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聞社記者呂尚俞臺北26日電)2025馬祖國際藝術島開展至11月16日,鼓勵民眾來場「跳島藝術之旅」,展出超過50件國內外作品,串聯發電廠、軍事據點及前線電影院等地景場域,打造全臺規模最大的跨島藝術盛會。
本屆馬祖國際藝術島以閩東語「拍楸(pha-jiu)」為主題,象徵島民同心協力、共築願景的精神。策展聚焦「島嶼的馬祖」、「前線馬祖」、「海洋的馬祖」三大主軸,透過藝術視角詮釋馬祖的當代故事。
今年共有來自臺灣、日本、韓國、香港、馬來西亞、澳洲、美國、西班牙及加拿大等地的55組藝術團隊參與。藝術家甘銘源以竹編裝置《拍楸-簍光・竹影》揭開序幕;劉致宏與團隊於橋仔五間排創作《漁汐》、《魚漬》,馬來西亞藝術家朱威龍則以風動裝置《漁夢》再現漁村記憶。
此外,多位馬祖在地藝術家共同參與,攝影家陳敬寶策劃《神人之際,縹幻之島》,以影像展現北竿的雙重氣質;雕塑家陳益輝以《築巢》重構南竿海岸風景;科技藝術家黃心健與林強合作《彼岸之聲》,設置於新臺馬輪,開啟沉浸式聽覺旅程。
藝術島的展區遍布四鄉五島,軍魂電廠、各軍事據點、中正堂、舊體育場及多處軍事據點皆轉化為藝術展場。日本藝術家柳幸典作品《哥吉拉計畫2025》在南竿舊體育場展出,呈現前線記憶與時代對話。加拿大臺裔李佩珊等人,亦帶來結合權力、自然與夢境的跨國創作,展現馬祖藝術島連結歷史、文化與未來的深厚底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