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中央內容區塊
:::
  • 部隊頻道

以AI強化健康識能 國醫公衛研究成果獲肯定

  • 民國114年11月02日
國防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榮獲比賽雙項殊榮。(國防醫學大學提供)
國防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榮獲比賽雙項殊榮。(國防醫學大學提供)

(軍聞社記者李恬恬臺北2日電)國防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國醫公衛—數位健康研發團隊」,以創新AI健康介入模式參與「千禧之愛基金會第二屆青年社區健康服務競賽—青年實健家」選拔,榮獲營養保健組卓越團隊銀獎與科技創意獎雙項殊榮。

 研究團隊由副教授張語恬指導,以國防醫學大學學生為主要對象,在近期完成收案並公布成果,證實結合AI餐盤辨識、LINE-Bot互動平台與穿戴式裝置的整合介入模式,能顯著提升大學生的飲食健康識能與行為表現,展現AI結合數位健康科技在公共衛生推動上的可行性與實證價值。

 研究設計涵蓋行為科學、健康教育與人工智慧應用等面向,呈現多層次、跨領域整合特色。在介入實驗中,團隊發現,AI與穿戴式裝置的結合,能幫助學生更瞭解自己的飲食與運動狀況,讓「知道該怎麼做」變成「真的去做」。

 參與AI介入的學生,主觀健康知識與行為都有明顯的進步,不僅對均衡飲食有更深理解,也在實際飲食習慣上出現改變,而體態變化也有改善趨勢,整體體重與體脂都有下降傾向,代表AI與穿戴式科技能幫助年輕人養成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研究團隊進一步以科技接受模型(TAM)探討介入效果機制。結果顯示,LINE-Bot與AI餐盤辨識提供直觀的上傳流程與即時回饋,提升使用者「感知易用性」;Garmin與InBody則讓學生能即時覺察自身健康狀態,增進「感知有用性」。兩者共同促進「正向使用態度」與「持續使用意圖」,從高依從性的餐盤上傳率、手錶配戴率與問卷完成度,證實該介入模式具高可接受性與推廣潛力。

 團隊成員表示,該研究結合「技術整合」、「數據驅動」及「行為科學與個人化健康」等核心理念,展現AI科技於健康促進的實證潛能。研究成果不僅支持AI介入能提升飲食與行為健康識能,更能作為政府與全民慢性病管理政策的重要參考依據,推動「預防醫學前移、健康管理生活化」的新公共衛生模式。

你可能也會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