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查詢 "醫療韌性" ,結果共:7筆
-
顧部長主持優良軍醫暨績優衛勤表揚 肯定軍醫體系專業貢獻(軍聞社記者吳柏融臺北10日電)醫師節前夕,國防部長顧立雄今日主持「國軍114年優良軍醫人員暨績優衛勤部隊表揚大會」,頒獎表揚獲獎單位及人員,肯定軍醫體系長期以來在醫療服務、戰備支援及災害防救等領域的卓越貢獻,並向所有默默付出、守護軍民健康的醫護同仁,致上最高敬意。 顧部長首先指出,近年來軍醫局持續推動「強化醫療韌性、提升醫療品質、持恆研發創新及拓展國際交流」等四大主軸,成果卓著,特別是在「樺加沙颱風」災害期間,國軍花蓮總醫院與三軍總醫院及高雄、臺中、桃園、左營、松山等軍醫院團隊,以及各作戰區衛勤部隊密切協力,於災區迅速開設醫療救護站,展現出軍醫體系動員迅速、高度專業的能量。 顧部長也向現場同仁提出四項勉勵,第一是要「強化戰時衛勤、構建防衛韌性」,推動軍公民營醫療整合與野戰智慧醫療系統,確保戰時救護等作業能量。 第二要「培育軍醫人才、厚植醫療根基」,顧部長表示,國防醫學院已於今年8月正式升格為「國防醫學大學」,象徵軍醫教育邁向新里程;同時,國軍醫院也全面推動「健康臺灣深耕計畫」,從智慧醫療、職場優化到社區照護及淨零減碳,展現軍醫不僅重視戰備,更以實際行動落實社會責任與永續發展。 第三是「提升醫療建設、加速智慧轉型」,顧部長強調,現代醫療競爭已進入智慧化與系統化階段,各國軍醫院新建工程陸續完工,國軍醫療體系同時推動「翔醫專案」與「慧醫專案」,從硬體建設到AI智慧醫療與資安防護,全面提升醫療能量,他也提到,Newsweek新聞週刊日前公布「2026全球最佳智慧醫院」排名,三軍總醫院首度入榜,除展現國際水準;更象徵國軍醫療品質已與國際頂尖醫院並駕齊驅。 第四「拓展國際合作、彰顯軍醫實力」,顧部長肯定軍醫局積極拓展國際交流成果,今年8月率團赴西班牙參加「歐洲醫學教育學會年會」,與英國牛津大學、倫敦帝國學院簽署合作備忘錄,深化軍醫學術與臨床研究交流。此外,今年也辦理18場國際交流活動,推動友邦醫療援助與醫事人員訓練,展現「醫者護國、仁心無界」的國際形象。 顧部長強調,今天的表揚不僅是一種榮譽,更是一分責任,也因為大家的努力,使軍醫體系在戰場上展現力量,在社會上傳遞溫度,在國際上建立地位。他期勉全體軍醫人員,持續秉持「專業、使命、服務」的精神,追求卓越,成為國家最堅實的後盾。【最新動態】 114年11月10日 -
高雄總醫院FRSD裝備 展現戰傷醫療韌性(軍聞社記者蔡枋澐臺北4日電)國軍高雄總醫院昨(3)日配合高雄榮民總醫院35週年院慶活動,介紹戰傷暨災難醫學部任務暨前進外科小組(FRSD)裝備,向各公、民營醫療團隊介紹國軍在戰傷暨災難醫學領域的專業能量與訓練成果,展現戰時醫療韌性及災害應變能力。 此次活動配合輔導會舉辦的「114年南區醫療及安養機構優良醫師表揚大會暨高雄榮總35週年院慶暨醫師節慶祝大會」,由國軍高雄總醫院戰傷暨災難醫學部主任張上校率領FRSD團隊參與,攜帶心臟除顫器、生理監視器、自動充氣止血機、輸液加溫器、攜帶式彩色超音波等18件FRSD裝備,現場進行操作展示與說明,吸引與會醫師熱烈關注。 