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查詢 "軍醫" ,結果共:19筆
-
【影】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第4次會議 總統盼全體參與發揮最大力量(軍聞社記者吳柏融臺北26日電)賴清德總統今日下午主持「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第4次委員會議」時表示,政府未來會持續盤整各部會資源和力量,反覆檢討、精進作為,讓全社會防衛韌性的建構工作更加穩健和堅實。今年7月是「國家團結月」,將透過漢光演習和城鎮韌性演習的驗證,向國際社會展現臺灣人堅強的防衛意志與自我保護的決心。 議程安排5個報告事項,除了「第三次委員會議列管事項及辦理情形」之外,分別由內政部、國防部以及行政院,針對「全社會防衛韌性五大主軸執行與目標落實」、「漢光41號演習規劃」、「2025城鎮韌性演習整備及推動概況」以及「2025韌性演習觀察所見」進行報告。 賴總統表示,今年7月是「國家團結月」,一年一度的漢光演習實兵演練即將展開,期間也將進行「2025城鎮韌性演習」。漢光演習著重國軍的演訓,而城鎮韌性演習著重整合非軍事部門對緊急事件的應變,透過軍民協力,展現國家團結的意志,提升臺灣的全社會防衛韌性,透過實際的演練,扎根「有準備、更安全」的意識,更要向國際社會展現臺灣人堅強的防衛意志與自我保護的決心。 總統進一步表示,這些年來,國軍以「實戰化訓練」為根本,「防衛固守、重層嚇阻」為戰略,發展「不對稱戰力」,建構「多域拒止、韌性防衛」的整備方向。今年7月9日到18日,為期10天9夜的「漢光41號演習」實兵演練,國軍部隊將落實「實戰化訓練」要求,驗證重點包括:灰色地帶襲擾應處;快速反應備戰部署;戰略溝通運作機制;動員部隊戰力恢復;重層縱深防禦部署;新式裝備作戰效能;精進後勤支援能量;軍民整合協調運作。 總統說明,在「2025城鎮韌性演習」方面,從今年4月10日開始,已經在連江縣、花蓮縣、基隆市、新竹市等8個縣市陸續舉行,接下來7月15日到17日,將在臺中市、臺南市和臺北市舉行的三場演習,將選定關鍵基礎設施進行實作,並在周邊行政區域開設配售站、急救站及救濟站。同時,全國22個縣市也將同步進行防空避難與民防演練,全面驗證中央和地方在面對極端情境時的協同應變能力。 總統強調,保衛臺灣從來不只是國軍的責任,也是全民意志的展現。這代表無論身在何處,每一個角色、每一份力量,都是串起國家安全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唯有全民有感、全體參與,全民防衛才能發揮最大力量,讓臺灣在各種挑戰中保持穩健,更加團結。未來將透過預告、系統性演練以及跨部門實地演作,讓全民都能清楚瞭解到當危機和挑戰來臨時,如何串聯各自的角色,發揮最大的力量來共同應對。 而在晚間召開的會後記者會中,內政部長劉世芳、國防部發言人孫中將、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等人,說明總統會議結論,並接受媒體提問。 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說明,總統在會中做出三點裁示,將做為後續政府繼續努力目標。一是政府要做先鋒,引導民間更全面參與全社會防衛韌性工作,並在基層扎根更深;二是各級政府要普及全社會防衛韌性的相關知識,加深「有準備、更安全」意識,當民眾參與、了解並具備專業知識,知道該如何因應,內心會更有安全感,整體全社會防衛韌性會更有力量;三則是持續強化軍民合作能量,逐步擴大演習驗證項目。 媒體詢問,對於未來是否會將超商、賣場以及公營事業納入演習範圍,內政部長劉世芳表示,過去一年的整備,先以公營事業的配售點為主,現在慢慢擴散到民營,原因是比較貼近民眾生活圈,包括米、油及口糧等戰略物資,都會以最快的配售地點為主。 劉部長進一步表示,全聯董事長林敏雄是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委員,是基於合作,也沒有任何經費補助,全聯員工也要模擬有關應變演習的部分與賣場顧客避難引導等,若是很不錯的示範,未來將會擴及到與四大超商合作,但基礎是所有公營的配售站、救濟站原先就有。 