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查詢 "美國" ,結果共:26筆
-
馬祖藝術島展出至11月 四鄉五島戰地與藝術相互交織(軍聞社記者呂尚俞臺北26日電)2025馬祖國際藝術島開展至11月16日,展出超過50件國內外作品,串聯發電廠、軍事據點及前線電影院等地景場域,打造全臺規模最大的跨島藝術盛會,民眾可來場「跳島藝術之旅」。 本屆馬祖國際藝術島以閩東語「拍楸(pha-jiu)」為主題,象徵島民同心協力、共築願景的精神。策展聚焦「島嶼的馬祖」、「前線馬祖」、「海洋的馬祖」三大主軸,透過藝術視角詮釋馬祖的當代故事。 今年共有來自臺灣、日本、韓國、香港、馬來西亞、澳洲、美國、西班牙及加拿大等地的55組藝術團隊參與。藝術家甘銘源以竹編裝置《拍楸-簍光・竹影》揭開序幕;劉致宏與團隊於橋仔五間排創作《漁汐》、《魚漬》,馬來西亞藝術家朱威龍則以風動裝置《漁夢》再現漁村記憶。 此外,多位馬祖在地藝術家共同參與,攝影家陳敬寶策劃《神人之際,縹幻之島》,以影像展現北竿的雙重氣質;雕塑家陳益輝以《築巢》重構南竿海岸風景;科技藝術家黃心健與林強合作《彼岸之聲》,設置於新臺馬輪,開啟沉浸式聽覺旅程。 藝術島的展區遍布四鄉五島,包括有「軍魂發電廠」之稱的北竿發電廠、各軍事據點、中正堂、舊體育場皆轉化為藝術展場。日本藝術家柳幸典作品《哥吉拉計畫2025》在南竿舊體育場展出,呈現前線記憶與時代對話。加拿大臺裔李佩珊等人,亦帶來結合權力、自然與夢境的跨國創作,展現馬祖藝術島連結歷史、文化與未來的深厚底蘊。【最新動態】 114年10月26日 -
顧部長:提升國防韌性 用堅實力量守護國家安全(軍聞社記者尤昱翔臺北23日電)國防部長顧立雄今日上午於立法院受訪,就外界關注的兵役體檢、美臺國防工業會議、法條修正審議、非洲豬瘟協處等議題說明,強調國軍將持續精進體檢制度、強化臺美之間的國防合作、完備法條修正,以提升國防韌性,用堅實力量守護國家安全。 媒體詢問有不肖醫師配合閃兵集團事件,此波涉案藝人有在三總複驗,三總是否啟動調查乙情,顧部長表示,目前沒有接到任何檢調通知,而體位判定修調部分,維持常備兵體位標準,僅研討替代役體位修正,這部分軍醫局跟內政部還需進一步協商。 有關美臺國防工業會議美方官員將公布「全球指引」邀我國參加情形,顧部長表示,不論合作生產、技術授權等,均歡迎美國願意強化臺灣的防衛力量,以促進區域和平,而有涉及到相關合作生產跟技術移轉部分,等指引正式公布後,會再與廠商進行相關的討論。 談及後續擬修正陸海空軍刑法第24條針對消極行為的部分,及日前修正的軍審法送審情形,顧部長指出,陸海空軍刑法第24條有關投敵、降敵的預備犯跟陰謀犯,是對敵宣誓效忠的處置法條,並非針對消極行為,而這部分的增列,是有助於強化官兵為國效忠的職責,而軍事審判法已於七月底送行政院審議當中。 此外媒體詢問近期爆發非洲豬瘟,國軍是否前往協助,顧部長表示,國軍隨時待命,目前沒有收到相關單位提需;另外,國軍伙食肉類的部分,尤其豬肉均通過檢驗,在冷凍豬肉部分亦有30日以上的供應量,在伙食供應上無虞。【最新動態】 114年10月23日 -
三總與馬偕攜手合作 共建韌性醫療體系(軍聞社記者劉哲宇臺北22日電)三軍總醫院與馬偕紀念醫院今日舉行合作意向書簽署儀式,雙方就戰傷處理、災難應變、智慧醫療、預防醫學等多領域展開合作,透過醫療資源整合與技術交流,強化軍民醫療協作與應變能量。 簽署儀式由國防部軍醫局局長蔡建松中將見證,三總院長陳元皓少將與馬偕總院長張文瀚共同簽署,象徵軍民醫療攜手共建韌性醫療體系的重要里程碑。 陳元皓院長表示,三總長年致力於軍陣醫學與災難應處機制,具備豐富戰傷急救與前線醫療經驗。此次合作除推動雙方在外科模擬訓練、AI心電圖分析、神經外科脊椎微創等領域深化交流外,亦強化在國際醫療援助、重大事件應變、預防醫學等層面的互動協力,展現國家醫療體系的快速動員與整合,進而提升在全球醫療援助上的協同能力。 陳元皓院長指出,在韌性國家醫療整備方面,三軍總醫院持續努力,已完成前進外科小組籌備與訓練,同時建設國軍外科模擬醫學訓練中心,提升自主訓練量能;另也積極推動健康臺灣深耕計畫,以智慧醫療為推手,加速醫療轉型並朝向永續發展目標邁進。