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聞總覽
-
中共發射運載火箭對臺無危害 國軍嚴密掌握動態(軍聞社記者李恬恬臺北10日電)國防部表示,今日上午1時17分時,中共於四川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執行運載火箭搭載衛星發射任務。該火箭飛行路徑經臺灣中部,朝西太平洋方向,高度位於大氣層外,對臺灣地區無危害。 國防部強調,國軍運用聯合情監偵系統,嚴密掌握相關動態,適切警戒與應處。【國防訊息】 民國114年03月10日
-
國防部:現階段無義務役延長2年規劃 媒體報導並非事實(軍聞社記者李恬恬臺北9日電)國防部今日表示,國軍兵力整建規劃,係依敵情威脅變化等因素審慎評估。現行徵集義務役役期為1年,媒體報導所謂「美方要求我國義務役延長至2年」等內容顯非事實。 國防部說明,義務役役期調整,需通盤考量國防安全、國際情勢、防衛作戰需求及社會發展等因素。國防部自113年調整義務役役期為一年,刻正累積訓練成果,尊重各界對役期之討論,惟目前並無調整規劃。【國防訊息】 民國114年03月09日
-
敦睦艦隊航抵安平港 民眾參與國防知性饗宴(軍聞社記者王茗生臺南9日電)海軍114年敦睦遠航訓練支隊國內環島航訓今日航抵臺南安平商港,現場開放民眾登艦參觀,並安排海軍官校鼓號樂隊、海軍樂儀隊、陸戰隊莒拳隊等表演,還有全民國防攤位等多項陳展,吸引民眾前往觀賞。 活動上午由海軍副司令馬中將主持,並邀請臺南市長黃偉哲、市府代表、榮民服務處及軍人服務站等單位共襄盛舉,臺南市長也特別致贈慰問金,感謝海軍官兵守護海疆、保衛國家的辛勞與奉獻。 馬副司令在致詞時表示,安平港是臺灣歷史最悠久的港口之一,兼具商業與戰略價值,更是敦睦支隊航訓的重要停靠港。今年敦睦支隊納巡迴國內七大港口,執行全民國防宣導與敦睦邦交等任務,讓民眾對於海軍有更深入的瞭解,也期盼社會大眾持續關心國防,給予海軍官兵更多實際的支持與鼓勵,共同為國家安全與守護海疆而努力。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敦睦支隊軍艦開放,吸引眾多軍事迷、親子家庭及民眾踴躍登艦,民眾近距離參觀駕駛台、武器裝備及官兵生活環境,深刻體會他們在守護海疆過程中的辛勞與奉獻。此外,許多民眾對於艦艇上的武器系統充滿好奇,紛紛向官兵請教,在海軍官兵的詳細解說下,不僅讓民眾對海軍的專業領域有更深入的認識,也進一步提升了對國防事務的認識。 參與活動的許先生表示,藉由營區開放的機會特地前來參觀,希望讓孩子了解國家的國防力量,瞭解海軍的科技發展。他認為,透過這樣的活動,能讓孩子從小認識國軍的付出與貢獻,增廣見聞,更加理解國軍為國家安全所做的努力。 第一次參加營區開放的林先生表示,登艦後對於艦內設施與裝備感到新奇,而孩子更是對各種武器充滿好奇,透過此次活動,讓孩子深刻體會到海軍官兵的專業與堅實戰力,收穫滿滿。【最新動態】 民國114年03月09日
-
302旅心輔講座 勉無懼挑戰勇敢追夢(軍聞社記者李恬恬臺北9日電)陸軍步兵302旅日前特別邀請「Dora媽咪」蘇惠娟老師,以「愛與勇氣,生命無懼」為主題,為常備兵役第2238梯及軍事訓練役第218梯官兵進行生命教育講座。藉由蘇老師分享女兒Dora勇敢對抗病魔的經歷,以及自己克服困難的心路歷程,鼓勵官兵珍惜生命價值,把握當下,以樂觀積極的態度迎接挑戰。 「並非看到希望才選擇堅持,而是因為堅持到底,才看見希望。」營長歐少校表示,蘇老師的生命故事充滿啟發,期勉官兵以堅定信念面對人生挑戰,勇敢追尋夢想,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部隊頻道】 民國114年03月09日
-
