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查詢 "外交及國防委員會" ,結果共:6筆
-
立委考察裝訓部 肯定換裝訓練成果(軍聞社記者李恬恬新竹10日電)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召集委員王定宇及委員陳俊宇,今日前往陸軍裝甲兵訓練指揮部,考察M1A2T戰車換裝訓練執行狀況,對官兵的專業表現與訓練效能,表達高度肯定。 王召委一行在國防部常務次長楊中將等人陪同下,首先聽取單位任務簡報,瞭解M1A2T戰車換裝訓練規劃、專長培育與模擬器運用成效,針對指管系統整合、訓練課目設計等工作推展,提出精進建言;考察團一行並前往模擬器訓練館及砲塔教室,實地瞭解M1A2T戰車模擬器訓練與教學實況。 王召委強調,國軍官兵長期堅守崗位,是國家安全最堅實的後盾,他會持續支持國防建設,協助國軍在戰備整備、換裝與人才培育上,持續邁向專業化與現代化目標。 楊常次則指出,感謝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長期關注國防建設,對官兵訓練與裝備精進給予具體建言與支持,國軍部隊將持續精進訓練課程,並培育具現代化作戰思維與專業技能的幹部與士官兵,以實際行動回應國人的期盼與信賴。【最新動態】 114年11月10日 -
顧部長立院專案報告 推動無人載具戰力建構強化防衛戰力(軍聞社記者陳傳奇臺北6日電)國防部長顧立雄今日出席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第13次全體委員會議,就「因應無人載具大量投入現今戰場,我國軍如何構建無人載具部隊及訓練規劃、裝備籌獲等具體作法」進行專案報告並備質詢。 顧部長表示,國軍將依科技取代人力、火力取代兵力之原則,統合民間能量與國防研發,穩健推動無人載具戰力建構與訓練體系整備,提升聯合作戰能量與防衛韌性,確保國家安全。 顧部長指出,俄烏戰爭示警無人載具於現代戰場發揮高度不對稱效果,國軍已據此調整發展方向,朝量大、價廉、可消耗、即偵即攻等目標規劃無人載具能力,平時分擔監偵巡邏等高風險任務,戰時配合主要武器實施精準打擊,以達拒止、遲滯及擾亂敵犯臺之目標。顧部長強調,國防部將同步完善訓練規範、建立專責部隊並健全籌獲管道,並於明(115)年下半年納入戰演訓驗證,檢證整體運用效能。 接續由作戰與計畫參謀次長室次長連志威中將向委員進行專題報告,說明國軍無人載具作戰運用分為聯戰、戰術與戰鬥三個層級,並介紹現行訓練體系與專責訓練機構配置,包含陸軍無人機訓練中心、海軍專長訓練中心、陸戰隊專長訓練中心、空軍航院技訓中心等四個單位,以及無人機師資班等十類課程,採循序漸進之訓練架構,以強化人員操作技能、任務規劃與戰力整合能力。 連次長補充說明裝備籌獲策略,國防部依《國防法》第22條及國防自主原則,以自製為優先,並結合國內廠商採委製、研發及軍(商)購等多元途徑,加速形成國內產製與維修保養體系。國防創新小組(DIO)自民國113年成立以來,持續與國內外國防新創廠商交流,聚焦民間成熟技術,研擬可形成戰力之方案,縮短籌獲期程並提升戰場應用彈性。 連次長強調,未來將持續投入影像識別、抗干擾及多重導控等關鍵技術研發,並落實訓測驗證與實戰化推動,務求在短期內建立具量能之無人載具部隊,提升國軍整體防衛效能,保障海空域安全與國家主權。 國防部表示,將依報告所示進度持續推動相關作為,並以「新訓練、新思維、新裝備、新科技」為建軍主軸,積極結合國防科技與產業動能,促進軍民協力發展,達成國防自主與科技創新的雙重目標。【最新動態】 114年11月06日 -
顧部長赴立院專案報告 確保軍商購案如期如質推動(軍聞社記者蔡枋澐臺北3日電)國防部長顧立雄今日於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就「近年國軍各項軍事工程落後及軍、商購案延宕原因分析及具體應處作為」進行專案報告,並備質詢。 顧部長表示,國防部持續強化軍事工程專案管理,維持與美方的密切協調機制,並加嚴履約監管,確保工程如期如質完工,軍商購裝備依兵力整建進程穩健籌獲,厚植自我防衛作戰能力。隨後由軍備局局長林文祥中將,向委員詳實報告執行情形、原因分析及策進作為。 在工程執行面,林中將說明,「興安專案」共計103案,已完工88案、執行中15案。