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查詢 "海軍" ,結果共:83筆
-
顧部長除夕慰勉戰備留守官兵 感謝守護國家安全(軍聞社記者陳軍均臺北28日電)今日是農曆除夕,國防部長顧立雄上午視導北部駐軍,代表三軍統帥賴清德總統,犒慰官兵春節戰備留守辛勞,表達感謝與慰勉,期許大家保持高度警覺,以輪值戰備、善盡保國衛民之責為榮,全力守護國防安全。 顧部長上午先後前往北部地區,慰勉海軍陸戰隊、憲兵及空軍部隊,聽隊任務簡報,瞭解春節期間戰備實況;同時代表總統向官兵們賀春節,感謝大家堅守崗位,守護國人,讓全民得以安心過年。 「謝謝你們為了國家安全,犧牲與家人相聚的時間,也因為有你們,國家才有和平與安全的現況。」顧部長聽取空軍戰術管制中心執勤狀況後,並透過通信設備,與任務機及戰管中心全體官兵通聯,傳達他對官兵戰備的關心,並祝福大家年節愉快、平安,後續放假時也能與家人歡欣團聚。【最新動態】 114年01月28日
-
【影】楊佳霖研創農漁牧產品 褪下軍服持續守護健康(軍聞社記者呂尚俞高雄28日電)前海軍飛彈快艇作戰中隊輪機長楊佳霖,服務軍旅15年後,成功開創事業第二春。因受惠於輔導會就學補助和貸款利息補貼,為回饋社會,他熱心擔任輔導會職涯探索營講師,分享經驗和心得,希望有意創業的屆退官兵和袍澤,均能充分運用政府資源,一展所長。 楊佳霖於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輪機工程科畢業,入伍服義務役後,轉服領導士官;之後參加甄選考上海軍官校第一期專業軍官班,以總成績第一名結業。從士兵到軍官,再加上大專暑期集訓,接受了3次入伍洗禮。 楊佳霖先後歷練不同職務,且均獲長官肯定,特別是從輪機官轉任工程官時,由於專業領域不同,剛開始不適應,後來在長官、同袍的鼓勵,以及其積極任事、用心學習的態度,終能熟稔各項法規,掌握關鍵要領,而軍旅的磨練,成就創業打拚的養分。 卸下戎裝是楊佳霖人生的重大轉折,他毅然決然轉身投入餐飲業,砸下畢生積蓄,更設置中央廚房。身為創業「小白」,他放下身段向業界請益,學習寫投資計畫,再找政府和輔導會的資源,一步步朝夢想目標前進。 當事業觸角延伸到農業、冷鏈倉儲後,楊佳霖再重返校園進修,取得臺灣大學農業經濟系碩士,充實專業知識,並建立人脈,如今已是民間企業貿易公司負責人和農守任農業生技公司營運長,自創品牌,推廣美味且經濟、便利的健康食品。 楊佳霖認為,在部隊所受到的基礎訓練,如制定計畫的邏輯、遵守工作紀律、人際關係處理、事務協調能力等,都是創業的重要元素。他坦言,創業難免會遇挫折,但只要樂觀面對,不自我設限,挫折也是短暫的,經過考驗才會更強大,同時鼓勵現役官兵及退伍袍澤,培養多元技能,機會永遠是留給準備好的人。【最新動態】 114年01月28日
-
深海探索的引領者 徐慶宇教授與水壓實驗室的設計願景(軍聞社記者陳彥樺專訪)走進海軍官校水壓實驗室,迎面而來的是徐慶宇教授熱忱的笑容。他是水壓實驗室的核心人物,作為船舶機械學系的資深教授,徐教授以其豐富的學術背景與實務經驗,帶領團隊打造出全國最先進的水壓測試系統,為國防科技的發展注入新動能。 徐教授談到,這項設備的發想始於十多年前。他指出,隨著未來海軍作戰環境逐漸轉向深海,水下裝備的耐壓性能測試成為關鍵。