臺中榮總微波消融術 改寫子宮腺肌症命運(軍聞社記者李恬恬臺北9日電)子宮腺肌症是影響女性健康的重要疾病,根據統計,台灣約有10至15%的育齡女性受到此病困擾,主要症狀包括嚴重經痛、月經異常、大量出血,甚至影響日常生活與工作。 臺中一名44歲的林小姐,39歲時連續100多天異常大量出血,因劇烈經痛就醫確診為子宮腺肌症,賀爾蒙藥物治療導致體重增加5公斤、經常頭痛,讓她必須額外再吃止痛藥以減輕不適。臺中榮總婦女醫學部謝筱芸醫師施以微波消融手術(Microwave Ablation),將子宮體積從術前的136立方公分恢復至72立方公分,接近正常子宮50至60立方公分大小,術後林小姐終於擺脫經痛困擾及對賀爾蒙藥物的依賴。 謝筱芸醫師指出,微波消融手術是在腹部開2至3個小孔,透過高頻微波能量,精準加熱病灶部位,使異常組織凝固壞死。若手術過程中發現腸沾黏或卵巢問題,醫師也能同步處理,有效降低腸穿孔等併發症風險。 謝醫師說明,傳統治療方式以賀爾蒙藥物控制,嚴重者則需接受子宮切除手術,而微波消融手術保留了子宮,又能讓患者擺脫賀爾蒙藥物治療,且手術時間僅需1至2小時,術中出血量極少,患者通常24小時即可出院,一週後便能恢復正常工作。不過若子宮因病症增厚太多就不適用,且因保留子宮,便有復發的可能。謝醫師建議患者應根據個人病情與需求,與醫療團隊進行充分溝通後,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目前臺中榮總已為7名子宮腺肌症患者成功使用微波消融手術,而微波消融手術亦可治療子宮肌瘤,幫助更多女性擺脫經痛困擾,且對於希望避免子宮切除的患者來說是可行的選擇,不僅保留子宮,同時減少術後併發症,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訊息平台】 民國114年03月09日
-
中共機艦臺海周邊活動 國軍嚴密監控應處(軍聞社記者李恬恬臺北9日電)國防部今日表示,至上午6時止,偵獲共機9架次(其中進入北部、西南空域7架次)及共艦7艘,持續在臺海周邊活動。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 此外,國防部指出,昨(8)日偵獲中共空飄氣球2枚,首枚於上午8時40分於基隆西南方79浬處,高度1萬呎處偵獲,於上午10時25分消失;次枚於下午1時26分於基隆西北方78浬處,高度1萬8000呎處偵獲,於下午2時40分消失。【國防訊息】 民國114年03月09日
-
國防大學理工學院花季懇親會 家屬見證新生光榮時刻(軍聞社記者吳冠萱桃園8日電)國防大學理工學院今日舉辦114年花季懇親活動暨新生授徽典禮,邀請歷屆校友、地方仕紳及學生家長們共襄盛舉,並安排一年級學生家長為子女頒授榮譽徽,場面熱鬧溫馨。 典禮首先由理工學院院長崔少將校閱學生部隊,隨後,學生部隊以高昂的士氣依序展開「分列式」、「軍歌驗收」、「榮譽公約宣誓」等儀程,崔少將也與家長們一同為一年級學生佩掛榮譽徽,見證學子們的成長與蛻變。 崔院長致詞時表示,榮譽徽是象徵對新生的肯定與勉勵,在經歷入伍訓及新生調適教育的洗禮後,要繼續保持勇往直前的精神,勇敢突破自我,無論在學業、訓練、品格等方面,都要不斷精益求精,表現出軍校生允文允武的一面,並秉持「風嶺人」的精神,面對未來挑戰,成為優秀的國防科技人才。 崔院長指出,今天適逢「婦女節」,他也要向現場所有的女性同胞致上最深的敬意與感謝,無論在家庭、職場及社會中,你們都發揮著無可取代的重要角色,他也祝福所有女性貴賓、同仁及學生們佳節愉快。 典禮結束後,理工學院「風嶺軍樂隊」及儀隊,引領院長及與會來賓前往餐廳參觀學生社團成果表演、社團博覽會及各學系互動展覽,展現軍事院校文武兼備的教學成果。【最新動態】 民國114年03月08日
-
中共機艦臺海周邊活動 國軍嚴密監控應處(軍聞社記者吳冠萱臺北8日電)國防部今日表示,至上午6時止,偵獲共機2架次及共艦6艘,持續在臺海周邊活動。 國防部指出,昨(7)日偵獲中共空飄氣球8枚,首枚於上午9時15分於臺中西南方98浬處,高度1萬8000呎處偵獲,於上午10時40分消失;次枚於上午10時35分於基隆西北方73浬處,高度2萬1000呎處偵獲,於上午11時56分消失;第三枚於下午12時52分於臺中西南方85浬處,高度3萬呎處偵獲,於下午2時38分消失;第四枚於下午1時01分於臺中西南方106浬處,高度2萬2000呎處偵獲,於下午3時58分消失;第五枚於下午1時03分於臺中西南方128浬處,高度2萬2000呎處偵獲,於下午3時32分消失;第六枚於下午2時38分於基隆西北方74浬處,高度2萬1000呎處偵獲,於下午4時04分消失;第七枚於下午2時55分於屏東西南方80浬處,高度2萬呎處偵獲,於下午5時40分消失;第八枚於下午3時16分於臺中西南方72浬處,高度2萬呎處偵獲,於下午4時44分消失。 此外,國防部也指出,中共將於3月10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運載火箭,將經我國ADIZ向西太平洋飛行,國軍也將同時運用聯合情監偵系統,嚴密掌握相關動態資訊,適切警戒與應處。【國防訊息】 民國114年03月08日