近期,國軍醫療體系也前進花蓮光復地區開設醫療救護站,為當地民眾提供即時醫療支援,並協助災後重建,全面提升災區的醫療照護能量。 陳院長進一步表示,三總近年積極推動智慧醫療與數位轉型,曾獲哈佛商業評論「數位轉型鼎革獎」首獎肯定,並名列《美國新聞週刊》「2026全球最佳智慧醫院」前350名,未來將與馬偕醫院持續擴大師資交流與技術合作,推進軍民醫療融合,為國家健康福祉與防災醫療韌性建構堅實基礎。【最新動態】 114年10月22日 -
2025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系列一中科院在16日登場的「2025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展示「防高溫火焰耐燃工作服」,可在攝氏2000至3000度瞬間高溫衝擊下,保障穿著人員皮膚表面溫度5秒內不超過攝氏50度。中科院指出,此款防護服採用獨特的複合式材料夾層結構,經實驗證實,能在意外發生時有效降低燒燙傷風險,為作業人員爭取寶貴的應變求生時間。此項關鍵技術不僅已向臺灣、美國及歐盟申請專利,未來更可廣泛應用於消防救災、鋼鐵冶金及石化產業等高溫作業環境,相關技術轉移所得亦將全數投入公益,善盡社會責任。(軍聞社陳彥樺)【圖文專訪】 114年10月16日 -
國防大學戰略研究社群國際研討會 國內外學者深入對談(軍聞社記者王茗生桃園16日電)國防大學國際與國防事務學院今日於率真校區舉辦「2025全國戰略研究社群國際學術研討會」,由教育長李少將主持,邀請中央研究院、國立臺灣大學、國立政治大學及越南、印尼、馬來西亞等國際學者與會,以「川普2.0時期的國際局勢與挑戰」為主題,針對發展中國家在全球經濟變局與戰略格局下的因應策略進行深入探討,透過專業交流與深入分析,促進國際間意見交流與對話。 本次研討會共分三個場次,分別為「川普2.0時期的挑戰」、「川普2.0時期的開發中國家經濟安全」及「川普2.0時期臺、美、菲及臺、日、韓戰略三角關係」,共計九篇論文發表,內容涵蓋美國對拉丁美洲的戰略發展、美國印太戰略之展望、開發中國家的貿易安全、以及臺灣在印太區域的戰略角色等,展現學術界對當前全球安全與經濟議題的重視。 教育長李少將致詞時指出,研討會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國際交流與軍民融合的學術平臺,藉由對全球局勢與區域安全重大議題的討論,增進國人對國際情勢安全問題的理解,並強化國防大學作為國防智庫的專業量能。 李教育長表示,自川普政府提出「美國優先」政策並於2018年發動美中貿易戰以來,美國對外經貿與外交策略歷經重大變化,拜登政府延續美中競爭態勢後,如今川普2.0政府再度實施關稅與貿易壁壘措施,使全球政經秩序顯著動盪,尤其對於開發中國家,須重新思考政策調整、供應鏈布局與區域合作,以確保經濟穩定與戰略安全。 李教育長強調,臺灣位處第一島鏈關鍵位置,對印太區域安全具有重要戰略價值,同時在全球半導體與製造供應鏈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期望藉此次學術交流機會,與理念相近國家攜手合作與對話,從中汲取研究經驗,拓展戰略思維與國際視野,共同維護區域和平穩定與民主價值。【最新動態】 114年10月16日 -
三總AI智動化血液透析系統 開創新「腎」世(軍聞社記者吳柏融臺北15日電)隨著AI智慧醫療來臨,三軍總醫院今日由腎臟內科宋志建主任、腎功能室許舜能主任發表「AI智動化血液透析系統」記者會,這項融合人工智慧、雲端醫療與跨平臺決策支援的創新平臺,為病人照護開啟全新紀元。 會中,許醫師首先分享一名 67 歲女性血液透析病患,因腎臟外傷導致慢性腎衰竭,20年的長期透析,併發嚴重副甲狀腺功能亢進,前年接受副甲狀腺切除手術,術後出現「持續性餓骨症候群」,造成全身骨頭劇烈疼痛、日常生活受限。 