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查詢 "AI" ,結果共:12筆
-
國防部召開記者會 說明中共聯合演訓狀況(軍聞社記者蔡枋澐臺北2日電)國防部今日再度召開記者會說明中共軍演狀況,情次室次長謝日升中將表示,上午8時05分中共東部戰區宣佈,在臺海中南部海域演練包含了查證識別、警告驅離、攔截扣押等課目,海上兵力偵獲共艦13艘、海警船10艘(含外島3艘)及西太平洋山東號航艦編隊8艘;空中兵力,包含主、輔戰機、直升機及無人機27架次,其中11架次進入應變區。 作計室聯合作戰計畫處處長董冀星少將強調,針對中共的聯合演訓,國軍持續以立即備戰操演,來對應中共的各項威脅行動;後續,將依威脅的提升及中共的各項侵擾可能行動,來評估是否進入加強戒備,或是提升戰備應變兵力。 另外,海洋委員會海巡署副署長謝慶欽則表示,因應中共軍演,海委會昨日上午9時立即成立應變中心,分別召開多次會議,全程掌握中共海警船動態;偵獲9艘中共海警船,海巡署以2至3艘艦艇對應中共1艘海警船的方式,全程監控廣播驅離。 謝副署長並指出,海巡署在昨日上午6時49分,在金門東北方海岸查獲中國籍人士1人搭乘橡皮艇偷渡到金門,當場逮捕移送法辦,此次是中共軍演前夕查獲偷渡的第4案,不排除與中共軍演有關聯;謝慶欽強調,海巡署有能力、有決心、有信心,與國防部共同捍衛國家主權、保護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對於中共海上民兵是否參與軍演,情次室次長謝日升中將表示,過去2天的確有掌握海上民兵從事相關行動,國軍配合海巡署共同應對。對此,謝副署長也補充,偵獲3艘疑似中共民兵船參與軍演,距離花蓮港138浬至140浬,海巡署運用各種情監偵手段監控,國安團隊都有完整蒐證。 針對網路傳聞LNG(液化天然氣)船受中共軍演影響無法進港靠泊,謝副署長說明,「此為錯假訊息」,經與航港局確認,LNG船因為進港排程,在港外海域滯留等待,其中1艘已於上午進入高雄興達港,另1艘將於明日上午6時許進入臺中港。 發言人孫立方少將補充,觀測相關網路訊息,很明顯看到協同操作群體,這些群體未必是實際的個人帳號,也有可能是AI、機器人帳號,針對特定訊息進行操作,分化臺灣社會並放大對臺威懾效果,意圖影響民心。【最新動態】 114年04月02日
-
韌性臺灣民主永續 政府盼打造堅韌民主社會(軍聞社記者呂尚俞臺南27日電)全社會防衛韌性第三次委員會會後記者會,今日晚間於臺南市政府舉行,由內政部長劉世芳、臺南市長黃偉哲、國安會副秘書長劉得金、林飛帆,以及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等人出席,說明總統以及委員會會議結論,並接受媒體提問。 賴清德總統在會後裁示,韌性只能夠靠演習,還要不斷地演習,從錯誤中學習,才有可能逐步達到全社會防衛韌性。並提出三點結論,第一,各級政府要積極辦理實地演練、落實驗證、持續精進,並希望內政部與臺南市政府,將辦理這次演習的經驗與寶貴意見,積極與其他政府機關分享,唯有「做中學」,才能瞭解計畫的不足,並且找出修正的方案,來打造更具韌性的國家。 第二,各級政府要積極強化基層組織能力、運用基層組織活力,來應對各項災害。當災害發生時,第一時間的應變最為關鍵,因此,政府的工作,應該是協助基層民眾,掌握防災、救災的各項能力。在制定防救災計畫時,也要擴大民間參與,才能建立完整的應變架構。第三,全社會的防衛韌性,需要突破當前的認知架構,透過教育和公民參與,來增強整體意識與能力。 