張主任說明,FRSD編組包括檢傷分類、手術小組、術後恢復組及行政組等任務分工,能執行開胸止血、筋膜切開術等急救處置,於戰時或重大災害中,快速展開野戰手術及緊急醫療照護。他指出,FRSD目的在於統籌創傷、戰傷與災難醫學等任務,支援戰區軍民傷患救治與災害救援,並與國際接軌,整合國外戰傷訓練資源,提升整體應變效能。 張主任表示,在國防部軍醫局的指導與支持下,國軍各總醫院已陸續建置FRSD裝備,並結合臺灣外傷醫學會DSTC(確定性外科創傷護理)、ASSET(高級外傷探查手術技術訓練)課程培訓國軍師資,進一步強化與推廣戰傷救護及FRSD訓練。【最新動態】 114年11月04日 -
三總與馬偕攜手合作 共建韌性醫療體系(軍聞社記者劉哲宇臺北22日電)三軍總醫院與馬偕紀念醫院今日舉行合作意向書簽署儀式,雙方就戰傷處理、災難應變、智慧醫療、預防醫學等多領域展開合作,透過醫療資源整合與技術交流,強化軍民醫療協作與應變能量。 簽署儀式由國防部軍醫局局長蔡建松中將見證,三總院長陳元皓少將與馬偕總院長張文瀚共同簽署,象徵軍民醫療攜手共建韌性醫療體系的重要里程碑。 陳元皓院長表示,三總長年致力於軍陣醫學與災難應處機制,具備豐富戰傷急救與前線醫療經驗。此次合作除推動雙方在外科模擬訓練、AI心電圖分析、神經外科脊椎微創等領域深化交流外,亦強化在國際醫療援助、重大事件應變、預防醫學等層面的互動協力,展現國家醫療體系的快速動員與整合,進而提升在全球醫療援助上的協同能力。 陳元皓院長指出,在韌性國家醫療整備方面,三軍總醫院持續努力,已完成前進外科小組籌備與訓練,同時建設國軍外科模擬醫學訓練中心,提升自主訓練量能;另也積極推動健康臺灣深耕計畫,以智慧醫療為推手,加速醫療轉型並朝向永續發展目標邁進。近期,國軍醫療體系也前進花蓮光復地區開設醫療救護站,為當地民眾提供即時醫療支援,並協助災後重建,全面提升災區的醫療照護能量。 陳院長進一步表示,三總近年積極推動智慧醫療與數位轉型,曾獲哈佛商業評論「數位轉型鼎革獎」首獎肯定,並名列《美國新聞週刊》「2026全球最佳智慧醫院」前350名,未來將與馬偕醫院持續擴大師資交流與技術合作,推進軍民醫療融合,為國家健康福祉與防災醫療韌性建構堅實基礎。【最新動態】 114年10月22日 -
三總AI智動化血液透析系統 開創新「腎」世(軍聞社記者吳柏融臺北15日電)隨著AI智慧醫療來臨,三軍總醫院今日由腎臟內科宋志建主任、腎功能室許舜能主任發表「AI智動化血液透析系統」記者會,這項融合人工智慧、雲端醫療與跨平臺決策支援的創新平臺,為病人照護開啟全新紀元。 會中,許醫師首先分享一名 67 歲女性血液透析病患,因腎臟外傷導致慢性腎衰竭,20年的長期透析,併發嚴重副甲狀腺功能亢進,前年接受副甲狀腺切除手術,術後出現「持續性餓骨症候群」,造成全身骨頭劇烈疼痛、日常生活受限。 許醫師進一步說明,三總團隊運用數位醫療中心AI-CXR骨密度預測系統分析胸部X光,發現病患骨密度僅 T-score-3.4,屬於嚴重骨質疏鬆,進一步骨骼核子醫學影像掃描顯示肋骨多處「肉眼看不見的微小骨折」與髖部恥骨骨折。 