會中,劉部長也特地在現場介紹單人單日緊急避難包及單人2-3日的居家必需品,單人單日緊急避難包的內容物包括3公升水、2,100大卡糧食、醫療及清潔用品、禦寒保暖衣物;單人2-3日的居家必需品,則有6-9公升桶裝水、4,200大卡-6300大卡食品、基礎衛生用品,以及小型手搖式發電機、備用電源或太陽能充電板。 此外,針對社福醫療整備三軍血液計畫等相關問題,國防部發言人孫中將指出,三軍血液計畫是為建立國軍對血液管理的具體做法,軍醫局都有完整且詳盡規劃,目前是依照計畫進行;劉部長則補充,韌性醫療整備計畫裡面,也有加入軍醫局,目的是在任何演習的時候,軍跟民在醫療整備計畫要更有韌性。 而針對「漢光41號演習」實兵演練期程延長與罷免掛勾議題,國防部發言人孫中將強調,這恐怕是大誤解,漢光41號演習是依據去年漢光40號演習的經驗與教訓,以及所面臨的敵情威脅變化,加上國軍戰力不斷地成長,考量主客觀環境因素後,據以設計漢光41號演習。 孫發言人指出,漢光41號演習的整體計畫,於去年底就已經訂頒,顧部長3月與媒體茶敘時,就已說明今年漢光演習實兵演練為10天9夜,電腦兵推的日程也有延長,籲請外界不要推翻國軍官兵戮力戰備訓練的努力。【最新動態】 114年06月26日
-
國軍反毒緝毒有成 賴總統公開表揚(軍聞社記者王進福臺北24日電)國軍致力反毒有成!民國114年「反毒有功人士團體頒獎典禮」今日在國家圖書館舉行,三軍總醫院病理部北部地區臨床檢驗毒物中心及憲兵指揮部臺北憲兵隊調查士陳中士,因積極推動反毒工作,分別獲頒「防毒監控組」及「緝毒合作組」獎項殊榮。 獎項區分「拒毒預防」、「防毒監控」、「緝毒合作」、「毒品戒治」等4組,共頒發26位(組)有功人士與團體,總統賴清德及行政院長卓榮泰親臨頒獎,肯定其在反毒工作上對國家的貢獻。賴總統致詞時表示,毒品不僅危害個人身心健康與家庭幸福,還牽動社會安定與國家發展。更重要的是,會對邁向「健康臺灣」的願景造成重大的衝擊,感謝所有受獎人全心全力地投入。 賴總統指出,今年新世代反毒策略第三期已經起步,政府將深化四大目標:第一,持續強化源頭打擊與查緝能量,防堵毒品進入社區與校園。第二,深化預防教育,特別是針對青少年與高風險族群的早期介入。第三,精進戒癮資源,推動科學實證的治療模式。第四,建立無縫接軌的復歸支持系統,讓戒癮者能重返社會、重建人生。 賴總統提到,科學已經證實成癮是一種腦部疾病,應整合醫療、社福、教育、勞政與司法系統,幫助藥癮者擺脫標籤與歧視,順利重返社會,再度融入職場與家庭。而毒品防制除了政府跨部門合作,也需要民間力量。無論分工為何,都應該一起落實日常教育與宣導工作。相信只要全民形成共識、齊心拒毒,就能反制毒品危害。 賴總統認為,毒品防制除了政府跨部門合作,也需要民間力量。無論分工為何,都應該一起落實日常教育與宣導工作。相信只要全民形成共識、齊心拒毒,就能反制毒品危害。 賴總統表示,今年政府辦理反毒有功人士團體表揚已經邁入第20年,每一位得獎者都是守護社會的無名英雄,守住的不只是無數家庭,更是國家的希望與未來,以及全體國人的健康。反毒就像是一場團體馬拉松,不僅要通力合作、更要有耐心、有毅力,期盼與大家繼續攜手同心,一起打拚。 「軍醫築防線,科學破毒網」,獲頒「防毒監控組」獎項的三總病理部北部地區臨床檢驗毒物中心,協助國軍反毒任務推行,在防毒監控上,採用先進分析儀器對各種生物檢體進行毒品檢測,建立標準作業程序並監控新興毒品趨勢,同時研發精確檢測方法、建立毒品資料庫,並透過防制教育和反毒宣導,期望從科學檢測到社會教育,全面築起防毒防線。 另外,臺北憲兵隊調查士陳沅東中士則是偵辦現役軍人毒品案,報請桃園地檢署指揮,經多層溯源,破獲以民人為首彩虹菸加工製造場,當場查扣彩虹菸、依托咪酯菸彈及毒品咖啡包等大量毒品,主嫌聲押獲准,貢獻卓著,獲頒「緝毒合作組」獎項。【最新動態】 114年06月24日
-