針對這次演練,委員們提出3項意見,劉得金副秘書長提到,臺灣是科技強國,但在AI運用上稍微不足,而運用科技需要創意,要用演習的情況激發;其次,溝通可以再加強,這次對外的戰略溝通只有短短幾秒鐘,以後會進行不一樣的狀況,對象包括國際、人民、非政府組織等;最後,今天的設定是有網路,未來會逐步往「沒有通訊」等極端狀況來進行演習。 此外,媒體詢問邀請外國使節參與觀摩的目的時,林飛帆副秘書長表示,這次是少數大規模演習,有多個國家願意出席觀摩,代表世界各國都關注臺灣安全,也關注臺灣面對各種災害,有沒有足夠的自我準備。世界各國其實都有強化全社會防衛韌性,以北歐為例,多國常年都有進行防空避難、大規模災害等演練,另外像法國政府也宣布發放生存手冊,臺灣應該大規模學習國際上的經驗,並透過使節觀摩進行意見交換,增強韌性整備工作。 劉世芳部長提到,今天演練沒有國軍加入,要仰賴中央政府跟地方政府展現全社會韌性;賴總統特別指示,希望全臺368個鄉鎮區公所未來能轉換成地區防災協作中心,甚至未來如果有演習項目、重大災變,里長也可以出來幫忙,「總統希望內政部可以跟各個縣市地方政府一起合作,我們是擴大參與,然後向下扎根。」 劉世芳部長表示,未來要再改進與媒體的溝通聯繫,包括傳統媒體、自媒體,隨時把各種不同演練、災情狀況,跟媒體做第一手溝通,減少社會大眾因為媒體訊息差異,而產生的恐慌。 媒體詢問如果通訊或網路發生問題如何應變的問題時,黃偉哲市長回應,若通訊真的不行、基地臺不通、Line不通,現場有建置低軌衛星接收器,未來各地方政府也都會普遍建置;低軌衛星接收器可提供Wifi或網路通訊,如果低軌衛星也不行,最簡單、最原始就是白板與無線電的通訊器材。【最新動態】 114年03月27日
-
副總統視察全社會防衛韌性實地演練 勉提升公民防災能力(軍聞社記者吳東昇臺北27日電)蕭美琴副總統今日上午前往臺南市立南寧高級中學視察「2025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實地演練:大規模疏散撤離及避難收容處所」時表示,臺南市政府以及所有參與實地演練的防災團體及志工,讓大家從中累積應變能力與防災韌性。也期勉未來從全民防衛的角度,加強基礎教育,讓每一位公民都能了解各自的角色及任務,將防災能力做更有效率、更妥善的運用,一起為國家的安全加油。 副總統抵達後,首先聽取演練情境說明;隨後視察「區級災害應變及防災協作中心」、「大規模疏散撤離及防盜搶劫」、「體育館避難收容處所」、「單身男、女寢區及特別照顧區」、「物資集散分配」及「急救站醫療處置」等演練情形。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今天有許多「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的委員、顧問一同前來關注首次實地演練的狀況。她要感謝臺南市政府參與上次委員會議的桌上兵推,並在過程中累積經驗,為今日演練做了許多充裕的準備。 副總統說,我們不希望災難發生,然而當災難來臨時,希望能把災害降到最低。今年臺南也發生地震,每一次的地震、風災、土石流,都是我們從中累積應變能力與防災韌性的機會。從今日的演練可以看到,臺南市政府各局處及區公所與所有在地防災團體,都建立良好的革命情感,共同因應及面對天然災害。 副總統認為,我們應該要從全民防衛的角度,讓每一位公民都知道,在面臨災難時,大家各自的角色以及任務。除了加強基礎教育,也要將防災能力做更有效率、更妥善的運用,這是未來要持續精進的地方。 