-
傘具整備高標準 林妤珊細心守護傘兵安全(軍聞社記者陳彥樺屏東8日電)在陸軍空降訓練中心的傘具整備連,擔任中士副班長的林妤珊,以堅定的信念和精湛的技術,默默守護著每一位傘兵的生命安全。她不僅打破了性別刻板印象,更以實際行動證明了女性在軍中同樣能扛起重任。 「當軍人是我想要獨立自主,為自己負責的選擇。」談起從軍的初衷,林妤珊語氣堅定。她希望分擔父母的辛勞,同時也實現自己對跳傘的嚮往。因緣際會下,她選擇了傘具整備連,開始了一段充滿挑戰與成長的軍旅生涯。 傘具整備工作,不僅要有精湛的技術,更是對細節與專注力的極限挑戰。林妤珊回憶起受訓時,整個班只有她一位女性,面對與男性官兵之間體力上的差距,她選擇用反覆練習和請教前輩的方式,精進摺傘技術。 「每一頂傘都代表著一條生命,不能有絲毫馬虎。」林妤珊解釋道,從檢查外包到封包,每個步驟都必須謹慎對待。特別是傘頂連接環的檢查與綁紮,她的每一次摺傘,都是用心與技巧的結合,力求零疏失。 作為副班長,林妤珊並非以權威帶領,而是以朋友般的關懷,與班兵分享經驗,解決問題。她認為,摺傘不只是技術活,更是心理素質的鍛鍊。面對新進成員的挫折與疑問,她總是耐心傾聽,並給予實際建議,幫助他們快速成長。 「其實女生也可以做粗工,只是沒有機會去學。」林妤珊提到,從軍11年來,傳統性別分工的觀念逐漸被打破,越來越多女性站上訓練場擔任教官,或是執行高風險的任務。她自己便是最佳例證,無論是細膩的檢查還是需要力量的封包,她都一一克服,憑著細心與毅力,逐步累積起扎實的專業能力。 除了軍旅,她更是一名優秀的運動員。林妤珊曾在全國拳擊總統盃奪得第三名,全國散打與業餘泰拳錦標賽稱霸第一,更在世界泰拳錦標賽中奪冠,展現出堅毅與不服輸的精神。這樣的拼勁,也貫徹在她的軍旅生涯,使她成為部隊中值得信賴的骨幹。因此,她也在近戰格鬥師資班擔任助教,將自身豐富的實戰經驗傳授下去,進一步強化部隊的戰鬥力。 林妤珊的丈夫同樣在空訓中心服務,擔任傘教組(神龍小組)教官,兩人雖分屬不同單位,卻有著共同的使命感與默契,不僅讓林妤珊能全心投入摺傘工作,更是她持續奮戰的最大動力。 秉持「保障生命,傘安第一」的信念,林妤珊以無數次細心摺傘的身影,詮釋了女性在軍中的價值與力量。她的故事,展現了軍中女性不被定義的勇氣與擔當。未來,林妤珊將繼續以細膩與堅毅守護每一位傘兵的生命安全,她的無畏精神,不僅激勵著傘整連的夥伴,更讓人看見女性軍人在各自崗位上發光發熱的身影。【最新動態】 民國114年03月08日
-
三總澎湖分院心臟內科 成功搶救急性心肌梗塞病患(軍聞社記者蔡枋澐臺北8日電)陸軍澎防部黃姓士官長日前突發急性心肌梗塞,由三軍總醫院澎湖分院心臟內科醫師劉威廷,立即啟動心導管團隊,將病患緊急轉入「高階心導管室」進行心導管手術,成功搶救黃姓士官長生命,並於術後恢復良好,順利出院。 三總澎湖分院表示,陸軍澎防部黃姓士官長,日前向家人表示有胸悶不適問題,運動後仍有胸悶狀況,在用晚餐時倒下無意識,呈現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狀態(OHCA),經消防局救護車護送至三總澎湖分院急救;黃員經急診醫師搶救後恢復心跳,再會診心臟內科劉威廷醫師,經評估確認為急性心肌梗塞,並向家屬說明後,隨即轉入「高階心導管室」治療,成功完成手術。 心臟內科醫師劉威廷指出,黃姓士官長從抵達急診經一系列急救處置,直到打通血管,僅花54分鐘,優於緊急醫療能力評定規定之90分鐘,展現該院急重症照護處置效能。 三總澎湖分院強調,在國防部軍醫局及三軍總醫院的指導及全力支持下,自109年10月完成「高階心導管室」建置,並自113年4月起由三總所屬7家國軍醫院,指派醫師支援澎湖分院心臟內科醫療任務,全年不分畫夜全天候至少有一位心臟內科醫師駐守,大幅降低空中後送轉診病患。 另外,黃姓士官長經過三總澎湖分院的治療及照護後,並於7日由三總澎湖分院院長胡上校率領醫護團隊的祝福下,順利出院,後續將持續接受復健及高壓氧治療;黃士官長表示,從軍超過20年,見證了三總澎湖分院醫療品質的逐年提升。此次的經歷,讓他體會到國防部照顧離島軍民的用心,也非常感謝三總澎湖分院的醫療團隊,在鬼門關前及時救回他。【最新動態】 民國114年03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