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查詢 "美國" ,結果共:26筆
-
行政院通過國防特別條例 加速建軍備戰提升嚇阻能力(軍聞社記者王茗生臺北27日電)行政院會今日通過《強化防衛韌性及不對稱戰力計畫採購特別條例》草案,規劃自2026年至2033年投入新臺幣1.25兆元,國防部部長顧立雄上午出席行政院院會後記者會時指出,此次特別預算採購方式包含軍購、商購及自製,其中對美軍購是重要項目,已與美方完成初步協調,並獲得美國國防部安全合作局正式提供採購項目、報價及交易期程等資訊。 此次特別預算具備三大特色,包括「建構重層防衛體系打造臺灣之盾」、「引進高科技與AI加速擊殺鏈」、「厚植國防產業打造非紅供應鏈」,並透過特別條例強化七大目標,包含「空中重層攔截網」、「指管與決策輔助」、「多層次削弱」、「遠距精準打擊」、「強化作戰韌性」、「提升軍備量能」及「國防帶動經濟效益」,籌購項目涵蓋精準火砲、遠程精準打擊飛彈、防空及反彈道飛彈、無人載具與反制系統、作戰持續量能裝備及AI輔助指管系統等。 國防部戰規司長黃中將於記者會中說明,中共持續以灰色地帶侵擾、針對性軍演、駭客攻擊、無人機騷擾、公務船越界及遠海長航等行動,已使區域安全情勢日益嚴峻,壓縮國軍預警與反應時間,並透過「環臺軍演」逐步形塑包圍態勢,對臺灣及第一島鏈構成直接威脅,為因應威權勢力擴張所帶來的衝擊,美、日、韓、菲及澳紐等國皆已相繼提升國防預算,位處第一島鏈樞紐的臺灣,更需加速建軍備戰腳步,強化不對稱戰力以展現自我防衛決心。 顧部長表示,此次特別預算除強化戰力整建外,也將為國內產業帶來明顯效益,無論是軍購、商購或委製案,皆會在國內投入相關製造及營建工程等項目的採購與投資,並依據國家公共建設投資就業效果模型推估,可創造超過9萬個工作機會,整體產業附加價值,預期將超過新臺幣4,000億元。 經濟部何次長補充,政府正推動無人機、無人船、機器狗、航太與船艦等五大產業能量,包括高教機、軍艦國造、F-16維修中心、無人載具產業、衛星產業鏈等均已逐步成形,國內業者成功切入國際供應鏈。 針對外界關注區域威脅情勢,顧部長指出,中共已具備封鎖臺灣周邊海域、隔絕外國勢力介入的能力,對我國家安全構成嚴重影響。面對中共軍力快速擴張及其可能採取的犯臺行動,政府必須加速建構整體戰力,提升嚇阻與持久作戰能力。他強調,不論以「敵情威脅」或「軍事威脅」,唯有持續強化自我防衛決心與能力,才能有效因應區域情勢變化。 行政院長卓榮泰進一步表示,臺灣位處第一島鏈關鍵位置,面對中共威脅,更須展現自我防衛決心與能力,才能凝聚理念相近的國際伙伴;他表示,在全球安全情勢快速變動、各國紛紛強化國防之際,臺灣更應未雨綢繆,提升防衛韌性,持續捍衛臺海和平與國家整體安全。 此外,媒體關切海鯤軍艦上午執行第4次浮航測試,顧部長回應,此次浮航測試將針對主機與電力管理系統、IPMS、全艦水密等項目進行測試,視結果再規劃第5次浮航測試,若順利則進入潛航測試。【最新動態】 114年11月27日 -