最後,副總統再次感謝臺南市府團隊、民防、義消、義警,以及所有參演人員及民間團體,包含慈濟、一貫道、芥菜種會及長老教會等。她說,今日大家共同參與實地演練,相信未來災難發生時,一定能夠降低傷害、平安度過,「我們一起為國家的安全加油」。 包括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行政院政務委員季連成、國安會副秘書長徐斯儉、林飛帆、內政部政務次長馬士元、臺南市市長黃偉哲及副市長葉澤山,以及「美國在台協會」(AIT)臺北辦事處處長谷立言(Raymond Greene)、歐洲經貿辦事處處長谷力哲(Lutz Güllner)、芬蘭商務辦事處代表Lauri Matti Raunio等13國駐臺使節代表等亦出席是項活動。【最新動態】 114年03月27日
-
中科院攜手大學簽署MOU 推動無人機產業發展(軍聞社記者莊家豪臺北20日電)為整合產學研能量、加速民雄航太暨無人機產業園區發展,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與臺灣大學、雲林科技大學、虎尾科技大學簽署「聯盟合作暨備忘錄MOU」,攜手推動人才培育、營運管理、科研發展,以及無人機產業數位孿生與人工智慧技術應用,促進產學研深度合作。 簽約儀式於臺大雲林分部舉行,中科院院長李中將、臺大校長陳文章、虎尾科大校長張信良及雲科大副校長巫明昌等人出席,並邀請亞洲無人機AI創新應用研發中心廠商及有意進駐園區的企業共同參與。 現場展出紅雀三型無人機、野戰型軍用外骨骼等自主研發成果,並正式亮相「勁蜂一型」無人機。該機滯空時間15分鐘、導控距離8公里,配備光學與紅外線酬載,可透過發射筒發射,執行目標辨識、追蹤與視距外精準打擊,展現國防自主研發實力。 中科院強調,此次合作是無人機產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未來將與三校推動更多科研計畫,加快技術創新與疊代速度,提升國際競爭力。同時,參與計畫的學生將成為未來無人機產業關鍵人才,實現學用合一,為臺灣無人機產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此外,中科院響應政府無人機產業發展政策,積極推動嘉義民雄航太暨無人機產業園區建設,結合現有研發能量、量測與驗證設備,並設立模擬算力中心,透過產學研緊密合作,加速國內無人機產業成長,強化臺灣在全球供應鏈中的競爭優勢。【國防訊息】 114年03月20日
-
賴總統主持國安高層會議 籲請國人團結抵抗分化(軍聞社記者吳柏融臺北13日電)賴清德總統今日下午召開國家安全高層會議,並於會後主持記者會,分別針對臺灣當前所面對的五大國安及統戰威脅,包括中國對國家主權之威脅、對國軍的滲透及間諜活動之威脅、混淆國人對國家認同之威脅、藉兩岸交流對臺灣社會統戰滲透之威脅,以及藉「融合發展」吸引臺商、臺青之威脅,提出十七項因應策略。 賴總統強調,面對日益嚴峻的威脅,政府不會停止努力,全力確保國家主權不受侵害,也期盼全體國民團結抵抗分化,他期許國人一起提高媒體識讀能力、參與組織公民教育活動、即時揭露各種協力統戰的行為,以及拒絕參加所有犧牲國家利益的活動,只要每個國民都在國家的繁榮和安全目標上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齊心合作,沒有甚麼可以擊倒我們。 