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查詢 "AAV7" ,結果共:10筆
-
陸戰勁旅兩棲基地淬鍊 鍛鑄灘岸突擊堅實戰力(軍聞社記者林庭暉高雄18日電)海軍陸戰隊登陸戰車大隊日前配合步兵營實施為期13週的基地訓練,透由一連串高強度實戰演練,強化部隊兩棲作戰效能,同時檢視登陸戰車大隊與步兵部隊的整合戰力,展現陸戰隊捍衛國土、堅實防衛的決心與能力。 此次操演聚焦於「步兵部隊」與「兩棲突擊車」的密切協同作戰,並透過「艦岸運動」、「舟波突擊」、「搶灘登陸」等不同階段課目,強化官兵對兩棲基礎戰術作為的熟稔度,並透過演練各項戰術科目,提升部隊在現代戰場環境下的機動與存活能力,應對未來可能的多變威脅。 在本次各項操演科目中,「艦岸運動」是展現兩棲部隊戰術素養的首要環節,其訓練目的在於使官兵熟稔AAV7兩棲突擊車在水中的駕駛操作穩定性,確保車輛能依循戰術規劃,維持既定隊形與時序,精準抵達戰術位置,並且取得搶灘的優勢。過程中,官兵駕駛AAV7兩棲突擊車在水域中航行,需要兼顧操控,以及維持車輛之間的戰術隊形,以順利執行作戰任務。 另一項重要課目「兩棲突擊車泛水」,則著重於艦艇搭載兩棲突擊車時,熟練車輛下卸的操作要領。此階段不僅關乎泛水作業的順利進行,同時也是一系列應變訓練的綜合演練,包含搭載部隊逃生訓練、換載作業及緊急跳水等,確保官兵能在緊急狀況下迅速、確實地執行水上作業,將風險降至最低,在保障人員與裝備安全的前提下,順利完成任務。 除了大型兩棲載具,輕巧靈活的登陸艇在兩棲作戰中也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操舵教練」訓練在兩棲作戰與水域滲透作戰中,目的在於強化部隊對敵水上或近岸目標發揮奇襲、制敵的效果,透過短距離內的快速滲透,癱瘓或瓦解敵方戰力與士氣。此外,為了確保訓練安全與成效,參與突擊連編組的官兵,在進訓前必須完成國訓中心相關專長合格簽證,尤其艇長及操舵手更需通過舷外機操作及操舵訓練簽證,方能實施操作課目。訓練中,也會先由助教、教官編成示範組,詳細示範海上操舵及海灘突擊操作等程序,再由學員編組實施,確保每位官兵都能安全、熟練掌握操舟技巧。 陸戰隊指揮部強調,AAV7兩棲突擊車憑藉其強大火力與卓越的水陸機動性能,始終是陸戰隊執行灘岸作戰的關鍵戰力。透過此次為期13週的嚴格基地訓練,不僅有效檢驗裝備的妥善與效能,更重要的是,鍛鍊了官兵在複雜環境下克敵制勝的戰技與意志。面對未來的多變威脅,海軍陸戰隊官兵將持續秉持「永遠忠誠」的精神,以嚴訓精練的成果,確保兩棲作戰部隊能肩負起捍衛國家安全的重任。【最新動態】 114年10月18日
-
海陸官兵磨練指管戰術 舟波操演展現團隊互助精神(軍聞社記者林庭暉高雄專訪)海軍陸戰隊登陸戰車大隊日前進行為期13週的兩棲基地訓練,運輸車第三中隊區隊長楊家茵中尉日前在操演期間擔任舟波演練值星官,指揮、操作AAV7兩棲突擊車,於桃子園沙灘模擬舟波搶灘,從離岸1000碼處,依照任務狀況,進行完整的戰術與車輛操作程序演練。 楊中尉受訪時指出,操作AAV7不同於常見戰甲車陸上機動,還必須能夠掌握航行水域的水深、流向與流速等因素,在作戰操演的規劃上有更多細節需要顧及;因此,在操演之前,她特別注重勤前教育,確保操演過程的安全。 「團隊生活有歸屬感,就能找到自己的定位。」楊中尉也提到,AAV7車組間需要透過通信設備完成指揮與命令傳遞,在操演過程中,她能感受到大家對於她的信任,使她對單位更有歸屬感。 