「我們希望透過這套系統模擬深海環境,進行結構材料的耐壓測試,不僅能驗證裝備性能,更能降低實地測試的高風險與高成本。」他表示,這套系統具備2000公尺水深的模擬能力,結合即時攝影與觀測設備,大幅提升測試過程的精確性與可視性。 除了支援海軍裝備的耐壓測試,水壓實驗室亦積極投入產學合作。徐教授提到,他帶領的團隊曾與台灣大學、大氣海洋局等單位合作進行水下滑翔機的耐壓測試,也與中科院進行微型爆破實驗,藉由跨單位、多領域的協力模式,水壓實驗室成為國內外學術機構與產業界的橋梁,推動深海技術的進步。 展望未來,徐教授對水壓實驗室充滿期待。他表示,除了深化教學與科研結合,實驗室也將持續拓展技術能力,為國防需求提供更多支援。他希望學生透過實驗學習,了解深海環境的挑戰,並在操作過程中養成嚴謹的態度,為未來成為海軍骨幹軍官打下堅實基礎。 徐教授提到,學生最喜歡的體驗之一是將一個普通的飲料杯放入模擬深海環境中,隨著壓力逐漸增大,杯子從普通尺寸壓縮至迷你大小。「這樣的實驗,不僅讓學生直觀了解水壓的威力,也點燃了他們對科學探索的熱情。」 「培養第一等的人才,建設第一等的海軍,」水壓實驗室在徐教授的帶領下,不僅是國防科研的利器,更是學生培養專業與實務能力的殿堂。【圖文專訪】 114年01月27日
-
探索深海奧秘-水壓測試系統海軍官校水壓實驗室的核心設備「水壓測試系統」,是國內規模最大的耐壓測試平台。該系統能模擬深達2,000公尺水深的環境,進行高壓狀態下的結構耐壓測試。設備配備觀測窗、內部照明與即時攝影功能,可即時觀測測試物件在高壓環境中的反應,驗證結構穩定性與運作可靠性。這項尖端技術不僅支援海軍裝備的研發,更為產學合作及深海研究提供強力支撐。(軍聞社陳彥樺)【圖文專訪】 114年01月27日
-
【影】海軍官校水壓實驗室 強化學生實作與科研能力(軍聞社記者陳彥樺高雄27日電)為強化海軍官校學生的實作能力,並肆應未來戰場需求,海軍官校船舶機械系耗時三年完成「水壓實驗室」建置。該實驗室目前為全國最大型的水壓實驗設施,不僅可模擬高壓深海環境,還能進行多項艦船結構與運轉設備的耐壓測試,成為教育與科研兼備的重要場域。 海軍官校水壓實驗室的建置源於對未來海軍需求的前瞻規劃,實驗室專門針對水下耐壓結構,進行極端環境下的力學測試研究,包括靜態結構部件及運轉設備在內,均能模擬水下高壓環境進行測試。海軍官校船舶機械系教授徐慶瑜指出,水壓實驗室不僅為官校學生提供真實操作場域,印證艦船設計理論,更能支持海軍武器裝備研發,提升其在極端環境中的可靠性與效能。 自水壓實驗室建成後,海軍官校積極推動產學合作,與多所國內知名大學及研究機構共同完成多項耐壓測試專案,如MK6電雷管水下耐壓試驗計畫及FRP水下艦壓力艙之結構強度認證等,展現實驗室的卓越功能。這些合作成果有效推動艦船技術的進步,進一步滿足國軍的戰力需求。 海軍官校在建置水壓實驗室的過程中,結合「潛艦國造」計畫,以此場域為基礎,深化學員對潛艦技術的理解,並培養具備現代化戰爭素養的軍事指揮人才。徐教授表示,實驗室的核心目標是培養學生具備艦船結構耐壓測試、設計的專業能力,透過理論與實驗的結合,讓學生能夠應對未來高科技化戰場的嚴峻挑戰。 水壓實驗室的設立不僅為國軍教育體系注入嶄新能量,亦展現海軍官校在提升學生實作能力與科研成果方面的堅持與努力,成為現代海軍科技教育的重要典範。【最新動態】 114年01月27日
-