賴總統表示,近期在許多場合,不少國人向他表達同樣的憂慮,他們看到有現役、退役軍人被中國收買,出賣情報,甚至組建武裝力量,計畫傷害自己的國家和國人;有藝文工作者,為了個人事業上的利益,不惜配合北京指令,說自己的國家不是國家。他們也看到,中國官媒用來挑弄臺灣內部對立的訊息,總是很快的被特定管道傳播。有人甚至以協助中國官媒錄製統戰節目為業,散播民主無用、疑美疑軍,操弄分化和對立。很多人憂心,我們的國家,還有得來不易的自由和民主,共同打造的繁榮進步,將因為這些統戰操弄,一點一滴的流失。 賴總統說,誠如知名戰略學者葛宣尼克(Kerry K. Gershaneck)對中國統戰作為的分析,他說,中國是透過顛覆、滲透、收購媒體、發動媒體戰、心理戰及法律戰來分裂和征服我們,他們的企圖是,在臺灣的社會中,種下不和的種子,讓我們忙於內部矛盾,而忽略來自外部的真正威脅。 賴總統指出,數十年來,中國併吞臺灣、消滅中華民國的野心,沒有一天改變過,不僅持續文攻武嚇,對臺灣社會的統戰滲透也愈來愈嚴重,從2005年,中國頒布所謂的反分裂國家法,把武力併吞臺灣視為國家任務,到去年6月,更發布所謂的「懲獨22條」,將所有不接受「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部分」的所有人,都視為「懲戒」對象,作為傷害臺灣人民的藉口,最近更扭曲聯大2758號決議,在在顯示出中國對臺灣主權日益迫切的威脅。 賴總統進一步表示,過去這段期間,中國更利用民主臺灣的自由與多元開放,吸收黑道、媒體、名嘴、政黨乃至於現、退役軍警,在臺灣的內部進行分化、破壞、顛覆等活動。 賴總統說,根據國安局報告,去(2024)年因共諜案起訴人數共64人,是2021年的三倍之多;其中統促黨、復康聯盟黨、臺灣軍政府等為中國發展叛國組織,佈建武裝力量的案例,在民主自由社會令人匪夷所思,但卻真真實實存在當前臺灣社會。 賴總統也強調,中國處心積慮對國軍進行滲透及間諜活動,去年涉及共諜案遭起訴的現役及退役軍人分別為28人(43%)及15人(23%),合計占共諜案比例高達66%。 他更警覺到,中國近來藉由廣泛核發中國護照、利誘臺灣國人申辦中國「居住證」、「定居證」、「身分證」等,企圖讓臺灣人混淆自己的國家認同。 賴總統指出,中國也將兩岸交流視為對臺統戰的管道,在臺灣內部區隔敵我,分化臺灣內部,削弱敵我意識,並意圖架空政府公權力,塑造中國已經在臺灣「治理」的假象,藉此擴大對臺灣內部的影響力。 賴總統也注意到,中國持續擴大對臺灣的融合發展策略,採取各種手段,要求、脅迫臺商擴大在中國的投資,利誘臺灣青年赴中國發展,且不擇手段覬覦臺灣人才、竊取關鍵技術,影響臺灣的經濟安全,也大幅升高臺灣青年赴中國的風險。 賴總統認為這樣的中國,已是我國反滲透法所定義的「境外敵對勢力」。他沒有選擇,必須採取更積極的作為,這也是他今天召開國安高層會議的目的,採取相應的防範措施,強化臺灣的民主韌性與國家安全,保護臺灣珍視的自由民主和生活方式的時候了! 會中,賴總統也針對臺灣當前所面對的五大國安及統戰威脅以及十七項的因應策略,向國人進行詳細說明。 第一,在因應中國對國家主權之威脅方面。 有主權,才有國家;有臺灣,才有中華民國。正如他在去年520就職演說及雙十國慶談話所指出,自1996年臺灣第一位民選總統宣示就職以來,已經向國際社會傳達臺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民主國家,國人及國際友人稱呼我們國家為中華民國、臺灣或中華民國臺灣;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臺灣主權不容侵犯併吞,中華民國臺灣的前途必須由2,300萬臺灣人民決定;這就是我們要捍衛的現狀。 