰,包括土壤貧瘠、水資源匱乏等限制,農業技術團多年來致力於導入離土栽培、滴灌與太陽能設施,以穩定提供蔬果,改善當地營養來源。 對於支隊的到訪,郭勤建表示,吐瓦魯民眾平時接觸娛樂活動的機會不多,透過海軍官校鼓號樂隊、海軍樂儀隊與陸戰莒拳隊所帶來的精彩演出,不僅展現國軍軟實力,也透過民眾親身踏上軍艦,深刻認識我國海軍壯盛軍容,更看到當地居民以敬仰目光注視我國軍艦,心中湧現難以言喻的驕傲與感動。【圖文專訪】 114年09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