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查詢 "成果" ,結果共:100筆
-
阿帕契特戰營熱血開跑 感受搭乘直升機離地懸停(軍聞社記者吳柏融桃園30日電)國防部114年全民國防教育「阿帕契特戰戰鬥營」今日持續於陸軍航空第601旅辦理,藉由各項動(靜)態操演及互動體驗,讓青年學子近距離認識國防,瞭解官兵平日勤訓精練的成果。 阿帕契特戰戰鬥營課程內容豐富,包括AH-64E阿帕契直升機性能展示、修護介紹、陸航武器解說等,學生們也在專人詳細解說中,獲得豐富的國防知識。 此外,讓學生們最為期待的就是CH-47SD運輸直升機的搭乘體驗,學員興奮登機,同時近距離觀察飛行員、機工長作業實況,對他們來說是相當難得的經驗,更讓學員實際感受陸航直升機的裝備性能。 活動也安排特戰官兵說明野戰突擊車,透過理論與實務結合的設計,激發學員對國防的興趣與熱忱,進而瞭解全民國防的重要性。【最新動態】 114年07月30日
-
蘭指部混砲營實彈射擊訓練 強化戰術應變能力(軍聞社記者劉哲宇臺北30日電)陸軍蘭陽地區指揮部混合砲兵營日前於基地營教練場,實施105公厘榴彈砲夜間實彈射擊,完成戰術機動、陣地佔領及火力發射程序,展現部隊夜間作戰能力與火力支援效能。 訓練採實戰化想定進行,官兵須克服夜間觀瞄受限、射擊諸元修正等挑戰,並透過完整戰術程序演練,提升官兵操作熟練度與任務遂行能力,為後續戰力鑑測預作準備。 射擊前,部隊依序完成場地偵察、射指所開設及火砲放列作業。射擊過程中,砲班官兵依口令完成各項射擊流程,砲聲劃破夜空,展現部隊訓練成果與戰備能力。【最新動態】 114年07月30日
-
柏副部長主持國軍楷模評審 讓民眾看見官兵的奉獻與價值(軍聞社記者呂尚俞臺北28日電)國防部副部長柏鴻輝今日上午主持「民國114年國軍楷模暨模範團體」選拔評審會,柏副部長強調,只有讓真正付出的官兵被看見,才是表揚制度的真正意義,模範表揚不只是頒獎,而是讓全國民眾看見國軍的奉獻與價值。 評審會上午在國防部博愛營區舉行,邀集各軍種及聯參幹部擔任評審,針對各單位提報人員與團體進行審查,會議中評選出個人獎「國軍楷模」與團體獎「國軍模範團體」,當選個人、團體將於9月「慶祝民國114年軍人節暨全民國防教育日表揚活動」中公開表揚。 「我們不怕多一個名額,怕的是努力的人被忽略。」柏副部長致詞時表示,國軍官兵長期堅守崗位、戮力備戰,是國家安全與社會安定的重要力量,無論是否獲選,每位官兵都值得肯定與表揚。 柏副部長指出,楷模的選拔應深入挖掘真正代表國軍精神、在任務中具備關鍵貢獻的個人與單位,他特別提到,新興兵力如M1A2T戰車與海馬士火箭系統的部隊,是多年努力建軍成果的展現,不僅具備代表性,也有高度文宣價值。 除了戰備訓練的付出與表現之外,針對國軍支援天災與防疫任務,柏副部長認為,在登革熱防疫期間,化學兵群冒高溫執行消毒任務,展現軍民一體精神,值得更多理解與鼓勵;另外,面對灰色地帶衝突的「高戰備」狀態,無論是戰機、軍艦的操作人員,或地面防空、戰情輪值等幕後崗位,都可以思考納入評選考量,以表彰官兵們認真負責的辛勞付出。【最新動態】 114年07月28日
-
顧部長:後備動員將推原兵歸原位 迅速恢復戰力(軍聞社記者陳彥樺臺北28日電)國防部長顧立雄今日於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進行「漢光41號演習實施成果、檢討與後續策進作為」專案報告前,接受媒體聯訪,針對外界關切漢光演習、後備動員及國際情勢等議題進行回應。 針對漢光41號演習中後備軍人動員規劃,顧部長表示,本次漢光演習後備動員重點在驗證戰力恢復速度,未來將盡可能以「原兵歸原位、原單位」的方式進行,以有效縮短戰力恢復時間。不論是編實動員或擴編動員,若官兵能回歸原服役單位,將可快速恢復戰力。 媒體亦提問英國國防大臣近日發表的言論,表示英國已做好太平洋作戰準備一事,顧部長表示,英國國防大臣的言論反映出國際社會對區域和平穩定的關切,及對中國威權主義擴張的憂心,凸顯臺灣更應努力提升戰備能力及自我防衛能力,並加強與理念相近國家的合作,共同形成有效嚇阻力量,防範中國可能的冒進。 此外,對於漢光演習期間發生的8起事故,顧部長表示,國防部會持續精進安全駕駛訓練,並加強官兵對相關地形及路線的熟悉與掌握,盡可能降低事故風險。同時他也指出,在實戰化演練情境下,意外難以完全避免,國軍將透過這些意外事故,更深入精進、策進訓練成效,以確保演習及國軍訓練更貼近實戰需求,強化整體戰備實力。【最新動態】 114年07月28日