許醫師強調,透析患者一旦發生髖骨骨折,十年死亡率幾乎高達100%,這是醫療團隊必須極力預防的警訊;他說,透過「AI智動化血液透析系統」、AI輔助診斷與個人化治療規劃,團隊選用最新雙重作用骨鬆藥物,每月注射一次,結合含磷鈣片與維生素D補充,三個月後病人骨密度由-4.2提升至-2.5,骨痛完全消失,生活品質大幅改善。 許主任表示,AI智動化血液透析系統不僅提升照護效率,也具備智慧化透析醫療管理、跨平台資訊整合、創新式病人照護與品質監測模式、醫護專用APP、病人端居家照護 APP及雙語透析摘要(FHIR-ready)等6大特色,能即時掌握病人透析狀態,讓透析資訊無縫串聯及藥物檢查與整合,同時通過FHIR驗證,支援美國與國際HL7資料交換標準,象徵臺灣智慧醫療正式與世界接軌。 許主任指出,三總AI智動化血液透析系統是臺灣首度將「AI數位決策」與「透析照護」整合於臨床應用中,不僅提升醫療品質,更兼顧醫療韌性與ESG永續經營,這項創新計畫由三軍總醫院與經濟部工業局、國防部軍醫局共同推動,未來腎臟科將持續推動國際合作,發展智慧醫療輸出,展現臺灣在腎臟醫學與AI醫療創新的影響力。【最新動態】 114年10月15日 -
鍾副部長慰問屏東分院 勉提升醫療韌性與精進醫療服務(軍聞社記者林庭暉屏東3日電)國防部副部長鍾樹明上將今日前往南部地區,慰問國軍高雄總醫院屏東分院醫護同仁,以及醫院行政專員秦良丰,代表顧立雄部長感謝所有醫護同仁堅守醫療前線,守護官兵與在地居民的健康,並且預祝所有同仁中秋佳節愉快平安。 鍾副部長上午在國軍高雄總醫院院長吳少將等人的陪同下,前往國軍高雄總醫院屏東分院,聽取單位任務簡報,瞭解近期工作重點與未來展望;隨後進行意見交換、討論,並針對屏東分院發展與管理策略,提供建議與工作指導。 鍾副部長在會議中表示,首先他要對屏東分院對於未來經營、規劃的用心給予肯定。而針對戰時醫療韌性,主官需要逐步規劃與落實,包含人員後送與撤離路線、SOP的制定等等,都需要納入重要管制事項,並且透過軍醫局執行、制定的SOP,一同帶動衛福部所屬醫療院所,強化戰時的社會與醫療韌性。 鍾副部長也提到,單位主官需要思考自身面對的挑戰與困境,檢視如何規劃未來的願景,並且持續推動醫療策略與服務品質提升,促進地方軍民就診。在檢視的過程中,也需要分別訂定短、中、長期的策略,思考如何推動政策與鏈結地方人力資源、強化環境與人才待遇,提升醫療品質與吸引力。 「目標訂在100分,最起碼能做到80分,但如果訂在60分,你永遠做不到。」副部長認為,一個政策的推動,從規劃到具體行動,往往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看見成效;因此,主官更需要訂定前瞻的規劃與目標,並且廣納意見,透過集體的智慧,制定執行策略、定期檢視成效,到最終達成設定的目的。 鍾副部長也勉勵屏東分院同仁,針對院內的醫療資源與服務,可以多加透過各式管道、社群軟體宣傳,讓屏東地區的軍民都能知曉;照顧病患時,也要以視病猶親、和諧的態度照護,守護地方軍民健康。 在屏東分院行程結束後,鍾副部長轉往國軍高雄總醫院,探慰該院的行政專員秦良丰,關心其近期復健狀況,肯定他這段日子以來,以堅定的意志力撐過治療與復健的劇痛,並且向他祝賀秋節愉快。【最新動態】 114年10月03日 -