副區隊長李昀璋士官長表示,AAV7兩棲突擊車是海軍陸戰隊的重要登陸作戰裝備,配備有50機槍與40榴彈機槍,能由兩棲艦艇直接駛入海中,載運21名全副武裝官兵或物資登上灘頭,並且迅速轉換為陸上作戰。 李士官長表示,AAV7在水上時速可達8海浬,在陸上則高達70公里,不僅能夠突破海岸防線、建立灘頭堡,更能夠持續輸出補給,確保部隊持續作戰能力;此外,在近年的防救災任務中,也能夠發揮跨水域的運輸優勢,協助運送人員與物資,成為安定民心的堅定力量。【圖文專訪】 114年10月18日
-
陸軍司令呂上將親赴災區 肯定官兵全力救災辛勞(軍聞社記者文仁臺北26日電)因應花蓮地區遭受重大災情,陸軍司令呂坤修上將今日率重要幹部抵達光復鄉慰勉救災部隊,特別要求第三、四、五作戰區與特戰部隊跨區增援,持續投入最大量救災人力與裝備,除了希望把握救援黃金時間,也宣示陸軍全力救災,協助受災民眾恢復家園的決心。 為了在最短時間內搶救受災民眾,陸軍運用作戰的思維與精神,迅速完成跨區增援規劃,並運用直升機、無人機投入救災,充分展現救災刻不容緩的愛民精神。 現階段國軍已主動派遣各作戰區偵搜、工兵及化學兵等專業部隊兵力外,也將無人機、生命探測器、AAV7及多功能工兵車等8類17項裝備陸續投入救災任務,務求以最短時間、最高效率完成災後復原任務。 此外,呂司令要求各單位妥善照顧救災官兵生活所需,如同作戰,後勤補給是持續戰力的關鍵。同時也勉勵救災官兵,為民眾挺身而出是職責,也是使命;雖然無法與家人一同歡度假期,但能協助災區民眾儘速恢復正常生活,絕對會是最有意義的連續假期,更是陸軍忠誠精實軍風的最佳展現。【國防訊息】 114年09月26日
-
第四作戰區跨區支援災後復原 全力協助地方重建(軍聞社記者陳彥樺臺北25日電)強颱「樺加沙」造成花蓮地區重大災情,國軍第四作戰區今日表示,自23日起,已派遣140員兵力及AAV7、裝土機、照明尾車、傾卸車及無人機等各類機具8類69部,跨區支援災後復原工作;另將於道路清淤完成後,準備投入化學兵執行環境消除作業。 第四作戰區指出,國軍秉持「人飢己飢、苦民所苦」精神,集中兵力,以最短時間投入,展現國軍即時調度兵力、協助地方的決心與能力;持續依地方政府需求,投入兵力與裝備,協助完成災後復原與家園重建,使民眾能儘快恢復正常生活。【最新動態】 114年09月25日
-
第二作戰區成立前進指揮所 全力投入災防救援事宜(軍聞社記者陳傳奇花蓮24日電)因應樺加沙颱風造成花蓮地區災情,國軍第二作戰區今日於花蓮光復糖廠成立前進指揮所,統合兵力及機具支援災防工作,並由陸軍副司令張中將擔任災防指揮官主持第一次災防管制會議,聽取各單位及席位簡報,掌握任務部隊執行動態與後勤補給狀況。 張副司令強調,軍人肩負守護人民的責任,面對災害更要堅守崗位、確實完成任務。會中肯定官兵辛勞付出,並要求指揮所持續與花蓮縣政府及各任務部隊保持緊密聯繫,若有需求或突發狀況,務必在第一時間妥善應處,全力投入救災,協助地方儘速恢復正常生活。 第二作戰區指出,目前已投入兵力400餘員,出動中戰、輕戰、通信車、救護車等60餘輛車輛執行災後復原任務;海軍陸戰隊登陸戰車大隊亦派遣兵力及AAV7等裝備加入,協助地方加速災區復原,展現國軍支援災防的行動力。【最新動態】 114年09月24日
-