-
顧部長赴立院專報漢光成果 持續精進戰備能力(軍聞社記者陳彥樺臺北28日電)國防部長顧立雄今日赴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就「漢光41號演習實施成果、檢討與後續策進作為」進行專案報告。 顧部長表示,面對區域安全情勢變化、中共軍力持續擴張及軍事威脅,國軍秉持務實態度,自文化、訓練、裝備、組織與科技等面向,全方位推動建軍備戰工作。 專案報告內容則由作計室次長連志威中將進行詳細說明。連次長表示,漢光41號演習在7月9日至18日,連續10天9夜,採實兵、實地、實時、實裝、實況的實戰化演練模式,針對共軍各項可能犯臺行動,完成412項重要聯戰課目演練,展現國軍高度戰備成效。 連次長指出,演習期間,國軍針對灰色地帶襲擾、快速備戰部署、戰略溝通、後備動員及縱深防禦等重點項目進行全面驗證。在應對灰帶襲擾方面,國軍有效啟動戰備部署機制,透過戰略溝通及資訊防護,有效對抗共軍心理戰與資訊戰攻勢。 在備戰部署方面,國軍首度調整運用常備部隊遂行備戰任務,包含防禦性布雷、阻絕資材運用及戰力防護等,未來將持續整合民間運輸能量與跨部會協調,提升整體防衛效能。 在戰略溝通方面,國軍成功透過各種宣傳管道與媒體協作,將建軍備戰成果有效傳遞予全民與國際社會,創下媒體報導數量與觸及率的歷史新高。 在後備部隊戰力提升方面,本次教育召集訓練整體報到率達99.3%,後續將採特殊專長指名申請、原兵歸原位原則,加強後備動員戰力。 連次長進一步表示,在縱深防禦部署方面,本次演習從敵海上航渡起,到登陸、反空降作戰至縱深防禦,國軍皆成功建立複合式擊殺鏈,實際運用新式裝備與戰術作法,有效驗證國軍整體防衛能力。 連次長強調,針對演習中暴露出的不足,國防部將秉持誠實軍風,深入檢討並提出具體解決方案,持續精進訓練作法與戰備措施,務必達成並維持高戰備目標,確保國家安全。【最新動態】 114年07月28日
-
國醫與三總攜手展出多項專利 展現國軍醫療創新量能(軍聞社記者王茗生臺北25日電)2025亞洲生技大展昨(24)日於臺北南港展覽館盛大登場,國防醫學院與三軍總醫院共同展出8項專利技術,研發人員現場說明研究成果,展現軍醫生技研發能量,有效提升國際能見度。 由國防醫學院所發表的「模擬訓練系統」,運用虛擬實境(VR)與3D靜脈顯像技術,模擬各種臨床情境,協助學生與護理人員熟悉靜脈注射流程,提升操作準確率與學習效果;並整合「心情日記平臺」,結合AI分析技術,讓教師得以掌握學生課後情緒與學習狀況,展現智慧醫學教育成果。 三總也展示包含「尿管連接泵裝置」、「尿袋轉接裝置」、「尿液辨色裝置」等多項專利成果,有效提升臨床照護效率與安全性。其中,「尿管連接泵裝置」可連結尿管與尿袋,中間設計分支,開端頭為矽膠材質,可由該處進行膀胱化療灌藥、收取尿液培養檢體及膀胱沖洗,無須再反覆移除接回,且轉接器導管中設計單向瓣膜,可防止尿液逆流於膀胱,減少染污機率,還可降低化療藥物外滲風險,未來將嘉惠更多病患。 此外,國醫與三總也聯合展出「多元化微生物及免疫學實驗輔助教學系統」、「耳蝸植入導管及其細胞遞送裝置」、「針對IgA腎病變之非侵入性檢測診斷試劑組及方法」、以及「大腦多巴胺神經滋養因子用於改善肺炎之用途」等專利技術,充分展現軍醫在智慧醫療、精準檢測與臨床應用方面的多元創新成果。【最新動態】 114年07月25日
-
