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聞總覽
-
林園療癒覓茶趣退伍軍人沈準南與妻子侯祈萱共同致力於推廣「林園療癒覓茶趣」,將有機茶葉與綠色旅遊結合,打造身心放鬆的自然體驗,夫妻倆以湖畔茶席,邀請旅人品茗有機茶香,感受大自然的療癒力量,他們秉持保護生態的理念,不僅堅持有機耕種,還致力於保留森林與環境的永續發展,茶席間,每一口茶香都蘊含著土地的純粹與茶農的用心,無論是品茶或放鬆身心,這片綠色天地為旅人提供沉靜與療癒的美好時光,是遠離喧囂的最佳選擇。(軍聞社莊家宏)【圖文專訪】 民國114年01月31日
-
【影】沈準南從軍旅到有機農業 堅持夢想守護土地(軍聞社記者莊家宏南投31日電)「土地的保護非常不容易,一旦破壞就很難恢復,我的目標是不使用農藥,讓這片土地保留它原有的生態價值。」退伍軍人沈準南服役20年後返回家鄉,投入有機農業,展開人生的第二春,務農對他來說並非只是工作,更是一份延續生命價值的使命。 沈準南,憲兵學校專科38期,中校退伍,務農之路在退伍前便已醞釀。他回憶道,早在軍旅生涯中,便決定退伍後回到家鄉從事農務,這一選擇源於家庭的農耕背景與軍旅生涯對體力與精神的鍛鍊,這樣的選擇與「寓兵於農」理念相契合,在軍旅中守護國家,在務農中守護土地,這種角色轉換,讓他找到生命的另一層意義。 「軍旅生涯教會我使命感與責任感,退伍後,保護土地就成了我新的使命。」沈準南的家鄉位於一片山清水秀的美麗土地,這樣的環境促使他選擇投入有機農業,但這條路佈滿荊棘,他回憶起轉型初期面臨的種種挑戰,從產量驟減到茶樹死亡,再到親朋好友對有機農法的質疑,「剛開始,產量從一年300斤降到50斤。」然而,他選擇以創新的方法克服困難,運用自製酵素灌溉茶樹,並抱著對土地的信任與耐心,最終讓茶園逐漸恢復生機。 沈準南的努力終於開花結果,他的茶園成功取得有機認證,並逐漸建立起自己的品牌。他說:「軍旅生涯教會我面對壓力與挑戰的方法,有夢想就要去堅持,只要方向是對的,就一定能克服困難。」他也強調,務農並非只是工作,更是一份延續生命價值的使命,「在軍旅中,我穿著軍裝保衛國家;退伍後,我卸下軍裝,換一種方式保護這片土地。」【最新動態】 民國114年01月31日
-
守護純淨土地以酵素噴灑茶樹,這是一種友善環境的有機農法,酵素是由天然原料發酵而成,能促進植物生長、提高茶樹的抗病能力,並保護土壤的微生物平衡。退伍軍人沈準南選擇有機酵素,是一場對自然的承諾與挑戰。從初期產量下降到逐漸恢復生機,這背後是茶農堅持保護土地的決心,讓茶園真正成為自然與人類共生的美好,這種有機耕種方式,不僅生產出高品質的茶葉,更為下一代留住一片純淨的土地。(軍聞社莊家宏)【圖文專訪】 民國114年01月31日
-
中共機艦臺海周邊活動 國軍嚴密監控應處(軍聞社記者陳傳奇臺北31日電)國防部今日表示,至上午6時止,偵獲共機7架次(其中逾越海峽中線進入北部及西南空域5架次)及共艦5艘,持續在臺海周邊活動。 國防部強調,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國防訊息】 民國114年01月31日
-
