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查詢 "治療" ,結果共:12筆
-
三總首創攝護腺癌骨轉移照護模式 跨科整合治療新標竿(軍聞社記者蔡枋澐臺北23日電)三軍總醫院今日辦理記者會,由三總泌尿外科楊明昕主治醫師說明三總泌尿道癌症中心,建立全國唯一「攝護腺癌骨轉移多專科照護治療團隊」,透過跨科整合性醫療,大幅降低骨轉移併發症發生率,提升病人存活率與生活品質。 楊醫師表示,「攝護腺癌骨轉移多專科照護治療團隊」由三總整合泌尿外科主導,聯合血液腫瘤科、放射腫瘤科、骨科、神經外科、復健科、核子醫學科、口腔外科、營養科及癌症個案管理師,建立標準化、系統化照護流程,讓患者從診斷、治療到追蹤都能獲得全人支持。 過程中,楊醫師也分享成功案例,其中一名68歲男性患者,罹患攝護腺癌且已有骨轉移,在三總醫療團隊的協助下,透過攝護腺癌骨轉移多專科照護流程,為病患量身打造治療計畫,並有效控制病灶,大幅改善生活品質。 楊醫師指出,團隊自成立以來,已累計收治268位骨轉移患者,骨轉移併發症發生率明顯低於國際平均,病理性骨折及放療次數也較其他國家數據為低,顯示整合照護在疾病控制與品質提升上具顯著成效。 楊醫師強調,攝護腺癌是男性中存活率相對高的癌症之一,因此早期診斷與延緩骨轉移發生,是提升生活品質的關鍵。三軍總醫院的專責團隊除持續優化治療流程,也積極宣導維生素D與鈣質補充、規律運動、戒菸限酒等生活習慣,從預防、治療到康復提供全程照護。【最新動態】 114年07月23日
-
三總睡眠醫學中心揭牌 打造高品質睡眠照護系統(軍聞社記者蔡枋澐臺北23日電)為提升睡眠醫療照護品質,三軍總醫院今日於汀州院區舉行「睡眠醫學中心」啟用揭牌儀式,由院長陳少將主持,副院長及部門主管亦共同與會,見證軍民睡眠醫療之新樞紐,打造全方位健康生活。 三總「睡眠醫學中心」啟用揭牌儀式,除進行「睡眠醫學中心」簡介外,陳院長一行更實地參訪設備與環境,瞭解診間規劃與睡眠檢查服務流程。 三軍總醫院指出,睡眠醫學中心整合胸腔內科、耳鼻喉科部、神經內科部、精神醫學部、牙科部、中醫部等多專科團隊,並提供從初診、檢查、治療到個案管理追蹤的完整照護流程。在設備方面也建置標準化多項睡眠生理檢查室、家用睡眠檢查與多次入睡潛伏期測試,更導入睡眠呼吸障礙的生理訊號分析,以發展個別化治療與遠距照護應用。 三軍總醫院強調,「三軍護航,助您好眠」不只是口號,更是對全民健康的承諾,三軍總醫院將持續致力於打造高品質及全人化的睡眠照護系統,守護每一位國人從夜晚到清晨的睡眠品質與健康生活。【最新動態】 114年07月23日
-
第二作戰區大傷處置演練為提升戰時醫療韌性,第二作戰區16日執行「自強41號演習」戰時大量傷患救護及後送收治演練,檢視軍民整合醫療應變機制。此次演練由國軍花蓮總醫院結合衛福部臺東醫院、輔導會馬蘭榮家、臺東地區指揮部機步營及陸軍第二地區支援指揮部衛生連等單位,共同模擬戰時大量官兵及民眾傷患湧入急救責任醫院後,進行檢傷分類、緊急處置及手術治療,並依傷情分批後送至榮家收治,展現平戰結合的救護能量與縱深醫療體系的運作效能。(軍聞社李恬恬)【圖文專訪】 114年07月16日
-
第一作戰區軍民協力機制演練 建構國防安全韌性(軍聞社記者蔡枋澐澎湖14日電)為強化全民防衛動員能量,第一作戰區今日進行「軍民協力機制」演練,整合地方與民間資源,協力建構國防安全韌性。 此次演練,首先由澎防部步兵營實施「核心地區作戰道路阻絕設置」,官兵依據現場地形與作戰需求進行評估,運用蛇腹型鐵絲網、鋼刺蝟及水泥塊等阻材,並徵用大型民間吊車,協助於馬公市區道路,完成阻絕設置,加強遲滯敵人效果,展現軍民整合協調運作能力。 同時,澎防部協請合約廠商進駐野戰搶修點,並模擬戰場裝備損壞時,澎防部機步營二級廠及一支部聯保廠保修前支人員攜手合約廠商,協力完成戰損車輛修復任務,有效縮短裝備停損時間,確保部隊戰力延續。 此外,陸軍一支部衛生連演練「大量傷患後送」,過程中,官兵接獲命令後迅速出動野戰型救護車及城市型救護車前往現場,針對傷患實施檢傷分類、傷情處置,再依序後送至三總澎湖分院實施治療,提高戰場傷患的存活率。【最新動態】 114年07月15日
-