軍醫局與廣達電腦聯手研發「電子傷票系統」(軍聞社記者王進福臺北18日電)國防部軍醫局、國防醫學院與廣達電腦昨(17)日進行產官學合作簽約儀式,宣布將聯手研發「電子傷票系統」,可即時記錄傷患基本資料、生理訊號與檢傷分類資訊,透過加密通訊即時傳送至後方指揮與醫療單位,提升資訊流通效率與救援指揮判斷品質。 簽約儀式在國防醫學院可勝廳舉行,軍醫局局長蔡中將、國防醫學院院長林少將、三軍總醫院院長陳少將及廣達電腦董事長林百里、技術長張嘉淵等人出席,產、官、學界的代表齊聚,正式啟動三方跨域合作。 此次合作中,國防醫學院衛訓中心作為學研執行主體,導入多年累積戰傷評估、戰場醫療流程與醫療資訊系統研究成果,結合廣達在AI醫療技術、系統整合與資安架構方面的深厚基礎,以及軍醫局提供實戰需求驗證與軍種推廣支持,整合三方資源,進一步提供可標準化部署的前線智慧醫療方案。 蔡局長表示,「電子傷票系統」支援多傷患動態調度,能依戰場規模靈活擴展部署,減少手動紀錄與誤差,協助醫護專注臨床判斷與救治決策。推動此系統不僅標誌國軍醫療智慧化的重要進展,也為醫療科技及與國防應用融合提供示範,並規劃引進常備部隊、戰訓演練與災防演練中部署,朝智慧醫療標準化、國防醫療模組化目標邁進。【部隊頻道】 114年06月18日
-
國防醫學院學位頒授暨正冠典禮 黃常務次長勉堅守初心(軍聞社記者陳勝勳臺北14日電)國防醫學院今日舉辦「114年班學位證書頒授暨正冠典禮」,由院長林致源少將主持,為博、碩士及大學畢業生撥穗正冠,並由各所所長、系主任頒授學位證書;國防部常務次長黃佑民中將也代表顧部長出席致詞,向畢業生表達祝賀與期許,期許他們未來持續精進專業、堅守初心、勇於承擔責任。 黃常務次長致詞時表示,國防醫學院融合醫學專業與軍事訓練,是國軍醫療體系的人才搖籃,自踏入校門那刻起,畢業生便選擇了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不僅承諾救人濟世,更肩負保家衛國的使命。 黃常務次長也提出「立定志向,堅守醫事倫理」、「訂定願景,勇於接受挑戰」、「終身學習,培養多元能力」、「視病猶親,莫忘使命初衷」等四點勉勵全體畢業生,期許大家不論身處戰場、營區或醫院,都能秉持軍醫誓言與專業精神,踐行「軍醫不僅是醫者,更是部隊戰力的後盾」之責任,成為值得社會信賴的堅強力量。 黃常務次長指出,國防醫學院即將於今(114)年8月1日正式更名為「國防醫學大學」,象徵國軍醫學教育發展邁入新階段,期望藉此吸引更多優秀青年投身軍醫教育,建構具國際能見度的軍醫科研平台,持續提升我軍醫療量能與國防醫學影響力。【最新動態】 114年06月14日
-
腦科學研究中心揭牌 整合資源發展神經醫學研究新里程(軍聞社記者陳彥樺臺北9日電)國防醫學院今日舉行「腦科學研究中心」揭牌典禮,由軍醫局局長蔡建松中將主持,國防醫學院院長林少將、三軍總醫院院長陳少將及國內多位神經醫學與生醫科技領域學者共襄盛舉。中心的成立象徵國醫在腦神經科學研究與跨中心整合發展邁入新里程。 蔡局長致詞時表示,腦科學研究中心自民國110年籌設,歷經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查岱龍所長建議、李俊泰副院長支援及馬國興主任統籌規劃,成功延攬來自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威斯康辛大學、英國曼徹斯特大學與國立臺灣大學等國內外頂尖人才,顯示國醫在學術研究與人才招募方面的企圖心與成果。 蔡局長進一步指出,中心與中研院舉辦神經科學雙邊研討會,並與國衛院深化合作,成果豐碩。更於近年整合三總與校內師資,成功獲得國科會「腦科技創新研發及應用計畫」第二年補助,顯見其研發實力與潛能深獲肯定。 典禮中,蔡局長勉勵中心短期內深化與臨床單位合作,持續推動疾病轉譯研究;中長期則應以申請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為目標,成為國防醫學院首座特色研究中心,並以非人類靈長類實驗為基礎,發展具前瞻性的腦神經科學研究,期許中心未來能成為國內重要研究重鎮。 腦科學中心研究聚焦神經退化、情緒障礙、腦創傷與腦瘤等重大議題,並整合影像、生理、藥物與行為等多模態資料,發展臨床應用潛力高之診療策略。其研究平台包含小型動物、靈長類、臨床神經影像實驗設施與正子、核磁共振、電腦斷層、行為分析、藥物開發與電生理等設備,提供基礎到臨床的一站式研究支援。 腦科學中心未來將與心血管、代謝、癌症與免疫研究單位共同發展全身性疾病交互機轉研究,建構貫通分子到臨床的整合性科學網絡。中心亦將扮演連結學術與產業、基礎與臨床的橋梁,加速成果轉譯與智慧醫療發展,為國軍醫療體系注入創新動能。【最新動態】 114年06月09日