國防醫學大學醫學週系列活動 邀華盛頓大學續簽合作備忘錄(軍聞社記者劉哲宇臺北23日電)國防醫學大學為慶祝建校124年,特別舉辦「醫學週」系列活動,包含校慶大會及第52屆國軍軍醫學術研討會等,尤其,今日特別邀請美國華盛頓大學續簽學術合作備忘錄(MOU),象徵兩校超過十年的合作進入全新深化階段,儀式在雙方代表、師長及校友共同見證下圓滿、順利完成。 簽約儀式開始前,校方播放兩校合作回顧影片,呈現國防醫學大學與華盛頓大學在護理教育、博士培育、臨床研究及師資交流等領域的交流成果。隨後,國防醫學大學林致源校長、護理學院曾雯琦院長與華盛頓大學護理學院院長Hilaire Thompson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全場報以熱烈掌聲。 國防醫學大學林校長在致詞中表示,很榮幸能與兩校代表共同參與這項重要續簽儀式,並強調,國防醫學大學重視護理人才的培育,相信每一位學生都具備成為優秀專業人員的潛力,學校將持續提供最佳資源,支持學生在專業領域上成長。他也鼓勵同學們面對醫療現場的挑戰不要退縮,並以尊重生命與照護病患為核心,堅持醫療專業。 護理學院曾院長在致詞中詳細回顧雙校合作歷程。她表示,兩校起始於2014年的首次交流奠定合作基礎,至2016年護理學系70週年時首次簽署MOU,更開啟博士培育、學術研究與師資交流的制度化合作。多年來,已有多位教師前往華盛頓大學攻讀博士或博士後研究,大幅強化護理學院的國際連結與研究能量。她也特別感謝華盛頓大學在COVID疫情期間主動協助分享線上與虛擬教學經驗,協助護理學院順利推動課程轉型。曾院長強調,這次續簽將使合作更加穩固,並期待未來在共同研究、國際課程、學生海外研習與師資互訪等領域持續深化。 華盛頓大學護理學院Hilaire Thompson院長在致詞中表示,很榮幸再次訪臺並見證兩校合作,她表示,兩校多年來已建立穩固的夥伴關係,許多博士生、研究人員與教師透過交流而受益,雙方在教育、研究及臨床照護領域皆具高度互補性。她強調,今日續簽合作備忘錄代表兩校將共同進入下一階段合作,並期待在博士培育、課程共同開發、研究合作與學生交流等面向持續擴展,創造更多成果。 國防醫學大學表示,此次續簽合作備忘錄象徵雙方合作將更加深化與永續,期待兩校攜手培育更多具全球視野與專業能力的人才,強化國際醫護領域的競爭力。【最新動態】 114年11月23日 -
臺北國際軍陣醫學論壇 深化國際交流提升韌性(軍聞社記者吳東昇臺北21日電)2025臺北國際軍陣醫學論壇(TIMMF)昨(20)日在三軍總醫院舉行,由國防部副部長鍾樹明上將主持,並邀請美國、英國、日本、韓國、立陶宛、挪威、新加坡等12個國家的專家學者,與我國軍事醫療專家及衛勤部隊幹部,針對「人類表現優化」主題實施共同研討,藉此展開深入交流、建立聯繫、更新資訊與專精職能,持續深化國際夥伴的緊密合作關係。 國防醫學大學為歡慶建校124週年,近期舉辦一系列活動,包括國軍軍醫學術研討會、臺北國際軍陣醫學論壇及醫學週系列演講。其中,臺北國際軍陣醫學論壇昨日開幕,透過各國與會人員相互擔任座長、講者、與談人等角色,就國際醫療交流、多元戰場之衛勤整備暨血液議題、多變環境之災難準備暨化生放核及預防醫學議題、行為及心理韌性、全球護理變革型領導等議題交流討論,分享彼此見解,探索更多合作機會。 鍾副部長表示,醫療體系是人力資源的基石,能夠幫助軍士官兵在各種艱難環境中強化意志、提升體能、保持戰鬥力。而臺北國際軍陣醫學論壇為我國軍陣醫學年度盛會,也是國軍軍事醫學體系向國際拓展、促進合作、提升醫療準備韌性的關鍵平臺。 鍾副部長指出,此次論壇設計5大核心研討議題,彰顯我國面對未來各種挑戰,無論是已知或未知的準備,著重在全面性、多角度的戰略規劃,進而提升國軍人員的健康與效能,同時也展現國軍對於提升作戰準備、促進健康福祉,以及強化軍事醫療領導的共同承諾。【國防訊息】 114年11月21日 -