臺灣社會最大共識,就是捍衛民主、維護主權,以及守護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堅決反對臺灣被中國所併吞。 策略一,請國安會、國防部及行政團隊要全力推動「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展現全國上下一致反對中國併吞臺灣的全民共識與堅定決心。 策略二,請國安會、外交部擬定行動計畫,透過與友盟國家的合作,向全世界宣達我們反對中國併吞臺灣的國家意志與社會共識,反制中國意圖在國際社會消滅臺灣、矮化臺灣主權的野心作為。 第二,在因應中國對國軍的滲透及間諜活動之威脅方面。 策略一,全面檢討修正「軍事審判法」,恢復軍事審判制度,讓軍法官回到第一線,與檢調司法機關共同協力,處理現役軍人涉犯叛亂、利敵、洩密、廢弛職務、抗命等軍事犯罪之刑事案件,未來現役軍人觸犯陸海空軍刑法之軍事犯罪案件,將交由軍事法院審判。 策略二, 進行相關配套改革,包括訂定「軍法官人事條例」及軍事法院、軍事檢察署組織法等,將在完成全部規劃與討論定案後,由國防部向社會作完整說明及溝通,讓軍事審判制度的恢復,能被社會信任及充分支持。 策略三,為有效遏制現役及退役軍人各種嚴重打擊國軍士氣的爭議言行,國防部須研擬在陸海空軍刑法增訂「對敵人效忠表示」之處罰,並修正對於領取退除給與人員之相關規範,以有效維護軍隊的紀律。 第三,在因應中國混淆國人對國家認同之威脅方面。 策略一, 請內政部、陸委會等相關機關就國人同胞申請中國涉及身分認定的各種證件,包括護照、身分證、定居證及居住證等,持續進行必要的清查及管理,尤其是對國家有忠誠義務的軍公教人員,以嚴防並遏制中國藉「融合發展」為名,進一步採取試圖扭曲國人對國家認同的統戰操作。 策略二,對中國人士及港澳人士歸化及融入臺灣社會,在兼顧臺灣社會發展及個人權益下,須有更多國安考量;原籍中國人士申請來臺定居,應確實依照我國法律放棄中國戶籍與護照,不能兼具雙重身分;有關香港及澳門人士申請來臺定居、居留等相關制度,將增列長期居留規定,以符合實際需要。 第四,在因應中國藉兩岸交流對臺灣社會統戰滲透之威脅方面。 策略一,鑑於赴中國旅行的風險愈來愈高, 113年元旦迄今,陸委會接獲通報國人赴中失聯、遭留置、盤查或關押者合計71人;未通報之數字可能數倍於此,其中有3名年長的一貫道親從去年12月被拘捕,迄今未獲釋,相關機關要提高國人赴中國旅遊風險意識,持續加強公眾溝通,並落實各種登錄制度,以減少赴中國旅行的可能意外及風險。 策略二,應落實中央及地方各級公職人員赴中國交流的揭露制度,從行政官員到民意代表,從立法委員到村里長,皆應將交流資訊公開化、透明化,以向國民負責,內政部也應建立宗教團體等公益組織赴中國交流之揭露制度,以防杜中國的干預與統戰。 策略三,對中國人士來臺交流進行風險管理;中國人士來臺之審查許可,應以進行正常兩岸交流,以及對等尊嚴的官方互動為範圍,並應將兩岸情勢變化等相關因素納入考量;應嚴格限制具有統戰背景的中國人士來臺,以及禁止中國人士來臺進行具統戰性質之活動。 策略四,兩岸交流要避免受中國政治干預及衍生國安風險。包括宗教、文化、學術、教育等交流案件之審查及管理,應本於「去政治化」、「去風險化」原則,讓民間交流盡量單純化,符合推動健康有序交流的初衷。 