586旅聯勇操演 展現堅實訓練成果(軍聞社記者林庭暉屏東24日電)陸軍裝甲586旅今日於恆春三軍聯訓基地進行「三軍聯合作戰訓練測考114之1、2號操演」日間防禦實彈測考,檢視部隊面臨敵軍襲擾、攻擊的緊急應變能力,同時強化各級幹部指揮管制與應處。 測考區分「警戒部隊戰鬥」、「抵抗地帶戰鬥」等兩階段。上午,586旅機步二營在接獲狀況後,立即出動戰術近程無人機進行空中偵蒐,並且將敵情即時回傳至指揮所。隨後,監偵排亦發現敵方部隊迫近陣地前緣,並立即開火攻擊,工兵排則實施爆破,掩護警戒部隊向後撤離。 隨後,在「抵抗地帶戰鬥」階段中,敵方部隊持續向防禦陣地推進,586旅CM32、CM33、CM34及M60A3戰車運用地形優勢,持續對敵射擊,遲滯敵方推進速度。操演全程,砲兵部隊以155榴彈砲及42迫砲提供火力支援,陸航AH-1W攻擊直升機也以20機砲及2.75吋海神火箭彈壓制、阻滯敵方主力部隊進襲。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三軍聯合作戰訓練測考114之1、2號操演,為首次進行防禦作戰課目操演,受測部隊依照背景想定接戰,運用地形優勢與戰甲車機動靈活特性,互相掩護、逐次收容至後方陣地,並以火力持續削弱敵軍戰力,展現逐次抵抗戰術運用能力,落實縱深防禦作戰構想。此外,聯訓基地教官也穿插設計各式臨機狀況,適時下達突發任務,考驗受測部隊官兵面對突發情境時的臨場反應與即時應變能力,強化部隊實戰能力與去中心化指揮管制機制。 此外,本次測考期間,國防部副參謀總長陳中將亦全程視導,並於操演結束後慰勉參演官兵,感謝所有官兵同仁在測考期間所付出的努力,並且在高溫悶熱的天候下仍全力以赴,展現高昂士氣。【最新動態】 114年07月24日
-
國科營活動圓滿落幕 培養科技應用能力(軍聞社記者侯凱議桃園24日電)由國防大學理工學院主辦的「國防科技實作研習營」,今日邁入最後一天課程,學員透過「DIY動手製作船體模型與競賽」實作活動,在動手操作與團隊協作中深入瞭解船艦設計與「國艦國造」政策,強化全民國防教育成效。 本日課程由動力及系統工程學系主任林上校,介紹造船原理與國造艦船演進與現況。實作過程學員以三人為一組,進行船模設計與製作,從船體外型、電力系統到推進裝置,全程自主討論與規劃,並運用現場提供之材料與工具,親手製作完成專屬船模。 林主任指出,此次活動藉由團隊合作與動態競賽方式,讓學生瞭解船舶設計的基本概念與運作原理,進一步認識我國推動「國艦國造」政策的內涵與重要性;透過實際於環流水槽進行測試與比賽,不僅驗證設計成果,更激發同儕間合作默契與工程創意思維。 理工學院表示,營隊融合理論與實作,除強化學生科技應用能力外,更期盼藉由親身參與,厚植青年學子對國防科技的認同感與使命感,達成深耕全民國防教育之目標。【最新動態】 114年07月24日
-
立委考察軍備局205廠 瞭解新式武器發展與作戰應用(軍聞社記者陳傳奇高雄24日電)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王定宇委員一行,今日前往高雄地區,考察軍備局第205廠裝備展示暨性能體驗,聽取簡報瞭解單位運行與研製現況,並體驗新式裝備射擊性能,肯定國軍自主研發成果,展現國防科技持續進步的實力。 王委員上午在陸軍常務次長楊中將、205廠廠長陳少將等人陪同下,首先聽取單位任務簡介與近期研製重點,針對國造裝備的發展趨勢、技術應用與測試驗證流程表達高度關注,並對研發人員長期投入裝備革新的努力,予以肯定。 簡報後,王委員一行實地前往展示場域,近距離觀摩並親身體驗多項新式裝備的操作與射擊性能,對其準確性與操作穩定度留下深刻印象,並表示將持續支持軍工發展,協助國軍努力發展國防自主能量。【最新動態】 114年07月24日
-
第三作戰區堅守防線 鞏固中樞要域安全(軍聞社記者王進福臺北18日電)為期十天九夜的漢光41號演習實兵演練今天進入最後一天,第三作戰區部隊在新北地區進行縱深防禦作戰逐次抵抗演練,作戰部隊經過連日的作戰後,轉進至最後抵抗陣地對進犯之敵進行戰鬥,確保我中樞要域安全。 依照作戰演況,登陸敵軍持續推進,第三作戰區作戰部隊持續頑強抵抗,上午接獲命令後,在上級、預備隊火力掩護下,運用雲豹八輪甲車等建制兵、火力,以交互掩護方式轉進至最後抵抗陣地,並持續以火力與阻絕設施阻殲、遲滯敵軍,固守最後防線,防止敵軍持續向前推進,危害中樞要域安全。 第三作戰區表示,守護家園與保障國人生命、財產安全是作為軍人的使命,第三作戰區官兵在本次漢光41號實兵演習無劇本、不間斷的連續推演後,累積豐厚的經驗與成果,可有效提升官兵快速應變能力,確保國家安全。【最新動態】 114年0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