國防大學「中共軍力現代化研討會」 研析趨勢強化國防整備(軍聞社記者吳柏融臺北20日電)國防大學今日在復興崗校區辦理「2025中共軍力現代化國際研討會」,邀集國內外專家學者發表論文,針對中共軍力現代化對區域安全的影響深入交流,期能藉專業建言,強化國防事務效能。 研討會由校長劉上將主持開幕儀式,他表示,面對國際局勢快速變動,AI技術在軍事上的快速普及,已明顯改變作戰型態,而中共擁有全球民用無人機市場的高度占比,並透過軍民融合加速AI軍事技術與武器研製,使區域情勢更具不確定性。劉上將特別感謝來自美國、日本、韓國與印度等國的八位國際學者遠道出席,使此次研討更具深度與國際視野。 本次研討會規劃兩大核心主題,上午場次以「共軍AI技術創新的發展與運用」為主,由中華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黃介正理事長主持,發表四篇論文,內容涵蓋共軍智能化、印度對共軍無人化作戰作為、共軍對智能化戰爭看法及AI模型在軍事領域應用等議題;下午場次則由前國防部副部長陳永康委員主持,以「川普政府對印太安全的影響與展望」為題,發表三篇論文,聚焦共軍近期海上演訓、美國印太同盟關係,以及中共對美軍事反制作為等面向。 會中共發表七篇論文,內容深具觀察價值,從共軍技術革新、智能化能力,到近年海上行動與美國區域政策等層面,均進行全面分析,藉由與會學者的交流討論,對提升掌握中共軍力發展動向與評估區域安全情勢,具重要助益。 劉上將指出,此次研討議題涵蓋智能化作戰能力、無人化戰力發展、美國印太同盟調整,以及共軍近期海上行動等內容,均與目前區域情勢密切相關,他強調,面對中共軍力現代化的持續推動,必須以前瞻視角掌握其技術進展與戰略意圖,並透過跨國學術合作強化分析與研判能力,作為國防整備的重要參考。【最新動態】 114年11月20日 -
中共軍事活動及海域情勢 國防部:嚴密監控妥適應處(軍聞社記者吳東昇臺北18日電)媒體於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中詢問「中共軍事活動及海域情勢」,國防部作計室聯合作戰處副處長許上校說明,國軍運用聯合情監偵系統,先行研判共軍真實行動意圖,並循戰略溝通管道適時發布共軍演訓動態及國軍備戰行動;針對中共的灰色地帶侵擾或區域性軍演,許上校進一步表示,國軍均依據經常戰備時期突發狀況處置規定及時應處,並視敵情威脅程度開設應變中心、提升立即備戰操演等作為,以先期部署兵火力應處威脅,確保國家安全 。 關於美國國務院日前批准總價約3.3億美元對臺軍售案,國防部軍事新聞處處長喬少將回應指出,美國政府此次就空軍的非標準航材零附件對臺軍售案進行知會國會程序,是基於《臺灣關係法》以及「六項保證」,持續協助我方維持足夠的自我防衛力量 。喬少將強調,國防部始終相信以實力衛和平,並敦促中共停止威權擴張和不斷的灰色地帶襲擾,認為這才是作為區域成員負責任的表現 。 針對鳳凰颱風襲臺後的救災任務,作計室聯合作戰處副處長許上校表示,國軍自11月11日開設應變中心,截至昨日總共派遣兵力達4,400餘人次及各型車輛869輛次,執行災害防救任務,針對宜蘭蘇澳救災任務,由第三作戰區負責,合計派遣兵力約1,900餘人次及各型車輛190輛次;而花蓮萬榮鄉及鳳林鎮的救災任務,則由第二作戰區持續協助復原工作,截至昨日合計派遣兵力約2,000餘人次及各型車輛665輛 。【最新動態】 114年11月18日 -