水下大隊協助入塢作業艦艇入塢作業,需要大家共同合作,才能讓任務順利完成,除了艦上、岸上的分工,水面下的作業,更是扮演關鍵角色。岳飛軍艦入塢後,在確認定位前,不會將船塢的水放掉,海軍水下作業大隊隊員此時會從船艏、船艉兩端下水,潛水確認船體坐墩的位置是否準確到位,確認無誤後,塢內作業才可以繼續進行。(軍聞社陳軍均)【圖文專訪】 114年01月26日
-
【影】岳飛軍艦落實保養工作 維護艦艇戰力(軍聞社記者陳軍均高雄26日電)為了使海上航行的壽命延長,海軍岳飛軍艦近期實施艦體大修工程,全艦官兵在艦長下達安全規定後,共同執行艦體維護作業,展現同舟共濟的合作精神,堅定維護艦艇戰力的決心。 軍艦的後勤維修保養可分為短週期的「定保」、臨機性的「航修」,以及約5至6年一次,俗稱大修的「入塢級廠級維修工程」等,各型艦週期不一,藉由這些定期的修保工作,才能維繫海軍艦艇戰力;此次岳飛軍艦即是執行大修工程,除了最基本的艦體外觀,更對主機、發電機及戰系裝備進行徹底檢整,確保其處於最佳運作狀態,通過例行保養與長期規劃,能有效延長艦艇壽命,提升執行任務的穩定性,為國防安全提供堅實後盾。 「因為近期任務頻繁,靠岸的時間減少,因此就必須更精準、更謹慎的去安排保養工作。」岳飛軍艦作戰長劉少校表示,艦艇區分「作戰、戰系、輪機跟補給」四個部門,部門主管就是負責管理任務進度,而身為這次大修的主要負責人,他就是規劃相關的工作期程,並提升工作的執行效率,在任務更頻繁的狀況下,也有辦法維持艦艇保養的水準。 在繁瑣的保養項目中,除鏽作業是較為費時且馬虎不得的工序。「鏽蝕」是軍艦長期服役過程中,會遇到的「無聲威脅」,海水的腐蝕能力極強,對艦體結構形成威脅,軍艦在長期執行海上任務後,艦體不可避免地會出現裂痕或鏽蝕跡象,官兵在靠港時間,充分利用空檔進行鏽蝕檢查和修復,確保艦艇能夠運行安全與穩定執行任務。 負責除鏽的章上兵表示,艦體除鏽作業會分區進行,敲擊目標區域後,確認鏽蝕是否影響周圍結構,並將受損部分徹底清理,再塗上多層「底漆」與「面漆」,過程中,為了避免重複作業,底漆主要採用紅色與黃色相間的方式區分,確保每一層漆均完整覆蓋,面漆則分為淺灰與深灰,呈現軍艦特有的外觀。【最新動態】 114年01月26日
-
一年期義務役官兵挑戰自我勇於任事 為國防安全善盡心力(軍聞社記者吳冠萱臺北24日電)國防部自去(113)年起恢復一年期義務役徵集,役男於服役期間,分別完成入伍、駐地、基地及聯合演訓等訓練,使其具備執行防衛作戰及民防任務戰鬥職能,成為強化國防韌性不可或缺的力量。 一年期義務役男入伍結訓分發以「守備部隊」為主,亦可按民間專長參加遴選,或依其志願方式,選擇主戰部隊服役,既能發揮人才長處,更增強國防能量。 國防部統計至113年底,一年期義務役約6,000名役男完成入伍訓練,並分發至各類型部隊。其中,選填主戰部隊的役男約1,800人,佔總分發部隊人數的30%;更有900餘人透過專長選擇,成功轉服志願士兵,大幅強化國軍人力結構,充實國防人力資源。 陸軍269旅砲兵營的林奕佑一兵表示,在完成入伍訓練後,自願分發至主戰部隊,經過漢光演習、重砲射擊與聯勇操演等重大任務洗禮,他認為一年役期才有機會完整經歷各個階段的訓練過程,並藉此熟稔武器裝備的操作,提升體能與團隊合作的能力,培養刻苦耐勞、不怕苦不怕難的精神。 依「強化全民國防兵力結構調整方案」,義務役男依其職務所需,學習新式武器裝備操作。