策略五,為遏制中國藉文化統戰削弱臺灣主體性,行政院應研擬提升本土文化產業競爭力方案,加強輔導及獎勵國內影視及文創產業深化民主文化創作優勢、提升國際競爭力,並鼓勵對臺灣本土歷史文化的研究。 策略六,強化影藝從業人員在中國發展的輔導與管理,主管機關應提供影藝人員在中國發展之言行應注意事項,並明確涉及危害國家尊嚴相關言行之查處範圍,以避免中國施壓我影藝人員表態或作出危害國家尊嚴之言行。 策略七,相關主管機關應採取積極有效作為,防止中國透過網路、應用程式、AI等工具,對臺灣進行認知作戰及危害資安。 策略八,為落實以上各項措施,請各主管機關應全面檢視現行相關行政命令、措施、解釋令等,完備相關執法規定;若仍有不足,應強化國安法制進一步提出國家安全法、反滲透法、兩岸關係條例、港澳條例、資通安全管理法等之修正案,並加強社會溝通,盡速落實。 第五,因應中國藉「融合發展」吸引臺商、臺青之威脅方面。 策略一,請國安會會同行政部門,基於「臺灣優先」及「立足臺灣、佈局全球」之經貿戰略,就臺灣與中國的經貿關係,進行策略性的結構調整;並本於「強本固臺、風險管理」原則,就兩岸經貿所涉及的人流、物流、金流及技術,進行必要、有序的調整,以強化經濟安全,有力應對中國對臺經貿統戰及經濟脅迫。 策略二,請教育部會同陸委會、經濟部等相關機關,全面深化青年學子對中國的識讀教育,以及對兩岸交流應有的認知,同時也要廣泛宣導國內青年就業創業的各種機制,提供充分資訊及協助,讓青年學子對國家願景更有信心,更積極投入建設及發展臺灣的行列。 賴總統表示,今年是二次世界大戰勝利八十週年,歷史告訴大家,任何威權的侵略併吞,終將以失敗告終,而守護自由,戰勝極權侵略的不二之道,就是團結。 賴總統強調,面對日益嚴峻的威脅,政府不會停止努力,全力確保國家主權不受侵害,確保兩千三百萬人民的自由民主和生活方式永續如常。但只憑政府的力量尚有不足,我們更需要全體國民的共同警覺和行動。 賴總統指出,每一位國民都是守護民主自由的第一線,他期望國人一起做到提高媒體識讀能力,不傳播、不轉發中國官宣的統戰資訊;第二、參與、組織公民教育活動,增強對統戰的認識,強化全社會防衛韌性;第三、即時揭露各種協力統戰的行為,讓所有惡意企圖寸步難行;第四、拒絕參加所有犧牲國家利益的活動。 最後,賴總統期望國人展現應有的警覺與行動,就是對抗統戰滲透最堅強的防線。只有團結,才能抵抗分化,只要每個國民都在國家的繁榮和安全的目標上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齊心合作,沒有什麼可以擊倒我們。【最新動態】 114年03月13日
-
國防部資料開放透明化 榮獲數發部中央金質獎(軍聞社記者蔡枋澐臺北10日電)行政院數位發展部今日舉辦「113年政府資料開放頒獎典禮」,由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表揚獲獎中央、地方政府機關,肯定致力資料開放所做貢獻;其中,國防部榮獲「資料開放金質獎」中央機關第2名殊榮,提供民眾便利查詢,促使政策透明化。 「113年政府資料開放頒獎典禮」今日於富邦國際會議中心舉行,鄭副院長出席並表揚榮獲資料開放金質獎10個中央、地方機關;國防部榮獲中央機關第2名,由通次室助理次長林少將代表受獎,並以國防部軍醫局、全動署提供「國軍醫院衛教資訊」、「國軍醫院醫療科技展」、「行政院動員會報定期會議」、「地區戰綜會報定期會議」等7項高應用價值資料集,公開於政府資料開放平臺,榮獲肯定。 鄭副院長致詞時表示,資料驅動是數位科技發展與國家進步的關鍵,資料開放則是政府創新服務的基石,透過與產業、學界及其他機構的協作,資料可轉化為高價值的創新服務,提升智慧治理與國家競爭力。 