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查詢 "馬太鞍溪堰塞湖" ,結果共:25筆
-
亞洲冬季聯盟邀營長共同開球 感謝官兵救災付出(軍聞社記者林庭暉15日電)2025年亞洲冬季棒球聯盟今日晚間於高雄澄清湖球場盛大開幕,中華職業棒球大聯盟特別邀請陸軍54工兵群戰工營營長游晴文中校,代表所有投入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救災任務的國軍官兵,在開幕儀式登上打擊區參與開球,向官兵長期以來守護家園、聞聲救苦的犧牲奉獻,致上最高敬意與感謝。 54工兵群營長游中校與所屬官兵在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災害期間,操作重型機具前往支援災後復原任務。他表示,能在棒球賽事上參與開球儀式擔任嘉賓,不僅是對所有參與救災人員的最高肯定,更提升官兵同仁的士氣與榮譽感。 游營長說明,今年教師節前夕,單位收到上級命令後,便立即動員官兵、整備大型工兵機具,出發前往光復鄉支援災後復原工作,並且日夜協助災區清理淤泥、大型廢棄物,盡全力協助道路搶通、協助受災居民恢復家園;救災期間,居民們的一聲加油、一句感謝,也讓他感到窩心與感動。 2025年亞洲冬季棒球聯盟系列賽事匯集日、韓及中華職棒年輕選手,旨在提供實戰磨練舞台並促進國際交流,今年集結臺、日、韓共五支球隊進行對戰,自即日起將分別於高雄澄清湖棒球場及嘉義市立棒球場,進行包含季後賽在內44場熱血賽事。【最新動態】 114年11月15日 -
第二作戰區強化防災應變 全力掌握災情狀況(軍聞社記者蔡枋澐花蓮13日電)國軍第二作戰區今日於鳳林國中活動中心前進指揮所召開災防管制會議,由指揮官劉中將擔任災防指揮官,聽取各單位簡報,掌握馬太鞍溪堰塞湖及周邊災情狀況,確保後續兵力與機具能即時投入災後復原工作。 會議後,劉指揮官率相關幹部前往萬榮鄉、鳳林鎮等災區實施現地勘查,並與當地村長、鎮長交換災情資訊,了解道路中斷、淤泥堆積及交通受阻情形,以利後續救災兵力部署與支援作業。 第二作戰區強調,為確保災後復原任務能迅速展開,部隊正持續掌握降雨量、河道變化與堰塞湖狀況,並依實際需求滾動調派兵力與機具,維持快速反應能力,協助地方儘早恢復正常生活。【最新動態】 114年11月13日 -
國際獅子會慰勞花東救災官兵 肯定國軍守護家園辛勞(軍聞社記者吳冠萱臺北30日電)花蓮光復馬太鞍溪堰塞湖日前發生溢流災情,花東地區部隊第一時間投入災害救援任務,全力協助地方防救災工作。為慰勞官兵辛勞,國際獅子會300E-1區敬軍委員會昨(30)日晚間特別前往花東地區,慰問陸軍花東防衛指揮部及陸軍臺東地區指揮部官兵,並致贈慰勞金,感謝國軍即刻投入救援行動,展現無私奉獻與大愛精神。 敬軍委員會由執行長王俊雄率團,包括榮譽顧問林子雲、公關長林詩瑋及公關秘書黃善喻等敬軍代表,在臺南市軍人服務站站長劉可雲陪同下前往花東地區,受到花防部指揮官劉中將等幹部熱情接待,同時代表國軍官兵感謝國際獅子會長期以來對國軍的支持與關懷。 王俊雄執行長致詞時表示,國軍是安定國家的堅實力量,特別在近期「樺加沙」颱風襲臺期間,花東地區官兵第一時間展現專業與效率,充分體現平時訓練成果與軍人保國衛民的天職。 劉指揮官指出,花東地區重建之路還有很多挑戰,感謝各界對國軍的溫暖支持與鼓舞。花防部及東指部將與鄉親們共度難關,攜手鄉親投入災後復原,共同守護花東地區安全與民眾福祉。【部隊頻道】 114年10月31日 -