賴總統強調中央地方通力馳援 協助花蓮救災復原工作(軍聞社記者莊家豪臺北24日電)總統賴清德今日在臉書社群平台表示,面對強颱「樺加沙」及外圍環流造成的嚴重災情,中央各部會自颱風進逼即高度戒備,除多次發佈預警、要求地方「把握黃金時間」及「以最高標準規劃撤離計畫」外,也積極協調國軍與各單位隨時提供協助,展現守護國人安全的決心。 賴總統指出,針對馬太鞍溪溢流災情,他已於昨日下令國軍全力馳援,國軍第一時間完成逾2萬7,800人整備,並調動AAV7兩棲突擊車、直升機及各式車輛裝備支援花蓮。國軍第二作戰區已於光復鄉成立前進指揮所,現場投入448員兵力及百餘輛車輛機具,持續依地方需求推展救災及復原工作,並結合各救災單位緊密合作。 賴總統強調,中央首要任務是全力尋找失聯國人、救援受困民眾及強化通訊交通,並感謝副總統蕭美琴、行政院長卓榮泰及交通部長陳世凱等人親赴災區,確保資源即時到位。他重申,中央將是第一線人員最堅強的後盾,與地方並肩守護國人生命財產安全。【最新動態】 114年09月24日
-
第二作戰區投入兵力 全力協助災後復原(軍聞社記者莊家豪臺北24日電)因應颱風「樺加沙」造成花蓮地區重大災情,國軍第二作戰區今日派遣448員官兵,以及完成AAV7兩輛、3.5噸載重車29輛、工程機具5類6部等裝備整備,全力協助地方政府執行災後復原任務,幫助受災民眾早日恢復家園及正常生活。 第二作戰區表示,將持續依地方政府需求,彈性調整兵力與裝備投入,並與各救災單位保持緊密聯繫,確保復原工作有效推展,並強調,國軍發揮「苦民所苦」的愛民助民精神,全力以赴完成救災任務,展現守護家園的堅定決心。【部隊頻道】 114年09月24日
-
國軍因應「樺加沙」颱風 開設一級災害應變中心(軍聞社記者王進福臺北21日電)國防部今日表示,因應颱風「樺加沙」可能造成的影響,國防部於下午5時30分配合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完成一級開設,由副參謀總長蔣中將主持第一次管制會議,統籌指揮各作戰區,要求確依地方政府需求,編組兵力及運用相關機具設備,全力支援災防工作。 副總長蔣中將於會議中指示,各作戰區務必秉持「救災視同作戰」原則,全力投入災防準備。並要求各單位應主動與地方政府保持密切聯繫,儘早做好各項防颱規劃與整備,務必將颱風可能造成的損害降至最低,確保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國防部表示,國軍部隊目前災防待命總兵力約3萬餘人,AAV7兩棲突擊車、膠舟等各類災防裝備機具計37類3千餘輛(部),均完成整備,並針對災害潛勢區及低窪地區預置兵力、機具,以即時救援。 國防部強調,後續將持續掌握「樺加沙」颱風行經路線,在確保官兵安全前提下,做好各項防颱與災害防救準備工作,協力守護家園,確保國人生命財產安全。【最新動態】 114年09月21日
-
陸戰隊78週年隊慶 戰力轉型傳承榮耀(軍聞社記者林庭暉高雄13日電)欣逢海軍陸戰隊成軍78週年,為紀念先進袍澤篳路藍縷,彰顯陸戰隊薪火相傳的精神,海軍陸戰隊指揮部今日於忠誠營區舉辦慶祝活動,由陸指部指揮官樊中將主持,並以「陸戰轉型、榮耀傳承」為主軸,展出各類動、靜態表演與操演,包含切糕典禮、聯合樂儀隊、莒拳隊、蛙操及軍用無人機操演等,並邀請歷任司令、指揮官、陸戰隊退伍軍人協會與地方仕紳共襄盛舉。 隊慶活動上午於陸戰隊指揮部盛大展開,首先由陸戰樂隊進行暖場演出,隨後由陸戰隊退伍軍人協會駕駛重型機車與得利卡進入會場揭開序幕。接著,陸戰隊歷任司令及貴賓進場,AAV7齊放彩煙,典禮正式開始。 