鄭副院長指出,政府資料開放不僅是推動透明治理,也是創新經濟和智慧國家的關鍵力量,讓民間與學界靈活運用數據,優化公共服務並促進產業發展。因應主權AI發展,政府將打造臺灣主權AI訓練語料庫,並與各界合作強化AI競爭力,邁向AI新時代。 數位發展部進一步指出,隨著AI與資料科技的進步,政府資料開放已進入深化應用的關鍵階段。目前,各機關不僅提供高品質資料,也積極推動跨領域應用政府資料開放平臺已累積超過5萬筆資料集,涵蓋語言、歷史、地理、動植物、國家文化記憶庫等多元主題。未來,將優先推動政府機關釋出中文語料,包含施政計畫、施政報告、政府出版品等,確保臺灣的AI發展能夠具備本土語言與文化特色。 數位發展部強調,政府資料開放不只是政策,更是一場政府與民間共創的合作歷程。未來,數發部將持續深化資料開放應用、強化AI技術結合,讓政府資料開放成為推動社會進步與數位創新的關鍵動力。【最新動態】 114年03月10日
-
裝訓部96周年隊慶 薪火相傳再創新猷(軍聞社記者吳柏融新竹27日電)陸軍裝甲兵訓練指揮部今日辦理96周年隊慶,邀請霍一級上將、前國防部長邱國正先生、前陸軍副司令陳泉官先生、裝校歷任指揮官、歷屆校友及各級長官貴賓齊聚,一同歡度裝甲兵生日快樂。 上午的慶祝活動,以「耀武九六 精是傳承 鋭捷鐵騎 再創顛峰」為主題,並由陸軍裝甲584旅戰鼓揭開序幕,接著由老前輩李彥平先生上臺致詞,他期勉官兵,持續以「精益求精、實事求是」態度及「一日甲兵,終身甲兵」的精神,迎接未來的各項挑戰。 慶祝活動也安排國防部藝工隊帶來Taiwan Way、川劇等表演,炒熱現場氣氛,讓大家沉浸在隊慶的榮耀和喜悅中,會中也播放影片,說明裝甲兵建軍迄今各時期歷史、歷年重大演訓紀實;同時,在司令臺周邊也辦理園遊會、拔河比賽等活動,參賽人員在同袍的加油聲中,卯足全力,希望為單位爭取榮譽。 中午的慶生餐會,由裝甲兵前輩們、裝訓部指揮官周少將及貴賓共同切壽糕,並在官兵齊唱裝甲兵進行曲等軍歌下,一同祝福裝訓部生日快樂。【最新動態】 114年02月27日
-
國防部:公開徵集民間企業提供企劃書 加速國防創新與應用(軍聞社記者陳彥樺臺北24日電)國防部表示,國防創新小組今日透過政府電子採購網,針對「智慧化倉儲管理系統」、「衛星影像AI自動辨識」、「擴增實境智慧作戰系統」等3案,公開徵集民間企業提供企劃書,以加速國防的創新與應用。 國防部指出,考量現代戰場環境變化快速,民間商業科技蓬勃發展,國防部特成立國防創新小組,期將民間成熟與創新能量,引進國防軍事領域,透過民間的無限潛力、創新思維及專業經驗,協助開發出國軍所需的技術與產品,擴大運用民間科技方案,因應新興國防挑戰。 國防部說明,本次為國防創新小組首次公開徵集,為商情評估與多元籌獲方式之一,徵集標的涉及人工智慧、物聯網、自動化設備、數據分析及擴增實境等技術,期藉快速開發及導入應用,有效提升軍事作戰與戰備整備效能。 針對此次徵集的3案,國防部表示,歡迎有興趣參與廠商,前往政府電子採購網,查詢相關資訊及申請程序。國防創新小組後續將舉辦說明會,並對企劃書進行二階段甄選。【國防訊息】 114年02月24日
-