其中,陸軍「九曲堂、長風營區」2案涉履約爭議,經工程會及仲裁協會處理後,現正辦理驗收結案;空軍「臺南機場、巨輪校區」2案因承商財務問題導致落後,已完成解約重購並復工,進度恢復正常。 另「陣地、訓場、庫儲及其他建築工程」計163案,完工60案;其中陸軍「長安營區訓場、二級廠」2案因廠商無預警停工,已依法終止或由契約繼受復工,工進正常。「坑子口訓場」及軍事博物館工程因水保項目與設計修訂致期程展延,均已完備程序,按計畫推動中。 國防部分析,工程落後主因包含預算編列未即時反映市場行情、廠商財務風險未及早發現及設計需求未臻周延等。為此,於114年3月策頒「軍事工程策進作為及作業指引」,要求建案依最新營建物價調修經費,使預算一次到位,並由軍備局統合管考,每月召開檢討會議督導。 此外,履約爭議將逕送行政院工程會申評會調解,修頒契約範本增訂懲罰性罰則;設計階段則納編專責單位與專家聯審,明確需求、減少變更設計,確保品質與進度。 在軍購部分,林中將表示,對美軍購共25案,分為進度超前1案、正常21案及延宕3案。進度超前案為「海馬士遠程精準火力打擊系統」,第2批18套發射系統將自原規劃116年提前於115年第4季交運;正常案如「拖式2B反裝甲飛彈」、「方陣快砲」等均依節點交運。 延宕3案為AGM-154C飛彈、F-16V BLK70戰機與MK-48重型魚雷,主因受產線重啟、供應鏈中斷及系統整合等外部因素影響,期程順延至115至117年間分批交運。林中將強調,將持續透過臺美會議嚴密管制進度,並依產製情形調整付款時程,避免早付晚交,確保國防部權益。 在商購案部分,共458案(財物133、勞務325),其中「潛艦國造原型艦」及「雲豹甲車輪轂」為主要延宕案件。潛艦原型艦屬國防自主首次造艦,系統整合不易,現正就「主機與電力管理系統」及「整合式儎台管理系統(IPMS)」調校,達成潛航條件後將續行海測。 「雲豹甲車輪轂」案則因111年驗收不符契約規範,廠商提調解與訴訟致交貨延宕;惟專案所需輪轂已由另三家得標廠商於112年完成組裝交軍。林中將強調,潛艦測試將採漸進式研改策略,落實安全評估與契約驗收,逾期依法計罰;輪轂訴訟由公職與部聘律師共同研析攻防重點,維護國防部權益與立場。 國防部表示,將持續落實工程專責單位管理能力,強化專業職能訓練,有效管制工程如期完工;另嚴謹採購契約管理,並透過各項管制會議,消弭潛在窒礙,如期籌獲武器裝備,守護國家安全。【最新動態】 114年11月03日 -
潛艦國造現況專案報告 顧部長:按部就班驗證性能 確保安全與品質(軍聞社記者吳東昇臺北20日電)國防部長顧立雄今日於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針對「潛艦國造原型艦海測執行現況及因應作為」進行專案報告,向委員說明海鯤號潛艦測試進度與後續規劃,並表示原型艦(海鯤號)已進入海上測試階段,將按部就班、循序漸進,在符合安全與品質的前提下完成全艦性能驗證,以滿足操作需求與作戰性能。 會議中,顧部長首先感謝委員們對潛艦國造的指導與預算支持,隨後由海軍造船發展中心主任顧志中少將說明現況及因應作為。顧少將指出,潛艦國造為國家重大軍事投資建案,原型艦自109年11月開工後,於完成泊港測試階段(HAT)後,在今年6月17日正式進入海上測試階段(SAT)。目前測試作業採「漸進式構型研改策略」,依照安全與品質原則,逐項執行測試、調校與驗證,確保各項裝備性能符合作戰需求。 顧少將說明,海鯤號海測共分三階段進行,包括浮航、淺水潛航及深水潛航等測試。海軍自今年6月17日起已完成三次浮航測試,執行推進動力、航儀、通信、艦船操縱及潛望鏡等系統海上組合驗證;同時為強化潛航安全,自今年7月8日至9月2日進行塢內工程作業,針對艦體水密檢驗、儎台裝備校正及戰鬥系統檢整等項目完成細部調校。 針對潛航前整備進度,顧少將進一步說明,海軍專案團隊持續與台船及原廠協作,置重點於「主機與電力管理系統」及「整合式儎台管理系統(IPMS)」兩大項目,積極協調多方廠家配合施作,驗證主機自動充電功能,並持續實施IPMS軟體修改與驗測,確保潛航安全條件達標後,再進行後續海測作業。 顧少將強調,後續海上測試規劃,在完成前置準備後,專案團隊、國外專業顧問及接艦官兵將共同評估安全條件,隨即展開後續的浮航、淺水與深水潛航測試,針對艦船操縱、艦船性能、緊急功能、偵蒐裝備及戰鬥管理等類別,進行功能驗證。 