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查詢 "大深度" ,結果共:3筆
-
水械專長班模擬潛深訓練 強化大深度潛水作業能力(軍聞社記者陳彥樺高雄21日電) 為提升官兵大深度水下作業能力,海軍192艦隊水下作業大隊水械專長班第115期,今日於國軍左營總醫院模擬潛深訓練室內進行訓練,模擬在水下190呎深度的環境中作業,以確保學員能夠適應高壓條件,並在未來執行深海作業時維持最佳狀態。 在外海執行高風險深潛作業前,水械人員需先於濕槽內進行模擬深潛訓練,學習如何應對深海環境帶來的生理與心理挑戰。本次訓練全程採用水面供氣系統,學員透過臍管供氣與岸臺保持連線,確保供氣穩定與通聯網路暢通,並模擬長時間水下作業,以提升深潛耐受能力。 隨著潛水員逐步下潛,控制手密切監測水面供氣設備的深度表數據,並適時調整臍管壓力,確保供氣穩定。潛水總監則全程關注監控畫面與計時碼表,精準掌握潛水員狀況,確保訓練按計畫執行。當艙內氣壓逐步提升,模擬達到目標深度時,潛水員透過通話系統回報自身生理狀況,確認適應高壓環境,訓練過程在嚴格監控下進行。當學員抵達目標深度後,隨即完成手寫板上的題目問答,以檢驗其認知能力與專注度,確認未受氮迷醉影響,保持清晰思考與作業能力,確保其能在深海環境中執行各項水下任務。 訓練結束後,學員依照標準作業程序緩步上升,並在30呎及20呎水深處分別進行2分鐘與8分鐘的水中空氣減壓,以模擬實際深海作業中的減壓程序,降低減壓病風險,確保能安全返回水面。上升過程中,記錄手持續記錄學員的生理反應與減壓狀況,確保所有減壓階段均符合規範。返回水面後,學員隨即接受神經檢查,以確認是否出現減壓病徵兆,確保訓練過程安全無虞。 本次訓練不僅是深海作業的前置準備,更是水械人員晉升合格海軍潛水員的重要考核之一。學員若無法適應此深度的生理與心理挑戰,將無法勝任未來深海任務,並可能面臨退訓。透過高強度的模擬訓練,水械專長班確保所有通過考核的學員皆具備應對深海作業的能力,為國軍水下作業任務培養堅實戰力。【最新動態】 114年02月21日
-
水械專長班減壓艙訓練 強化潛水作業安全(軍聞社記者陳彥樺高雄9日電)為精進水下作業安全管理,海軍192艦隊水下作業大隊水械專長班115期,日前進行減壓艙操作訓練及測驗。課程聚焦於掌握減壓程序、氣體管理及艙內緊急狀況處置,以提升潛水人員的作業安全能力。 當潛水員執行長時間或大深度潛水後,隨著上升過程中環境壓力的快速變化,人體體內的氮氣氣泡會從小逐漸變成大,若未經過適當的減壓程序,可能面臨減壓病等嚴重健康風險。因此,「減壓」是潛水作業中極其重要的環節,潛水員藉由上升過程,遵照謹密的步驟可達到減壓效果,亦可視狀況(如海象突然變差),在上浮後運用減壓艙進行減壓。減壓艙能模擬相似的氣壓環境,藉由加壓及階段性減壓,讓人員在艙內進行純氧呼吸,排除體內多餘氮氣,達到安全減壓效果。 此次減壓艙訓練著重水面氧氣減壓操作。學員透過進氣閥加壓,建立等同每分鐘100呎速率下潛至50呎深度的氣壓環境,同時進行系統檢查,並實施一分鐘的通風操作。在此過程中,艙內氣壓與氣體交換需維持高度穩定,深度誤差不得超過1呎。 課程中安排學員分組實作,由一人負責操控艙內氣閥,另一人擔任通話手進行即時狀況回報。完成通風操作後,艙內潛水員將戴上氧氣面罩,依標準程序進行減壓。最終,操作人員以每分鐘30呎的速率逐步釋放艙內壓力,使艙內人員安全返回水面(恢復正常壓力值)。 此訓練同時也是職業潛水丙級證照的測驗項目,針對學員未來可能面對的深海作業風險,如外海水流變化及氣候突變等狀況,透過減壓艙的正確運用,可有效確保人員安全與任務執行效能。【最新動態】 114年02月09日
-
水械專長班水面供氣潛水訓練 提升水下作業能量(軍聞社記者陳彥樺高雄7日電)為精進水下搜救能量,海軍192艦隊水下作業大隊「水械專長班115期」,今日於潛水訓練池進行水面供氣潛水組合訓練。學員們除了操作KM37深海頭盔、DCS-2潛水控制箱等裝備外,更需熟稔水下浮揚拖帶、緊急狀況處置等專業課目,確保未來執行任務時萬無一失。 水面供氣潛水為執行大深度或長時間作業的重要技能,有別於一般潛水裝備,水面供氣系統通過臍管與岸上設施連結,不僅能提供潛水人員持續性的氣源,也讓岸上人員能即時掌握水下狀況;訓練中亦特別強調團隊合作,安排學員輪流執行不同任務,藉此培養跨角色的專業認知。 訓練過程中,學員分別擔任潛水總監、通話手、紀錄手、控制手、潛水員及潛水助手等職務,實施水下重物浮揚拖帶作業。透過浮力袋充氣減輕重物重量的方式,能有效降低水下作業的負荷,同時也能確保人員安全。此外,為強化緊急應變能力,也特別將氣源中斷緊急狀況納入操演環節中,由學員運用測深管實施緊急氣源供應,並善用手拉信號及水下通話系統進行即時通聯,排除突發狀況。 水面供氣潛水為執行水下救援任務的重要基礎,藉由此次訓練,除了讓學員熟練各項裝備的操作要領外,更重要的是培養團隊間的默契與溝通能力,以確保每位水械人員都能在最短時間內完成救援任務,成為守護海疆的堅實力量。【最新動態】 114年02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