中科院拓展AI應用領域 擘劃智慧國防新藍圖(軍聞社記者李恬恬臺北2日電)中山科學研究院在政府主導研發的「生成式AI對話引擎TAIDE」基礎上,打造ANILA (Advanced NCSIST Interactive Language AI)營運管理平臺,初期加值行政與營運管理AI應用,強化行政效率與提升營運決策能力,未來將推廣於國防相關運用,以有效發揮不對稱作戰能力。 中科院表示,TAIDE是由現任國安會諮詢委員李育杰率領的國內頂尖學府團隊所推出的大型語言模型,為全球第一個以繁體中文為主,且可信任、符合本土文化需求的AI基礎模型,適用於百工百業,有助於促成軍民通用的AI轉型,進而創造出具高度安全性的AI解決方案。 中科院指出,在TAIDE大型語言模型基礎下研製的ANILA營運管理平臺,可配合資安實體隔離政策,確保在與外界隔絕的封閉網路中,提供安全且穩定運作。ANILA運用檢索增強技術(Retrieval Augmented Generation,RAG),整合內部人事管理、採購流程及總務營運等作業規範,打造出高效率的作業流程,同時建立AI客服機制,提供人性化且貼合需求的智慧化服務,讓使用者透過語音或文字提問,即時獲得精準的解答與指引,提升作業流程的順暢度與解答的完整性。 此外,中科院也利用AI代理人 (AI Agent) 技術,串聯各式營運與製造管理資訊系統,實現生產期程、財務管理、品質監控及物件流向等數據的即時分析。因此,可透過ANILA營運管理平臺迅速掌握營運指標與制定快速且精準的營運決策。 中科院進一步表示,該院長期專注國防科技研發,累積多年國防相關系統發展經驗且蒐集大量數據。未來考量臺海作戰環境與國軍作戰需求,將匯集國軍各式作戰準則與教則等軍事領域資料及各項演訓與武器蒐集數據導入ANILA營運管理平臺,並搭配戰場情資整合技術,產出具作戰價值的資訊,提升各式裝備智慧化能力,成為第一個專責國防事務的生成式AI決策平臺。 中科院強調,面對兩岸局勢瞬息萬變,ANILA可結合虛實整合技術,運用既有資料庫及建模所蒐集之數據與參數,在虛擬環境中產生多樣化戰場情境,持續優化戰場情研、指管與武器自主能力,也能針對研發中新世代裝備系統,透過模擬進行快速試驗、分析與優化,縮短研發期程與降低產製成本,並擴展戰術應用層面與提升作戰效益。透過「邊演練、邊修正」模式,可配合各軍種需求開發AI決策應用系統,大幅提升國軍戰備應變能力,使我國邁向智慧國防新的里程碑。【訊息平台】 114年02月02日
-
國防部主財工檢會 柏副部長肯定同仁辛勞(軍聞社記者文仁臺北21日電)國防部副部長柏鴻輝今日出席「國軍113年度主財年終工作檢討會」,代表顧部長對所有獲獎的團體及個人祝賀,肯定所有主財工作人員,並期許所有得獎者在新的一年,能有更多的熱忱投入主財工作。 工檢會上午在國防部博愛營區舉行,首先由副部長柏鴻輝出席致詞勉勵主財同仁,並頒獎表揚年度績優單位;隨後,由主計局長謝中將致詞,並安排各項業務及工作報告,詳實檢討年度主計業務情形、策進未來。 柏副部長表示,主計工作看似輕鬆,內容卻相當繁瑣,是必須有耐心、細心及用心的工作;尤其,在預算的編列、掌控以及支應結報等,都是非常繁瑣的程序,需要藉由主計同仁的經驗累積及傳承;同時,柏副部長也鼓勵未來主計工作可以跨部會合作,並思考如何使用AI人工智慧的技術,結合良好的制度,讓主計工作的執行更有效率。 柏副部長強調,國軍財務健全,是安心、最重要的力量,才能使戰力立於不敗之地,除了代表顧部長肯定所有主計同仁過去一年的辛勞,也期許未來能持續以專業及熱忱,完成各項工作。 隨後,主計局局長謝中將也針對年度工作情形訓勉,鼓勵主計同仁策進未來,持續精進。期許大家上下一心,共同將主財業務做的更臻完善,讓主計專業受到各級長官的肯定,進而提升工作價值。【訊息平台】 114年0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