中科院打造船舶鋰電池系統 推動民用船舶電動化(軍聞社記者文仁臺北30日電)為提升臺灣國防科技自主化,奠定安全與科技進步的堅實基礎,並將技術拓展至民生相關的綠能與電動載具領域。對此,中科院打造船舶鋰電池系統,結合軍事科技的高標準與民用需求的靈活性,為水上與水下無人載具的電動化提供強大支持。 中科院表示,船用電池系統因續航力與推進考量,容量達MWh等級,與車用KWh之電池規模差異極大,電池管理是一大挑戰;另相較於陸上救援資源豐富,船用更注重電池空間的抗衝擊及防延燒安全,並著重防水與耐腐蝕等設計考量。 中科院強調,船舶鋰電池系統的電池組適應性極佳,採用像樂高積木的模組化設計,填補船舶內畸零空間,可為各式水上、水下載具客製化設計電池系統。電池串組採熱插拔設計,電池隨插即用無外露配線,可大幅降低組裝或維護時的感電風險,也方便龐大電池系統的後勤維護保養,實現快速組裝與高效維護,串組可依不同載具量體的容量需求自由擴充,支援1MWh以上的所需電力。 中科院指出,船舶鋰電池系統通過軍規等級船舶振動、衝擊測試,模擬電池系統持續承受海上波浪外力與推進馬達共振過程中仍可穩定供電,在材料設計選用也著重防水與耐腐蝕等設計考量,以提升水用電動載具系統的供電可靠度。另外,中科院開發的船舶鋰電池模組內部,也導入防延燒設計,降低並壓制異常發生時單一電芯的千度以上高溫至數百度等級,可避免侷限空間中電池熱失控造成整艘載具連環的電池危害。 未來在國防科技的基礎上,中科院持續投入綠能與民生科技,實現技術的軍民融合,並將持續推動臺灣在儲能系統與電動載具技術領域的突破,為國家帶來更多永續發展的可能性,並為全球綠色轉型提供來自臺灣的解決方案。【訊息平台】 民國114年01月30日
-
MPX衝鋒槍陸戰特勤隊使用的MPX衝鋒槍體積輕巧、槍身短,射速達到每分鐘850發/分鐘,最大射程370公尺,具備高度靈活性,適合室內空間戰鬥。(軍聞社吳柏融)【圖文專訪】 民國114年01月30日
-
【影】陸戰特勤隊勇猛頑強 守護國人安心過好年(軍聞社記者吳柏融臺北30日電)國防部日前邀請媒體採訪陸戰特勤隊「MPX衝鋒槍」動(靜)態展示操演,藉由定點射擊、小組變換位置射擊及建制武器陳展等課目,展現特勤隊員訓練成果,讓國人瞭解國軍春節期間戰備不間斷,安心過好年。 陸戰特勤隊為海軍陸戰隊兩棲偵搜大隊下轄的一支中隊,主要任務為反劫持、反破壞、反特攻滲透等,而成為陸戰特勤隊員武術底子是基本,並且必須歷經九個月、三階段的訓練,通過測驗後才擁有加入資格,錄取率低於5%。 此次動態射擊操演官兵林中尉表示,他自軍校畢業後,為了挑戰自我,報名陸戰隊兩棲偵搜專長班訓練,結訓後,再進一步完成了進階的訓練,成為陸戰特勤隊員。 「MPX衝鋒槍射速快、槍身短,適合室內空間。」林中尉指出,MPX 衝鋒槍使用9公釐口徑,射速達到850發/分鐘,也因為體積小,所以他們通常用於室內作戰CQB的任務,在重量方面,MPX衝鋒槍更為輕巧,因此後座力相較於步槍來得小,穩定性也更高;林中尉也補充,建制武器的使用,主要還是會依照任務性質、環境情況與長官排定去實施調整,因此每一位特勤隊員都要熟悉武器的操作及運用,並遵守用槍守則與用槍要領,才能圓滿完成任務。 除MPX衝鋒槍性能介紹外,林中尉也進一步說明陸戰特勤隊因任務性質特殊,特勤隊員必須具備高度的專業能力,因此他嚴格約束自己熟讀準則、技令和教範,瞭解各式裝備能力、特性及限制,並不斷從訓練過程中獲取經驗,更加精進自我能力,朝著更專業的方向繼續努力。 林中尉表示,希望能透過戰備訓練實況,將他們勤訓精練成果,呈現在國人面前,也讓民眾知道,國軍春節期間,仍然時時刻刻堅守崗位,守護國人幸福與國家安全。【最新動態】 民國114年01月30日