軍友保險慰問住院士兵 表達誠摯關懷(軍聞社記者卓以立臺中14日電)陸軍白姓士兵日前因交通意外不幸致左小腿壞死截肢,目前仍在醫院手術治療中,臺銀人壽專屬保代軍友保險公司董事長郭建忠透由部隊幹部獲悉後,立即指派臺中處處長徐志偉,前往醫院進行探視慰問,表達最誠摯的關懷。 意外發生時,由於白姓士兵於服役期間自費額外加保「軍人團體一年期綜合保險」,軍友保險公司迅速協助辦理保險理賠事宜,減輕住院期間所產生的醫療費用及經濟負擔。 軍友保險秉持著「服務三軍」理念,不僅提供官兵多元周全之軍人保險相關服務,並在官兵遇到急難意外時,於第一時間伸出援手,令官兵及家屬深受感動。【部隊頻道】 114年07月14日
-
顧部長探視車禍受傷官兵 表達誠摯關懷慰問(軍聞社記者林庭暉高雄13日電)國防部長顧立雄今日赴國軍高雄總醫院,探視執行任務途中,發生車禍受傷的三位官兵,表達誠摯關懷與慰問;並指示醫療團隊,全力協助治療及後續復健,期盼官兵早日康復。 顧部長抵達高雄總醫院後,首先聽取醫療狀況簡報,瞭解官兵傷後手術、醫療照護、肇因調查等情形;隨後前往病房,關懷慰問官兵與家屬,瞭解實際需求與意見,予以鼓勵及表達誠摯的關懷。 探慰期間,顧部長對官兵在漢光操演期間,盡忠職守執行任務的精神表達肯定,祝福大家早日康復。在聽取家屬意見、瞭解實際需求後,也指示所屬部隊與國軍高雄總醫院,務必建立完善的照護機制,包括醫療、生活、經濟支持及心理輔導,確保官兵能安心接受治療;同時持恆落實行車安全教育,確保操練與任務安全。【最新動態】 114年07月13日
-
國軍反毒緝毒有成 賴總統公開表揚(軍聞社記者王進福臺北24日電)國軍致力反毒有成!民國114年「反毒有功人士團體頒獎典禮」今日在國家圖書館舉行,三軍總醫院病理部北部地區臨床檢驗毒物中心及憲兵指揮部臺北憲兵隊調查士陳中士,因積極推動反毒工作,分別獲頒「防毒監控組」及「緝毒合作組」獎項殊榮。 獎項區分「拒毒預防」、「防毒監控」、「緝毒合作」、「毒品戒治」等4組,共頒發26位(組)有功人士與團體,總統賴清德及行政院長卓榮泰親臨頒獎,肯定其在反毒工作上對國家的貢獻。賴總統致詞時表示,毒品不僅危害個人身心健康與家庭幸福,還牽動社會安定與國家發展。更重要的是,會對邁向「健康臺灣」的願景造成重大的衝擊,感謝所有受獎人全心全力地投入。 賴總統指出,今年新世代反毒策略第三期已經起步,政府將深化四大目標:第一,持續強化源頭打擊與查緝能量,防堵毒品進入社區與校園。第二,深化預防教育,特別是針對青少年與高風險族群的早期介入。第三,精進戒癮資源,推動科學實證的治療模式。第四,建立無縫接軌的復歸支持系統,讓戒癮者能重返社會、重建人生。 賴總統提到,科學已經證實成癮是一種腦部疾病,應整合醫療、社福、教育、勞政與司法系統,幫助藥癮者擺脫標籤與歧視,順利重返社會,再度融入職場與家庭。而毒品防制除了政府跨部門合作,也需要民間力量。無論分工為何,都應該一起落實日常教育與宣導工作。相信只要全民形成共識、齊心拒毒,就能反制毒品危害。 賴總統認為,毒品防制除了政府跨部門合作,也需要民間力量。無論分工為何,都應該一起落實日常教育與宣導工作。相信只要全民形成共識、齊心拒毒,就能反制毒品危害。 賴總統表示,今年政府辦理反毒有功人士團體表揚已經邁入第20年,每一位得獎者都是守護社會的無名英雄,守住的不只是無數家庭,更是國家的希望與未來,以及全體國人的健康。反毒就像是一場團體馬拉松,不僅要通力合作、更要有耐心、有毅力,期盼與大家繼續攜手同心,一起打拚。 「軍醫築防線,科學破毒網」,獲頒「防毒監控組」獎項的三總病理部北部地區臨床檢驗毒物中心,協助國軍反毒任務推行,在防毒監控上,採用先進分析儀器對各種生物檢體進行毒品檢測,建立標準作業程序並監控新興毒品趨勢,同時研發精確檢測方法、建立毒品資料庫,並透過防制教育和反毒宣導,期望從科學檢測到社會教育,全面築起防毒防線。 另外,臺北憲兵隊調查士陳沅東中士則是偵辦現役軍人毒品案,報請桃園地檢署指揮,經多層溯源,破獲以民人為首彩虹菸加工製造場,當場查扣彩虹菸、依托咪酯菸彈及毒品咖啡包等大量毒品,主嫌聲押獲准,貢獻卓著,獲頒「緝毒合作組」獎項。【最新動態】 114年06月24日
-