國軍軍事社會科學研討會 深化創新韌性思維(軍聞社記者李恬恬臺北23日電)國防大學今日於復興崗校區舉辦「第28屆國軍軍事社會科學學術研討會」,由校長劉志斌上將主持,邀請國內各個領域的學者專家共同與會,以「軍事社會科學的創新、韌性與展望」為主題,透過與會專家學者的研討,激發前瞻且務實的思維,進而建構長久可恃、並具韌性的國防戰力。 研討會區分為專題演講及論文發表兩階段,首先由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所長吳重禮以「臺灣民眾孤兒心態之概念與量測」為題演講,從「被國際拋棄的焦慮」與「對盟友支持的不確定感」兩面向出發,剖析民眾對臺灣在國際處境中所感受到的外交孤立感,並進一步說明這種孤立感如何影響我國的外交思維與安全政策走向。 論文發表則以「軍事社會科學的創新、韌性與展望」為主題,區分5個場次、異地同時舉行,分別探討「韌性社會中的軍事傳播:媒體、輿論與認知作戰的挑戰」、「國防安全韌性與AI科技運用」、「軍隊助人工作的創新與展望」、「軍事應用藝術的數位轉型與創新思維」、「共軍多域作戰能力與創新應用」等5個議題,共計發表15篇研究論文,橫跨應用藝術、政治、新聞、中共軍事、心理與社工等領域,兼顧理論與實證研究,從多元的角度,研析國防與社會之間的關聯,同時整合不同領域的資源,進一步強化整體國防的韌性與永續性。 劉校長致詞時表示,在當前快速變遷的安全環境中,國防體系與社會結構皆面臨嚴峻挑戰,從傳統軍事威脅到非傳統安全問題,都需要以跨領域的視野,尋求解決方案。 劉校長指出,國防安全不只是依靠國軍,更有賴全民的共同信念與團結力量的發揮。劉校長舉例,9月23日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光復鄉嚴重災情,除各地大量民生物資的捐助,更有「鏟子超人」自發性地前往災區協助清理重建,這份跨地域、跨社群的互助精神,正展現出全社會的防衛韌性。 劉校長強調,軍事社會科學的價值,不僅提升戰略思維與作戰能力,更在於整合跨領域的資源,從軍事、社會、政治、科技、心理以及藝術等面向建構韌性基礎,將國防韌性的概念由部隊向外延伸至社會層面,促使全民形成共同的防衛意識與支持系統,進而推動「全社會防衛韌性」的成形,成為守護國家安全的重要力量。【最新動態】 114年10月23日 -
中華職棒邀請官兵開球 向馳援災區國軍致敬(軍聞社記者尤昱翔臺北21日電)中華職棒大聯盟為感謝國軍官兵於花蓮救災期間的辛勞,今日晚間於臺北大巨蛋播映國軍救災紀實影片,並邀請陸軍第十軍團101旅陳保宏士官長擔任開球嘉賓,向馳援災區、守護家園的國軍致敬。 活動開場,首先在大螢幕播放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國軍救災影片,隨後由陳士官長登場開球,在滿場球迷見證下完成投球,贏得觀眾熱烈掌聲。 陳士官長日前於花蓮救災期間,曾贈帽給為官兵加油的小女孩頭上,該畫面在網路上廣為流傳,並獲得公開表揚。此次受邀擔任開球嘉賓,陳士官長表示,每一位投入救災的官兵都非常辛苦,能夠代表國軍站上投手丘,感受到國人給予的掌聲與喝采,深感榮譽。他也強調,未來將持續肩負保家衛國的使命,不負國人期待。【圖文專訪】 114年10月21日 -