許醫師進一步說明,三總團隊運用數位醫療中心AI-CXR骨密度預測系統分析胸部X光,發現病患骨密度僅 T-score-3.4,屬於嚴重骨質疏鬆,進一步骨骼核子醫學影像掃描顯示肋骨多處「肉眼看不見的微小骨折」與髖部恥骨骨折。 許醫師強調,透析患者一旦發生髖骨骨折,十年死亡率幾乎高達100%,這是醫療團隊必須極力預防的警訊;他說,透過「AI智動化血液透析系統」、AI輔助診斷與個人化治療規劃,團隊選用最新雙重作用骨鬆藥物,每月注射一次,結合含磷鈣片與維生素D補充,三個月後病人骨密度由-4.2提升至-2.5,骨痛完全消失,生活品質大幅改善。 許主任表示,AI智動化血液透析系統不僅提升照護效率,也具備智慧化透析醫療管理、跨平台資訊整合、創新式病人照護與品質監測模式、醫護專用APP、病人端居家照護 APP及雙語透析摘要(FHIR-ready)等6大特色,能即時掌握病人透析狀態,讓透析資訊無縫串聯及藥物檢查與整合,同時通過FHIR驗證,支援美國與國際HL7資料交換標準,象徵臺灣智慧醫療正式與世界接軌。 許主任指出,三總AI智動化血液透析系統是臺灣首度將「AI數位決策」與「透析照護」整合於臨床應用中,不僅提升醫療品質,更兼顧醫療韌性與ESG永續經營,這項創新計畫由三軍總醫院與經濟部工業局、國防部軍醫局共同推動,未來腎臟科將持續推動國際合作,發展智慧醫療輸出,展現臺灣在腎臟醫學與AI醫療創新的影響力。【最新動態】 114年10月15日 -
顧部長立院會前受訪 強調推動新式裝備強化防衛韌性(軍聞社記者陳傳奇臺北14日電)立法院院會今日進行施政報告,國防部長顧立雄會前接受媒體聯訪,就潛艦國造、軍事交流及建軍方向等議題說明,強調國軍將依聯合作戰計畫,持續推動新式裝備籌購與戰力提升,厚實防衛韌性。 針對外媒報導質疑我國部分裝備老舊,顧部長指出,國軍已依建軍四大面向推動整備,包括不對稱戰力建構、防衛韌性、後備戰力強化及灰色地帶應處能量,未來隨新式裝備陸續交運,將逐步汰換舊裝備,整體提升聯合作戰能力。 媒體詢問臺美軍事交流及「環太平洋軍演」(RIMPAC)參與情形,顧部長表示,臺美雙方的軍事合作均依相關管制作業程序密切進行,至於美國國會通過的相關建議,仍待美方政府正式公布後再行說明;目前將靜待美方最後決定。 有關潛艦國造專案進度,顧部長說明,國防部已於立法院完成秘密報告,並充分說明各項技術問題。雖然11月交艦具挑戰性,但在電力自動充電及整合平臺管理系統等部分,技術均可克服,後續將以安全與品質為首要原則,進行潛航實測。 另針對外界關注瓶裝水採購議題,顧部長指出,目前僅為預算編列階段,後續在執行採購時,將依國內產能與市場價格進行公開招標,確保程序合於規範。【最新動態】 114年10月14日 -
顧部長:強化能源儲備 提升國防韌性確保戰力(軍聞社記者呂尚俞臺北9日電)立法院第11屆第4期財政、內政、外交及國防、經濟、教育及文化、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今日召開第1次聯席會議,審查「中央政府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預算案(114年至116年度)」。國防部長顧立雄出席說明,並懇請立委支持,讓國軍後勤與戰備韌性持續強化。 顧部長指出,因應敵情威脅日趨嚴峻,為強化國防韌性,國防部規劃向中油採購逾32億元油料,並採分散屯儲方式,以確保戰時能源供應穩定。同時,為提升戰備飲用水保存效期,將原本1年期飲用水改為5至7年長效產品,避免頻繁汰換,並確保戰時供水不中斷。 顧部長強調,戰備飲用水平時雖不啟用,但戰時若民生供水設施受損,長效期飲用水能維持部隊作戰持續力。國防部除參考美國經驗外,也研究挪威等國案例,並評估國內產能,確保供應鏈完備。 針對國際媒體關切臺灣在遭封鎖情境下,天然氣存量的問題,顧部長於會前受訪指出,國軍將持續強化戰備儲能,包含油料、彈藥及液化天然氣等均已擬定完善規劃,相關細節不便對外說明;隨著新式武器陸續到位,國防部也同步強化彈藥庫及油料儲備設施,確保整體作戰持續能量與國防韌性。【最新動態】 114年10月09日 -