-
國醫與聯大簽署合作備忘錄 提升毒化災應變能力(軍聞社記者呂尚俞臺北5日電)為強化國軍衛勤人員對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之應變知能,國防醫學院與國立聯合大學化學物質危害與環境風險研究中心,今日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共同推動跨領域訓練課程,攜手建構軍醫與環境災害應變專業網絡。 簽約儀式上午在衛訓中心舉行,由國防醫學院校長林致源少將與國立聯合大學侯帝光校長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見證人則由環境部化學署副署長陳淑玲擔任,過程中由衛訓中心主任葉上校陪同。此次透由雙方的合作,訓練高度專業的化學災害應變人員,同時也藉由跨界交流合作提升授課品質。 國防醫學院校長林少將致詞時表示,全球化學災害風險日益嚴峻,無論是工業事故、恐怖攻擊、或化武威脅,都凸顯提前整備與強化專業應變能力的必要性。此次與聯合大學合作,不僅是學術交流,更是捍衛國安與民眾福祉的關鍵起點。 「讓我們一起攜手努力,以知識為盾、以行動為矛,共同戮力守護我們的國家與人民安全。」林校長希望透過持續與環境部化學署、國立聯合大學及各界夥伴的相互合作,培育優秀人才,強化國家整體防衛韌性的能量。 陳副署長致詞時表示,「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管理,一直是化學署的重要任務,特別是在毒化災應變領域,更是責無旁貸。隨著全球產業與科技的發展,化學災害的複雜程度與挑戰也隨之增加,我們深知「跨界合作,才能找到解方」,唯有軍公民營合作,方能有效提升毒化災的應變能力,守護民眾安全與環境永續。 聯合大學侯校長則指出,自今年6月起,正式於國防醫學院衛勤訓練中心開辦各級「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專業應變人員訓練課程,並已於今年3月獲得環境部核准場地使用。課程內容將邀請災害應變領域的資深專家,與實務經驗豐富的應變人員授課,除強化基礎知識外,更融入情境模擬與團隊實作,全面提升學員在面對災害事件時,發揮整體應變與溝通協作能力。 衛訓中心表示,根據合作備忘錄內容,雙方將辦理課程,除符合法規規範之產業業者外,亦提供部分免收費名額,供衛訓中心選送國軍學員參與。其中,課程設計涵蓋毒化災應變體系、法規制度、個人防護裝備、除污與偵檢技術、事件指揮系統與應變計畫撰寫,兼顧理論與實作。【最新動態】 114年06月05日
-
三總創育中心深耕產學合作 共創醫療前瞻性(軍聞社記者蔡枋澐臺北5日電)三軍總醫院創新育成中心今日攜手南港生技育成中心共同參與「2025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三總創育中心攤位設置於「AI智慧醫療」展區,內容聚焦智慧醫療與健康科技應用,充分展現臨床創新與產業合作的實踐成果。 本屆展覽一連三天在臺北南港展覽館2館盛大展開,由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主辦,以「全齡照護」、「智慧醫療」、「醫材廊道」與「創新及新創」四大領域,串聯跨產業資源,展現臺灣醫療科技創新實力;三總創新育成中心特別邀請產學合作夥伴「恩揚生技」與「易思腦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參展,並在醫療領域應用中,涵蓋健康照護、預防保健、心理治療等,展現創新醫療與臨床研究的能量。 三軍總醫院創新育成中心副主任吳永燦中校表示,參展不僅是發表培育成果的機會,更是與產官學研界交流對話、共同推動醫療創新應用的重要平臺。創新育成中心的設立宗旨,就是希望能在醫療專業與產業創新之間搭起一座橋梁,透過跨領域的合作、臨床場域的資源整合,以及國軍醫療體系的實務經驗,為具有潛力的醫療新創團隊,提供更多支持與實驗場域。 吳副主任強調,未來將持續深化國內外夥伴的合作,強化軍民整合創新動能,讓更多具備臨床價值的技術與產品能真正落地、服務國人健康,展現國軍醫療科技上的韌性與前瞻性。【最新動態】 114年06月05日