全民防衛動員業務講習 強化防衛韌性整備工作(軍聞社記者王茗生臺北21日電)國防部全民防衛動員署今日舉辦「114年全民防衛動員業務執行主管講習」,邀集各動員方案暨分類計畫與直轄市及縣(市)政府動員會報執行秘書、業務主管,以及各級戰力綜合協調會報副召集人等共同與會,藉由專題報告與經驗交流,提升動員業務推展效能,強化全民防衛整備工作。 講習上午於國家圖書館藝文中心舉行,由國防部副部長柏鴻輝主持,副部長首先頒獎表揚2025城鎮韌性演習評鑑績優單位,肯定他們在動員整備及社會韌性推展上的卓越表現,並期勉各級主管持續精進動員作業,提升中央與地方協調效能。 柏副部長致詞時表示,當前國際局勢變化,從俄烏戰爭至今,全球供應鏈與經濟皆受到嚴重衝擊,顯示現代戰爭不僅是軍事對抗,更是全方位的挑戰,無論是地緣政治變化、能源與物資短缺、資訊安全威脅或複合式災害發生,都需要中央與地方通力合作,才能有效維持社會運作,展現全社會防衛韌性量能。 柏副部長以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事件為例,說明複合式災難中各部門協調的重要性,他指出,政府必須在平時建立跨域協調與整合機制,強化規劃與執行能力,使防災、救災及動員作業能迅速啟動,將人員與財產損失降至最低。他認為,從「鏟子超人」等民間自發救援行動即可看出,臺灣社會充滿熱心與凝聚力,充分體現全民防衛動員的實際效能,更在災害或危機中展現堅韌與團結力。 柏副部長進一步指出,現今防衛不僅侷限在武力層面,資訊安全與認知作戰同樣關鍵,各級主管與人員應提升資訊識別與防護意識,避免中共勢力利用虛假、爭議資訊或輿論操作製造社會分化,唯有構築健全的心理防線與資安防護,方能鞏固整體社會防衛能量。 柏副部長強調,防衛韌性並非單一政策或軍事作為,而是全民共同的責任,從基層防災、社區協力到民間自助互助,都是國家整體安全的重要基石,各級單位應以務實態度落實計畫,讓平時準備成為確保國家在面臨各類威脅時能快速應對、持續運作,為守護家園與國家安全奠定堅實基礎。 此次講習安排兩場專題演講,國防安全研究院蘇紫雲所長以「全社會韌性是安全的總和」為主題,說明社會整體防衛能力與公共安全資源整合的重要性;Google臺灣總經理林雅芳則透過民間科技協助政府部門共同預防詐騙的實務經驗,以「數位時代下強化國家韌性」為題,分享資訊安全管理與風險防護作為及成果,提供與會人員參考與借鏡,深入瞭解防衛韌性與資安管控的做法,提升全民防衛動員及危機應變效能。【最新動態】 114年10月21日 -
國軍持續支援光復鄉災後復原 軍民合力展現重建希望(軍聞社記者蔡枋澐花蓮13日電)花蓮光復鄉歷經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災情後,國軍官兵持續投入災後復原工作,工兵部隊全力協助道路清理、淤泥集中與環境復原,並與地方政府及各地志工攜手合作,以恢復社區與校園正常生活為目標。隨著各項工作穩步推進,光復鄉逐漸恢復生活秩序,重現溫暖與生機。 花蓮光復鄉災後復原工作持續推進,國軍第二作戰區持續派遣兵力支援,工兵部隊運用重型機具,將先前暫置於路邊的淤泥統一集中至指定堆置場,協助地方加速恢復交通秩序,讓主要道路逐步恢復通行。 另外,在國軍官兵、地方政府與各地志工共同努力下,光復商工校區的清淤工作也告一段落,校園環境逐漸整潔,學生們今日起恢復正常上課作息。陳德明校長表示,國軍官兵不辭辛勞投入清理作業,讓學校能在最短時間內恢復運作,師生都深受感動與鼓舞。【最新動態】 114年10月13日 -
賴總統發表國慶演說 強調堅實國防為和平最有力後盾(軍聞社記者陳彥樺臺北10日電)中華民國114年國慶大會今日於總統府前廣場盛大舉行,總統賴清德以「變局中 奮起的新臺灣」為題發表演說。在當前威權主義擴張、國際秩序面臨嚴峻挑戰的背景下,賴總統強調「和平必須靠實力」,並向國人及國際社會鄭重宣示,臺灣將大幅提升國防投資,以具體行動展現捍衛國家主權的決心。 賴總統在演說中指出,二戰歷史殷鑑不遠,當前威權主義持續擴張,已對臺海、東海、南海乃至整個第一島鏈的安全構成嚴重威脅。他強調,民主臺灣是印太和平穩定的樞紐,將致力維持現狀。