國防部公布最新《國防報告書》 闡述國防政策與戰備施政成效(軍聞社記者陳彥樺臺北9日電)國防部今日召開記者會,公布民國114年版《國防報告書》,由戰略規劃司國防政策處處長許云甄進行簡報,以「敏捷韌性國軍、堅定捍衛國家」為核心主軸,向國人完整闡述當前國家安全情勢、國防政策及戰備整備施政成效,並向國際社會傳達我國捍衛國家主權、維護區域和平穩定的堅定決心。 許處長表示,本次報告書的編纂,依據《國防法》第30條規定,是自民國81年以來第18次公布。全書共7萬8千餘字,透過66張照片及54幅資訊圖表,力求以最詳實的內容、具體數據及事項,向國人與國際社會展現國防事務的透明度,爭取全民對國防的支持與瞭解。 民國114年版國防報告書的封面設計以國軍新式武器為視覺核心,充分傳達全書主軸「敏捷韌性國軍,堅定捍衛國家」的決心與信念。內容區分「戰略環境」、「堅實國防」、「和平基石」與「國防管理」等4篇8章34節,涵蓋軍政、軍令及軍備三大範疇。報告書強調,國軍依循總統「和平四大支柱」的國家安全理念,建構敏捷應變的戰力,並落實全社會的防衛韌性。 報告書在「戰略環境」篇中,闡述了當前美中戰略競爭的國際局勢,以及中共日益擴張的軍力對印太地區構成的軍事威脅與挑戰。在「堅實國防」篇中,則說明國軍依據「防衛固守,重層嚇阻」的軍事戰略,以「多域拒止、韌性防衛」為作戰整備方向,強調不對稱戰法及去中心化運作,以建構可恃的防衛戰力。 此外,「和平基石」篇章闡述我國將持續與美國及其他友盟國家進行國防安全合作,建立民主夥伴關係,共同應對潛在威脅,成為區域可信賴的安全合作夥伴。最後,「國防管理」篇則說明國軍在推動國防自主、革新部隊管理、深化全民國防及完善官兵照顧等方面的施政作為與成效。 國防部強調,國軍官兵全天候戰備執勤,是國家安全的堅實後盾,亦是社會安定的重要支柱。透過公布國防報告書,期望能凝聚全民防衛意志,強化國人對國防的信心,共同為捍衛家園而努力。【最新動態】 114年10月09日 -
顧部長立院備詢 說明軍購進度及資安人力培育作法(軍聞社記者王茗生臺北8日電)國防部長顧立雄今日前往立法院,針對「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預算案」列席備詢,就軍購進度及資安人力培育等議題,說明國防政策方向與執行現況。 針對立委關切對美軍購付款進度與交貨情形,顧部長表示,國防部所有軍購案均依據美方帳單所列付款時程執行,並未提前付款,若未到應付時間,絕不會先行匯款。即使款項匯入美國聯邦儲備銀行(FRB)帳戶,也仍屬國防部控管,並會產生孳息。 顧部長進一步指出,目前主要尚待交付項目包括F-16戰機、AGM-154C精準炸彈及Mk-48魚雷等,均依合約時程持續推動。國防部戰規司長黃文啓補充,至今整體軍購總額約300餘億美元,實際支付108億美元,其中多數項目已交付,並無提前付款或閒置資金情形。 針對資安專業人力招募與培育議題,顧部長表示,國防部已建立完整的資安人才訓練規劃,區分基礎、專業及高階三階段課程,並參考各國制度,逐步強化資安防護能量。 顧部長表示,為提升留才誘因,國防部已於114年6月調整「網路戰勤務加給」標準,區分專精與精英等級,最高「專家級」每月可達6萬元,並提高專家級人員比例至前10%,以鼓勵官兵精進資安專業與證照能力。 顧部長強調,資安人才招募確實為各界共同面臨的挑戰,國防部將在可用資源範圍內,持續優化培訓制度、完善待遇與升遷誘因,並推動軍民協力,確保國防資安韌性及作戰通信穩定。 在戰備物資儲備方面,顧部長說明,面對敵情威脅日趨嚴峻,國防部規劃運用特別預算強化油料及物資儲備韌性,預計向中油公司採購約32億元戰備油料,採分散儲存方式,確保供應穩定;另針對長效期飲用水,則參考日本經驗,將保存期限提高至5年,以減少耗損與更換成本。 顧部長強調,為提升後勤保障及裝備維修能力,將以特別預算加強零附件籌補及彈藥庫整建,快速補足戰備存量,以強化防衛韌性,確保國軍在任何情況下均能穩定遂行任務,守護國家安全。【最新動態】 114年10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