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中央內容區塊
:::
  • 最新動態

軍事作業研究與模式模擬論壇 展現智慧科技與無人系統能量

  • 民國114年08月26日
國防部與清華大學26日共同舉辦「第21屆軍事作業研究與模式模擬論壇」。(軍聞社記者王茗生攝)
國防部與清華大學26日共同舉辦「第21屆軍事作業研究與模式模擬論壇」。(軍聞社記者王茗生攝)

(軍聞社記者王茗生新竹26日電)國防部整合評估司與國立清華大學今日共同舉辦「第21屆軍事作業研究與模式模擬論壇」,由副部長柏鴻輝與國立清華大學校長高為元共同主持開幕式,以「智慧科技導入無人系統之發展應用與前瞻」為主軸,透過「論文發表」、「系統展示」及「海報論文展示」等方式,引進新知並整合研究成果,提升國防模擬評析能量,使有限國防資源發揮最大效益,強化國軍戰力,鞏固國家安全。

 柏副部長首先代表顧部長,感謝清華大學提供資源與場地,讓論壇圓滿舉行,並表示,未來國防競爭的關鍵在於「算力」,是推動智慧化國防及全社會防衛韌性的基礎,唯有建立自主能量,才能形成有效嚇阻,避免過度依賴外援。

 柏副部長指出,本次論壇首次吸引美商Anduril、ZenaDrone等外商參展,攜帶先進無人載具與AI技術來臺,是臺灣難得的機會,能與國際新興公司交流,並借鏡美軍展示新式武器及未來發展趨勢的作法,透過學界研究與產業創新,共同鞏固國家安全。

 柏副部長進一步以美軍人工智慧發展歷程為例,證實科技能大幅縮短作戰時間與提升效率,不僅能有效降低人員傷亡,更能大幅提升作戰效率,柏副部長強調,國防部正積極推動人工智慧整合應用,並期望發展智慧化的積極防衛構想,包括情監偵搜、後勤支援及C4ISR系統等「侵襲型防衛」概念,有效嚇阻敵方冒然挑起戰端,展現不對稱作戰量能。

 本屆論壇上午特別邀請國防大學理工學院資深顧問寇世斌博士,以「AI生態演進驅動自主化智慧指揮作戰系統(Autonomous C4ISR)」為題發表專題演講,分享其多年研究與實務經驗,並闡述如何透過AI科技推動指管通情監(C4ISR)自主化發展,進一步強化國軍智慧科技能量。下午則以「無人系統軟體研發」、「無人系統硬體應用」、「系統發展與整合」及「模式模擬與建模」等四大主題展開研討,邀集國內學者專家共23人,並發表11篇研究成果。

 此外,會場匯集清華大學、臺灣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成功大學及中山大學等五大學研中心,結合雷虎科技、達梭系統及美商Anduril等產業單位,共44組團隊陳展高速攻擊無人機、AI智慧晶片及多型無人載具等研發成果;另有清大、交大、成大、中山、中興、中央、逢甲及海軍官校等16組研究團隊,以海報論文展示智慧科技與無人系統的創新成果,充分彰顯我國產官學研界的研發能量。

柏副部長表示,未來國防競爭的關鍵在於「算力」,是推動智慧化國防及全社會防衛韌性的基礎。(軍聞社記者王茗生攝)
柏副部長表示,未來國防競爭的關鍵在於「算力」,是推動智慧化國防及全社會防衛韌性的基礎。(軍聞社記者王茗生攝)
柏副部長強調,期望藉由智慧化的積極防衛構想,展現不對稱作戰量能。(軍聞社記者王茗生攝)
柏副部長強調,期望藉由智慧化的積極防衛構想,展現不對稱作戰量能。(軍聞社記者王茗生攝)
國防大學理工學院資深顧問寇世斌博士發表專題演講。(軍聞社記者王茗生攝)
國防大學理工學院資深顧問寇世斌博士發表專題演講。(軍聞社記者王茗生攝)
清大研究團隊展示智慧科技研發成果。(軍聞社記者王茗生攝)
清大研究團隊展示智慧科技研發成果。(軍聞社記者王茗生攝)
海軍官校展示水下無人載具研發成果。(軍聞社記者王茗生攝)
海軍官校展示水下無人載具研發成果。(軍聞社記者王茗生攝)
現場展示無人機研發成果。(軍聞社記者王茗生攝)
現場展示無人機研發成果。(軍聞社記者王茗生攝)

你可能也會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