去年開始,一年期義務役部分役男已於駐地訓練期間,運用簡易型、訓練用無人機,建立基礎操作技能;或依職務實需,教授人攜式刺針飛彈裝備諸元、性能、接戰程序及操作要領。未來將持續依編制職務軍事專長實施訓練,以滿足防衛作戰需要,並依部隊編制專長需求,經主官考核,擇優薦報儲備士官班隊,接受更多的挑戰與訓練。 海軍陸戰隊防空警衛群張佐丞下士指出,晉升為下士後,感受責任加重,並學習到團隊溝通與領導統御,從中訓練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養成自律與負責任的態度,在軍中可以分擔隊職幹部的任務,退伍後也能將部隊的經驗應用在未來工作上。 這群訓練精良的義務役官兵退伍後,將轉化為戰力強大的後備與民防戰力,並與現役官兵及後備、民防系統鏈結,共同組成強韌的全社會防衛體系。【最新動態】 114年01月24日
-
小小航天工程師研習營 點燃學童航空夢(軍聞社記者吳冠萱臺北23日電)為期三天的「小小航天工程師寒假研習營」日前正式登場,這項活動由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SR)計畫」及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普活動計畫」共同補助,透過航空科普的推廣,帶動社區科學風氣,學員們透過動手實作與創意競賽,親身感受航太科技的魅力,深化全民國防航空科技理念。 活動於21日至23日在高雄岡山盛大展開,由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與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共同主辦,空軍航空技術學院與高雄餐旅大學協力協辦,現已邁入第13年。透過專業知識與生動教學,帶領孩子們深入瞭解航空科學與實務操作,課程內容涵蓋空軍軍史分享、飛行原理解析、360度迴旋飛機操作、降落傘水火箭、模擬機駕駛訓練、大型RC無人機飛行表演以及無人機足球對抗賽,課程內容豐富生動。 計畫主持人徐子圭教授表示,岡山自日據時代便是航空重鎮,曾為海軍第61航空製造局所在地,如今仍保留許多獨具特色的文化與歷史,包括兩層樓建築的空軍眷村-醒村文化保留區,這裡更是知名電視劇「一把青」的拍攝場景。孩子們在研習營中,不僅深入瞭解航空科學,也透過參觀眷村文化,領略當地豐富的人文底蘊,對空軍的歷史有了更深層的認識。 徐教授指出,這項活動不僅促進了大專院校的社區服務功能,更希望以岡山為起點,逐步將高雄打造為航空科普教育的重鎮。透過整合在地資源與校際合作,讓中小學生在生活科學的學習中,發掘航太科技的奧妙與應用。未來,高雄將以「航空科普教育園區」為目標,讓更多孩子翱翔於知識的天空。【訊息平台】 114年01月23日
-
關懷慰問海軍一五一艦隊馮士官長日前因病逝世,臺南市軍人服務站劉可雲站長22日代表軍友保險代理人有限公司郭建忠董事長前往探視慰問,並致贈慰問金,表達對國軍官兵及眷屬的關懷。劉站長表示,家屬如遇任何疑難問題,部隊及軍友社軍人服務站均會提供必要的協助與慰問,落實國軍及軍友社照護官兵的職責。(文:軍聞社吳冠萱/圖:臺南市軍人服務站提供)【部隊頻道】 114年0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