黃常次秋節慰勉澎湖駐軍 感謝官兵付出與努力(軍聞社記者陳傳奇臺北11日電)秋節將屆,為慰勉外島官兵戮力戰訓本務,守護國土的辛勞,國防部常務次長黃佑民中將今日分別前往三軍總醫院澎湖分院、軍備局工程營產中心中工處澎湖分遣所,代表國防部顧部長犒慰官兵辛勞,對於弟兄姐妹們不分日夜戍守地區,矢志守護家園的辛勤付出,表達高度肯定與嘉勉,並提前祝賀大家中秋佳節愉快、平安健康。 黃常次上午由澎防部指揮官陳中將、軍醫局局長蔡中將、軍備局工營處長黃少將、工營中心主任賀少將及三軍總醫院院長陳少將等人陪同,聽取工作簡報,並提出工作指導。 黃常次表示,三總澎湖分院提供最佳醫療服務,照顧離島軍民,以「病人不動、醫師動」的服務理念,真正落實「醫療在地化」的具體價值。他也肯定醫院積極招募與留任護理人力、推動ESG及智慧醫療等提升醫療韌性與急重症處理能力,展現國軍醫療體系持續精進的決心。 此外,黃常次也肯定澎湖分遣所,對於澎湖地區國軍不動產管理成效,期勉同仁持續精進、固守本務,捍衛國軍不動產權益。 最後,黃常次亦前往海軍馬公基地視導興安專案工程,瞭解新建大樓施工進度,同時也肯定專案人員戮力推動工程進展,協調各單位使用需求,達照顧官兵的目標,為澎湖海軍第一線人員提供安全舒適的住宿及辦公環境。【最新動態】 114年09月11日 -
三總發表永續報告書 推動社會與環境永續發展(軍聞社記者王茗生臺北14日電)三軍總醫院今年8月正式發表《2024永續報告書》,成為國軍醫療體系首家出版永續報告書並通過國際第三方認證的國軍醫院,完整揭露在環境永續、社會責任與治理韌性等方面的成果,展現軍醫院邁向綠色智慧醫療新紀元的決心。 三總表示,此份報告書依循GRI國際準則、TCFD氣候相關財務揭露框架及SASB永續會計準則編製,由法標國際認證股份有限公司依AA1000 v3保證標準查證,確保揭露資訊的透明度與可信度,並於2024年3月與臺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大使共同簽署「永續發展倡議書」的承諾,推動醫療減碳、綠能運用、AI智慧作業與社會關懷等行動,落實軍民健康與永續醫療目標。 在環境永續方面,三總內湖與汀州院區已建置6,024片太陽能光電板,年減碳效益相當於約2.3座大安森林公園一年吸碳量,並全面汰換15,583盞LED節能燈具、更新高耗能冰水主機、設置RO回收系統,有效降低能源與水資源消耗,穩健邁向2050淨零排放。 在社會責任上,三總肩負軍醫任務,透過遠距醫療提升醫療可近性,長期投入社區健康促進與公益義診,包括澎湖、南沙、東沙、馬祖等離島與偏鄉地區,並跨海參與尼泊爾、蒙古、越南等國醫療援助。 而在治理韌性方面,由三總院長陳元皓少將親自召集成立永續發展委員會,並由五位副院長分別領導環境永續、醫療韌性、社會關懷、效率治理與卓越醫療等五大策略小組,推動涵蓋綠色採購、智慧醫療、節能減碳、資源循環與國際醫療合作等計劃,更將永續理念融入醫療供應鏈與跨國交流,推動綠色轉型。 陳院長強調,全球醫療正面臨氣候變遷、人口高齡化與區域安全挑戰,永續經營是必須持續努力的方向,未來將深化智慧醫療與低碳運營,持續以創新醫療與綠色行動,打造綠色、韌性、智慧化的軍民醫療體系,為臺灣醫療永續書寫新篇章。【最新動態】 114年08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