典禮中,樊指揮官與前司令陳邦治上將等歷任司令、貴賓共同切壽糕,並舉行薪火相傳儀式,將壽糕授予新進官兵,象徵「永遠忠誠」精神綿延不息。隨後,司儀恭讀賴清德總統賀電,前司令陳邦治上將與指揮官樊中將先後致詞,期勉全體陸戰隊員承繼光榮傳統,持續精進本務,勇於革新。 隨後,活動由陸戰儀隊、美和科大雄鷹儀隊、兩棲偵搜大隊、陸戰莒拳隊與陸戰66旅等單位依序進行戰技操演。現場精實的戰力展示,博得與會貴賓及退役官兵的掌聲與讚嘆,象徵陸戰隊戰力轉型,並傳承優良傳統、繼往開來,持續擔任保家衛國的中流砥柱與關鍵戰力。 海軍陸戰隊前司令陳邦治上將致詞時表示,陸戰隊建軍以來,始終秉持「全力以赴、使命必達」的精神,無論在國土防衛或災害救援,都展現堅毅戰鬥意志與專業素養,贏得國人信賴與肯定。近年來,陸戰隊在戰力轉型、訓練精進與社會形象方面展現亮眼成果,這份榮耀來自全體官兵的努力與堅持。他也代表所有老隊友,向陸戰隊獻上最誠摯的祝福,期勉官兵繼續以榮譽為本,保持團隊精神、精進專業,延續「永遠忠誠」的光榮傳統。 樊指揮官致詞時指出,今年隊慶以「陸戰轉型、榮耀傳承」為主題,象徵陸戰隊不僅承接歷史,更要迎向新世代挑戰。面對當前敵情威脅,陸戰隊作戰任務型態隨著複雜環境進行調整,並在組織與裝備上與海軍任務緊密結合。今年陸戰66旅戰車營、砲兵營逐步開始轉型;防空警衛群則成立戒護營,擔負海軍遠程機動打擊火力的安全任務。未來,陸戰隊將持續強化防空與反裝甲能力,以因應戰場需求。 樊指揮官強調,隨著作戰型態不斷改變,我們所面臨的挑戰與過去不同。精準打擊與無人載臺系統的發展,使戰場環境更加複雜,面對此威脅,必須進行轉型與蛻變。今日的陸戰隊將強調快速反應與靈活機動,確保在關鍵時刻發揮戰力。 「裝備可以更新、戰術可以調整,但一日陸戰隊、終身陸戰隊的精神永遠不會改變。」樊指揮官指出,轉型並非拋棄過去,而是將榮耀傳承到新時代。未來,全體陸戰隊員將以榮耀傳承、永遠忠誠的信念,成為國人心中最值得信賴的鋼鐵勁旅。樊指揮官並向所有曾為陸戰隊付出青春與生命的前輩表達感謝,強調現役官兵將在轉型歷程中,持續傳承與延續榮耀的使命。【最新動態】 114年09月13日
-
國軍因應「楊柳」颱風 開設一級災害應變中心(軍聞社記者吳東昇臺北12日電)國防部今日表示,因應中度颱風「楊柳」可能造成的影響,國防部於下午3時配合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完成一級開設,由陸軍副總長陳中將主持第一次管制會議,統籌指揮各作戰區,要求確依地方政府需求,編組兵力及運用相關機具設備,全力支援災防工作。 國防部進一步表示,國軍部隊目前災防待命總兵力約3萬餘人,AAV7兩棲突擊車、膠舟等各類災防裝備機具計34類3千餘輛(部),均完成整備;並針對災害潛勢區及低窪地區預置兵力、機具,以即時救援。 陳副總長於會議中指示,各作戰區務必秉持「救災視同作戰」原則,全力投入災防準備。並要求各單位應主動與地方政府保持密切聯繫,儘早做好各項防颱規劃與整備,務必將颱風可能造成的損害降至最低,確保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國防部強調,後續將掌握「楊柳」颱風行經路線,在確保官兵安全前提下,做好各項防颱與災害防救準備工作,協力守護家園,確保國人生命財產安全。【最新動態】 114年08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