三總創育中心深耕產學合作 共創醫療前瞻性(軍聞社記者蔡枋澐臺北5日電)三軍總醫院創新育成中心今日攜手南港生技育成中心共同參與「2025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三總創育中心攤位設置於「AI智慧醫療」展區,內容聚焦智慧醫療與健康科技應用,充分展現臨床創新與產業合作的實踐成果。 本屆展覽一連三天在臺北南港展覽館2館盛大展開,由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主辦,以「全齡照護」、「智慧醫療」、「醫材廊道」與「創新及新創」四大領域,串聯跨產業資源,展現臺灣醫療科技創新實力;三總創新育成中心特別邀請產學合作夥伴「恩揚生技」與「易思腦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參展,並在醫療領域應用中,涵蓋健康照護、預防保健、心理治療等,展現創新醫療與臨床研究的能量。 三軍總醫院創新育成中心副主任吳永燦中校表示,參展不僅是發表培育成果的機會,更是與產官學研界交流對話、共同推動醫療創新應用的重要平臺。創新育成中心的設立宗旨,就是希望能在醫療專業與產業創新之間搭起一座橋梁,透過跨領域的合作、臨床場域的資源整合,以及國軍醫療體系的實務經驗,為具有潛力的醫療新創團隊,提供更多支持與實驗場域。 吳副主任強調,未來將持續深化國內外夥伴的合作,強化軍民整合創新動能,讓更多具備臨床價值的技術與產品能真正落地、服務國人健康,展現國軍醫療科技上的韌性與前瞻性。【最新動態】 114年06月05日
-
關懷慰問空軍六聯隊場站中隊許上士因車禍意外於屏東寶建醫院住院治療,現已返部療養,阿猴城慈善會理事長李明祺2日在專員袁光武及單位輔導長黃少校陪同下,前往部隊關懷許上士,並致贈慰問金,祝福許上士早日康復。(文:軍聞社莊家豪/圖:屏東軍人服務站提供)【訊息平台】 114年06月02日
-
臺中榮總精準診斷 揭開肺結節真面目(軍聞社記者李恬恬臺北31日電)隨著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普及,研究統計約50%成人會發現肺結節。民眾聽到有「結節」會緊張,但這不代表就是肺癌,臺中榮總成立臺灣第一個分枝桿菌中心以來,中心團隊通過跨科合作和精準診斷,讓患者接受正確治療,避免恐慌與延誤。 臺中榮總指出,68歲蔡先生因身體不適就醫,檢查發現肺部有多個結節,先後接受肺癌與肺結核治療,病情未見好轉,經由臺中榮總胸腔部呼吸感染免疫科團隊評估,注意到他不咳不喘、症狀表現非典型,分枝桿菌中心與胸腔外科團隊審慎評估後,手術切除病灶取得組織檢體,檢驗確認為肺部隱球菌感染(Pulmonary cryptococcosis),經抗真菌藥物治療後,病情明顯改善。 另一名65歲孫女士在外院X光檢查中發現肺部多個結節,診斷為肺結核。經5個月治療後,除飽受藥物副作用困擾,追蹤檢查發現肺結節不減反增,轉介臺中榮總胸腔部分枝桿菌中心,醫療團隊為她手術取得完整檢體,確診為不會傳染且可控制的非結核分枝桿菌感染,讓她卸下傳染疾病的心理負擔,也避免不必要療程和藥物副作用。 臺中榮總分枝桿菌中心莊子逸醫師指出,臺中榮總分枝桿菌中心專長在鑑定菌種和進行藥物敏感性測試,透過胸腔內外科、影像醫學、病理科和微生物實驗室跨科合作,可以大幅提升診斷準確度,在第一時間給患者適切的診斷及治療。 臺中榮總分枝桿菌中心團隊解釋,民眾進行胸部X光或電腦斷層檢查時,常見肺部有一些小小的「陰影」,這些就是肺結節,指的是肺臟內直徑小於3公分的病灶,常見的原因包括惡性腫瘤、良性腫瘤、感染或血管異常,重點是依照醫師建議進行評估與追蹤,精確診斷結節的原因,避免不必要的擔憂。 此外,統計2020-2023年間,中心診治超過500例疑似結核病患者,其中約15%最終確診為其他疾病,包括非結核分枝桿菌感染、真菌感染等,這些患者因精準診斷而免於錯誤治療。同時,中心不只關注診斷與治療,也重視患者心理需求,提供詳細病情解說、個案關懷與衛教,以及個案管理師指導,給予患者全方位專業支持。【訊息平台】 114年0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