-
鍾副部長慰勉南部駐軍 祝賀端節愉快(軍聞社記者王進福高雄29日電)端節將屆,國防部副部長鍾樹明上將今日前往高雄地區視導軍備局工程營產中心南部地區工程營產處等單位,代表部長顧立雄嘉勉與肯定官兵工作辛勞外,並預祝大家端節平安愉快。 鍾副部長上午由相關聯參陪同下,視導軍備局工營中心南工處、國軍高雄總醫院高雄門診中心及國防採購室物資接轉處駐高雄分遣組等單位,除聽取單位簡報外,也關心各單位工作狀況、進度,並提出指導。 鍾副部長表示,三軍部隊共駐營區應該要制定良好的共同管理規則,以利各單位人員有所遵循。各單位亦應有各自的管理辦法,做好營區門禁、生活作息等方面的管理,並依照「分官設職」的概念,每個人將自己的本分做好,工作就能夠推展順利。 鍾副部長強調,各項工作、業務「術業有專攻」,對於各營區進行的營建工程,工營中心人員應適時提供各單位專業協助;尤其,像是「興安專案」各項工程,興建營舍如同是百年大計,除了發揮工程專業,遂行官兵照顧工作外,也應該注意身為軍人的廉潔操守,以守護「廉能軍風」的軍人基本價值。 鍾副部長提醒,上級與主官、主管應適時盤點單位所擁有的人力與物力等資源,參酌現況適切安排工作任務,並適時體察下級需求,予以足夠資源,除有利任務執行順遂,亦能避免工作流於形式而無法達到實質成效。【最新動態】 114年05月29日
-
黃常次慰勉中部駐軍 提前祝賀端節愉快(軍聞社記者蔡枋澐臺中28日電)端午節將屆,國防部常務次長黃佑民中將今日前往中部地區視導駐軍,代表國防部長顧立雄犒慰同仁工作辛勞,並祝賀端節愉快、闔家平安。 黃常次上午前往軍備局第209廠、國軍臺中總醫院等單位,聽取簡報,提出工作指導,向單位同仁轉達各級長官犒慰與嘉勉之意,肯定他們長期投入軍備研發生產及醫療服務的努力與貢獻。 黃常次視導209廠時,至為關心軍備及各項研發、生產等任務,指導生製中心應整合所屬各廠生產任務,同時必須建立各廠與鑑測中心間軍職人員的交織歷練制度,以達技術交流及人力平衡效益。 隨後,黃常次前往國軍臺中總醫院了解新建醫療大樓施工狀況,他肯定醫院積極招募與留任護理人力、推動ESG、智慧醫療及社區服務等方面的努力,同時提升醫療韌性與急重症處理能力,展現國軍醫療體系持續不斷精進的決心與努力成果。 期間,也頒贈第209廠、國軍臺中總醫院、中清分院及中工處等單位團體加菜金。【最新動態】 114年05月28日
-
鍾副部長視導澎湖駐軍 慰勉辛勞祝賀端節愉快(軍聞社記者王進福澎湖22日電)端午節將屆,國防部副部長鍾樹明上將今日前往澎湖地區,視導三軍總醫院澎湖分院等單位,代表顧立雄部長慰勉官兵執行各項工作的辛勞,並預祝大家端節愉快平安。 鍾副部長上午由國防部相關聯參陪同,先後前往三軍總醫院澎湖分院、海軍馬公後勤支援指揮部及軍備局工程營產中心澎湖分遣所,除聽取單位簡報瞭解近期重要工作情形外,並現地視導海軍馬公基地「興安專案」營舍施工情形,掌握專案執行進度。 鍾副部長在視導澎湖分院時表示,國軍醫院服務對象包含軍人、軍眷及社區民眾,落實官兵及民眾醫療照護是同仁的首要工作。除了照顧病人,分院也必須思考如何在作戰中支援戰傷救護,包含傷患檢傷分類、病床分配及醫療照護如何妥善安排等,應建立標準作業程序,以有效發揮軍醫能量。 隨後,鍾副部長前往海軍馬公基地瞭解「興安專案」執行情形,並指出,興安專案的目的,就是希望國軍官兵在服役期間能有完善的營舍,而落實官兵照顧,其實也就等同對國家安全盡一分心力,期許營建單位未來在各項施工期程上皆能依進度完成,如期如質完工,給官兵一個嶄新的工作環境。 最後,鍾副部長再次轉達顧部長對同仁們的嘉勉與肯定,並提醒各級幹部,在戮力執行各項任務時,更別忘了善盡照顧官兵的責任,預祝同仁端午佳節安康。【最新動態】 114年0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