同時,賴總統也向中國喊話,期待其能體現大國責任,停止扭曲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及二戰歷史,並放棄以武力及脅迫方式改變臺海現狀,共同維護區域和平。 為落實「侵略必敗,團結必勝」的信念,賴總統宣布了劃時代的國防投資計畫。他表示,今年底將提出國防特別預算,並承諾明年度國防預算將依北約標準,超過國內生產總值(GDP)的3%,更將在2030年前,達到GDP 5%的目標。 賴總統進一步闡述,新的國防預算將用於加速打造「臺灣之盾」(T-Dome),建構分層防禦、高度感知且能有效攔截的嚴密防空系統;同時加強引進高科技與AI技術,建構智慧化的防禦作戰體系,以發揮不對稱戰略的嚇阻效能;並將持續投資國防創新科技,與先進民主國家軍工產業合作,藉此厚植國防實力、深化本土供應鏈,進而成為友盟信賴的安全合作夥伴。 除了軍事實力,賴總統也強調全社會韌性的重要性。他指出,過去一年透過「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的努力,已有效整合政府與民間、中央與地方的力量,強化軍民協作能力。上個月發布的最新版《臺灣全民安全指引》手冊,更是將全民參與、自助助人的理念化為具體行動,以應對天災甚至軍事侵略等極端情境。 演說最後,賴總統以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後,成千上萬民眾自發投入救援的「鏟子超人」為例,感動地表示,這場自發性的全民運動證明了臺灣人在面對危機時,擁有無比強大的韌性與守護家園的決心。他強調,未來將帶領國家,團結一心,無畏風雨,勇敢向前【最新動態】 114年10月10日 -
國軍持續投入光復救災 軍民攜手重建家園(軍聞社記者蔡枋澐花蓮7日電)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災,國軍第二作戰區持續投入光復鄉災後復原及環境整頓工作,今日光復鄉公部門恢復正常上班、學校恢復上課,校園內外可見官兵協助修復的身影,展現軍民同心、攜手重建的堅定力量。 第二作戰區除持續派遣兵力與機具支援地方清理道路、搬運物資外,並針對校舍環境進行再評估與優化,確保師生在安全整潔的環境中安心上課。 花蓮光復商工庶務組長馬仁智表示,國軍官兵投入校園協助道路清淤、環境清理與設備搶修,並與志工共同完成校舍整備,使學校能在短時間內恢復供水、供電與教學運作。他強調,國軍分組作業、秩序嚴整,在艱困環境中持續奮戰,帶給師生極大的安定力量與信心,成為災後重建的重要依靠。 第二作戰區強調,國軍將秉持「軍民一心、守護家園」的信念,與地方攜手合作,持續支援災後復原工作,讓家園早日恢復原貌,展現「國軍永遠與國人站在一起」。【最新動態】 114年10月07日 -
國軍戮力災後復原 義煮團暖心滿足「食」需(軍聞社記者王茗生臺北7日電)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災,國軍持續投入災後復原工作,為感謝官兵辛勞付出,地方外燴廠商特號召志工組成「義煮團」,協助每日餐食炊爨,提供熱食佳餚,為官兵補充體力、提升士氣。 第二作戰區結合第三、五作戰區及海軍陸戰隊等單位兵力,持續支援花蓮地區災後復原任務,除動員食勤人員準備伙食外,地方志工也主動參與炊事行動,分工製作並裝盒2000餘份便當,以實際行動向國軍官兵表達敬意與感謝。【最新動態】 114年10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