國防部強調,潛艦國造歷經裝備籌獲、建造組裝與測試驗證等階段,雖屢遭挑戰,仍在國軍與產業團隊共同努力下逐一克服,並從中累積經驗,為後續艦建造奠定堅實基礎。未來將依序完成海上測試任務,要求台船於交艦前完成缺失改正,最終在符合安全與品質的前提下完成全艦性能驗證,以滿足海軍操作需求與作戰性能。 此外,顧部長在會前接受媒體聯訪時說明,11月完成所有測試與交艦仍具挑戰性,但國防部將與海軍、台船公司密切合作,確保整體作業安全無虞。至於潛艦若未如期交艦之違約部分,顧部長指出,依契約規定每日罰款約19萬元,將依約執行相關處置。 針對媒體報導有關大氣海洋局局長疑涉洩密情事,顧部長表示,已責請海軍啟動行政調查,秉持「勿枉勿縱」態度儘速釐清真相,後續將依結果再行說明,確保國家安全不受影響。 對於外界關注T91步槍射擊效能,顧部長表示,國防部正研製新型抗彈板,並同步推進鎢心彈研發,以強化整體防衛戰力。【最新動態】 114年10月20日 -
顧部長:維持戰備、資通韌性 強化整體戰力(軍聞社記者吳東昇臺北20日電)國防部長顧立雄今日赴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報告「潛艦國造原型艦海測執行現況及因應作為」。會前接受媒體聯訪,針對外界關切「特別預算編列項目」提出說明。 顧部長指出,韌性特別預算的一個重點面向,是「提升資通作業環境及設備」,亦即資通安全設備韌性的提升。此作為對國軍戰力的整建有其必要性,將朝機動、高備援等方向努力落實。 顧部長進一步說明,韌性特別預算編列另一個重點,在於「強化國土防衛能量」,其中包括彈藥庫及訓場的整建等,除了涉及整體彈藥運作的強化,也可有效提升戰略存量。另因應義務役及後備戰力的訓練實需,訓場整建後,訓練的質與量也才有辦法提升。 有關外界提出不同見解,顧部長指出,感謝立法委員就職責提出監督,國防部也已利用時機充分說明,未來將努力維持戰備、資通韌性,強化國軍整體戰力。【最新動態】 114年10月20日 -
海軍赴立法院報告潛艦國造進度 強調安全與品質並重(軍聞社記者王茗生臺北13日電)國防部海軍司令部今日上午於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進行「潛艦國造」專題報告,獲得跨黨派委員支持與共識。海軍司令部表示,將秉持「安全無虞」及「品質確保」原則,持續推動原型艦潛航測試前整備與安全評估,達成潛航安全條件後,即進行後續海上測試。 海軍司令部指出,原型艦測試採漸進式構型研改策略,需長時間裝備調校並逐項驗證,藉由測試過程及早發掘問題,並與台船及原廠共同研析改進。依照各國潛艦測試程序,測試分為「浮航測試」、「淺水潛航」及「深水潛航」三階段,自今(114)年6月17日啟動浮航測試以來,已完成三次測試,驗證推進動力、航儀、通信、艦船操縱及潛望鏡等系統海上組合功能。 海軍司令部進一步指出,為進一步強化潛航安全條件,已於7月8日至9月2日間安排進入台船乾塢,完成艦體水密檢驗、儎臺裝備性能校正及戰鬥系統水線以下裝備檢整等三大類,進行細部調校。 就目前整備現況,海軍司令部表示,為進行海上測試,已完成戰鬥系統、主液壓、潛航充排水(下潛、上浮)及聲納等系統均已整備完成,尚有「主機與電力管理系統」及「整合式儎臺管理系統(IPMS)」兩項正在進行最終調校,完成後即可達成潛航測試所需條件。 在主機與電力管理系統部分,海軍司令部說明,為確保艦船動力穩定,須完成主機自動充電功能驗證,以降低人為操作風險、提升潛航安全係數。相關測試需多家廠商協同施作,雖增加測試時間,但目前已完成協調與期程調整,預期可加速完成多部主機自動充電功能驗證。 而IPMS為全艦自動化及整合中樞系統,具備儎臺裝備遠端操作與監控功能,目前全項系統均已執行聯測程序,並持續進行軟體修改與驗測。台船已增派國內軟體工程師與原廠共同作業,加速完成驗證工作。 海軍表示,後續將由專案團隊、國外專業顧問及接艦官兵三方共同評估,在確認潛航安全條件後,依序執行淺水與深水潛航測試,驗證艦船操縱、偵蒐裝備、緊急應變及戰鬥管理等作戰性能。 海軍司令部強調,國造潛艦自裝備籌獲、建造到測試驗證,均為我國首次造艦挑戰,將按部就班達成海上測試目標,海軍將依法依約履驗,督促台船完成必要改正,確保在安全與品質無虞前提下,完成全艦性能驗證,以滿足海軍操作需求與作戰性能。【國防訊息】 114年10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