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中央內容區塊
:::
軍聞社全球資訊網
選單
查詢
回首頁
網站導覽
中文
ENG
會員登入
RSS
Instagram
Twitter
Flickr
YouTube
Facebook
軍聞消息
軍聞總覽
最新動態
圖文專訪
國防訊息
部隊頻道
訊息平台
影音專區
國防線上
莒光園地
精彩短片
國軍形象影片
新聞翦影
軍事相簿
線上服務
常見問題
會員登入
意見信箱
表單下載
單位投稿
相關連結
關於軍聞社
單位簡介
業務介紹
交通位置
服務窗口
法規政策
政府資訊公開
查詢
查詢
您想找什麼資訊?
×
查詢
軍聞社網址更改公告
×
感謝您長久以來的支持與愛護,為了提供更好的使用體驗,軍聞社將於 113年12月25日起,正式更改網站網址為(
https://mna.mnd.gov.tw
),原有網址將暫停運作,不便之處請見諒。若有相關資訊詢問,歡迎來信或來電指教,協助我們提供更好的服務,謝謝。
:::
首頁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查詢條件
關鍵字查詢
查詢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查詢 "
外骨骼
" ,結果共:
2
筆
排序方式
日期由新到舊
日期由舊到新
查詢
中科院攜手大學簽署MOU 推動無人機產業發展
(軍聞社記者莊家豪臺北20日電)為整合產學研能量、加速民雄航太暨無人機產業園區發展,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與臺灣大學、雲林科技大學、虎尾科技大學簽署「聯盟合作暨備忘錄MOU」,攜手推動人才培育、營運管理、科研發展,以及無人機產業數位孿生與人工智慧技術應用,促進產學研深度合作。 簽約儀式於臺大雲林分部舉行,中科院院長李中將、臺大校長陳文章、虎尾科大校長張信良及雲科大副校長巫明昌等人出席,並邀請亞洲無人機AI創新應用研發中心廠商及有意進駐園區的企業共同參與。 現場展出紅雀三型無人機、野戰型軍用外骨骼等自主研發成果,並正式亮相「勁蜂一型」無人機。該機滯空時間15分鐘、導控距離8公里,配備光學與紅外線酬載,可透過發射筒發射,執行目標辨識、追蹤與視距外精準打擊,展現國防自主研發實力。 中科院強調,此次合作是無人機產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未來將與三校推動更多科研計畫,加快技術創新與疊代速度,提升國際競爭力。同時,參與計畫的學生將成為未來無人機產業關鍵人才,實現學用合一,為臺灣無人機產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此外,中科院響應政府無人機產業發展政策,積極推動嘉義民雄航太暨無人機產業園區建設,結合現有研發能量、量測與驗證設備,並設立模擬算力中心,透過產學研緊密合作,加速國內無人機產業成長,強化臺灣在全球供應鏈中的競爭優勢。
【國防訊息】
114年03月20日
中科院結合光點模擬捕捉技術 研製軍用外骨骼
(軍聞社記者陳傳奇臺北31日電)為推動國防及產業發展,實現軍民通用技術的最大應用,中科院開發軍用外骨骼系統技術,針對步兵與砲兵需求,結合光點模擬捕捉技術,成功研製「野戰型」與「荷重型」兩款外骨骼,具備輕量化、反應快、扭力大、荷重能力強等特性,可運用於官兵執行軍事活動,有效減輕官兵體力負荷,提升國軍戰鬥能力。 中科院表示,外骨骼須貼合人體動作,因此開發過程中導入光點捕捉技術,分析人體與外骨骼的運動關聯,確保穿戴時的舒適性與穩定性。透過人因工程設計,使外骨骼輔助步態運動,提高戰場機動性,同時降低疲勞、減少體力負荷。此外,為確保軍用需求,外骨骼系統涵蓋結構、控制、電源與人機整合三大技術領域,透過精密的機構設計提供高負載與靈活性,並開發核心演算法,搭配多馬達同步控制,使動作更為流暢自然。在電源技術上,採用高能量密度固態電芯,搭配熱插拔電池模組,不僅提升續航力,也提高供電安全性。 中科院強調,軍用外骨骼系統須適應各種戰場環境,因此已針對多種地形進行嚴格測試,包括礫石地、上下坡、障礙物閃避與跨越動作等,確保士兵在不同作戰場景中的靈活性與穩定性。自113年起,軍用外骨骼將進一步擴展至全身型系統,新增肩、肘關節動力輔助功能,以支援飛彈掛載、直升機蒙皮維修、裝甲車底盤檢修等需長時間抬舉作業的軍事任務,進一步強化士兵作業能力與執行效率。 未來,中科院將持續深化軍用外骨骼技術,並拓展至工業與醫療領域,推動軍民融合發展,實現技術加值與應用擴展,為國防與民生科技開創新局。
【訊息平台】
114年01月31日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