-
中共機艦臺海周邊活動 國軍嚴密監控應處(軍聞社記者文仁臺北30日電)國防部今日表示,至上午6時止,偵獲共機6架次(其中逾越海峽中線進入北部及西南空域3架次)及共艦5艘,持續在臺海周邊活動。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 此外,國防部另指出,昨(29)日偵獲中共空飄氣球3枚,第一枚於下午4時50分在臺中西北方60浬,高度2萬5000呎處偵獲,下午6時30分消失;第二枚於下午4時50分在臺中西北方75浬,高度2萬8000呎處偵獲,於下午5時10分消失;第三枚於下午5時45分在臺中西北方50浬,高度2萬2000呎處偵獲,於下午6時55分消失。【國防訊息】 民國114年01月30日
-
中科院應用固態儲氫技術 加速氫能領域發展(軍聞社記者吳冠萱臺北29日電)為因應氣候變遷與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全球正積極重視減碳與環保議題,並以2050年淨零排放為共同目標,逐步調整能源政策。對此,中科院已完成特殊環境下的燃料電池系統開發,並設計以「儲氫合金」為元件的儲氫系統,提供安全的氫氣來源,並針對產氫、儲氫及發電進行多元技術建置,打造完整的氫能應用案例,加速我國氫能領域的發展。 目前我國已將氫能規劃為「十二項關鍵戰略」之一,依據民國112年公布的「臺灣2050淨零轉型氫能關鍵戰略行動計畫」指出,根據國際能源署的估算,若要在2050年實現零碳排,氫能在發電、載具、工業及建築等部門的應用需占全球能源供給的13%。現階段我國氫能在發電中的佔比仍偏低,期望在2050年達成氫能發電佔比9~12%的目標,顯示未來綠能產業有相當大的發展契機。 中科院表示,氫是地球上最豐富的元素,具有高能量密度,發電過程的排放物為水,幾近於零污染,並可利用風力或太陽能的餘電進行電解產氫,在尖峰用電時段回饋電網,達成平衡電網與增強電力系統韌性的目標。 中科院指出,目前常見「高壓氫氣瓶」、「液態氫」及「儲氫合金」等三種儲氫方法,其中「儲氫合金」在常溫低壓的狀態下有較高的安全性,能直接電解產氫,不需建置運轉風險較高之壓縮機或液化設備,同時節省能耗且便於回收再利用,有助於提昇整體能源效率,達到循環經濟之效果。 未來,中科院已針對產氫、儲氫、發電三大面向,進行多元技術建立及建置示範運轉場域之應用規劃,預計在各個面向植入不同技術,整合設置於同一場域進行運轉,提供完整的氫能應用案例給各界參考,希望協助推動國家氫能領域發展。【部隊頻道】 民國114年01月29日
-
港濱歷史公園—S-70C-1搜救直升機S-70C直升機塗裝為藍色、淺藍及白色,在1986年加入我國空軍,服役於空軍救護隊,專責執行高海拔、海上救災、救難、救護及運輸等任務,曾於1999年921大地震、2009年莫拉克風災時,擔任多項重要救護任務;值得一提的是,在執行各項高山或海上救援任務時,機組員往往都要克服惡劣天候或海象進行搜救,任務人員「聞聲救苦」的精神與實踐,因此,空軍救護隊又被稱作「慈航天使」。(軍聞社周昇煒)【圖文專訪】 民國114年0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