國防部:航材零附件對臺軍售 有助鞏固空防強化防衛韌性(軍聞社記者王茗生臺北14日電)國防部今日表示,美國政府已於美東時間11月13日,就空軍「非標準航材零附件」總額3億3,000萬美元對臺軍售案,進行「知會國會」程序,並公布於美國防安全合作局(DSCA)網站,可望於1個月後正式生效。 國防部指出,美國基於「臺灣關係法」與「六項保證」,持續協助臺灣維持足夠之防衛能量,國防部表達感謝。此次供售F-16等機型非標準航材零附件,除有助於維持空軍戰機戰備、鞏固空防;亦可強化防衛韌性,提升應處中共灰色地帶襲侵能力。【國防訊息】 114年11月14日 -
中科院無人機防禦系統 展自主防衛能量(軍聞社記者吳柏融臺北8日電)為深化無人載具防禦技術,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自主研製完成「遙控無人機防禦系統」,具備全天候偵蒐與主動預警能力,能有效因應小(微)型無人機威脅,無人機防禦系統採開放式整合架構,可彈性整合主動雷達、頻率偵測、光學識別及軟殺干擾等多元偵測與反制手段,依作戰環境靈活部署,展現中科院在反制無人機領域的研發實力與自主防衛能量。 無人機防禦系統主要針對美國無人機分級標準中的1、2級無人機,即重量在25公斤以下、飛行高度約3500呎以下、飛行速度約在466公里以下的無人機進行設計與研發,配備系統操控臺、威脅預警雷達、干擾系統及單兵攜帶的干擾槍等功能,能整合感測系統之無人機資訊,包含路徑、高度、位置,可自動追蹤目標,並能偵測、識別與反制距離5公里之無人機,干擾槍更能依現地需求執行機動式防禦,以手動干擾距離2公里之無人機。 無人機防禦系統運作模式主要透過偵測、識別、鎖定追蹤與反制等4個階段,當無人機襲擾時,透過威脅預警雷達的偵蒐,及被動偵測系統對目前無人機的遙導控及圖傳頻段(2.4GHz 和5.8GHz )進行偵測,接續,由位於指揮中心操作人員下達干擾指令,亦可設定自主干擾模式,當無人機進入預設的「紅區」時,即自動啟動干擾程序。 其中,反制手段區分為「軟殺」與「硬殺」2種,「軟殺」是透過訊號干擾使無人機懸停、返航或降落,並不破壞機體本身;「硬殺」則是直接擊落無人機,適用於搭載危害性炸藥的無人機等,硬殺手段包括高能雷射系統,以及20公厘機砲、30公厘鏈砲及散灑鋼珠等。【部隊頻道】 114年11月08日 -
軍博館大型裝備吊運入館 籌建工程穩健推進(軍聞社記者李恬恬臺北8日電)國家軍事博物館籌備處日前於基地現場執行大型裝備文物吊運入館作業,作業順利完成,六大常設展廳共16項實體大型裝備已全數進場定位,籌建工程進入新階段。 作業車隊清晨從桃園整飭基地啟運,首先進行裝備文物吊掛,並移運至軍博館第一、第二展廳進行定位。此次作業吊運裝備中,包含逾百年歷史的「英國造阿姆斯脫朗式五吋後膛砲」、參與過兩次世界大戰的「日本造四一式75公厘山砲」及二戰期間印緬戰區主力「美國造斯陶特M3A3式輕戰車」等。 軍博館規劃設置六大常設展廳,第一展廳主題為「世界軍事變遷」,透過實體裝備武器文物、模型與擴增實境(AR)技術,講述從冷兵器時代、工業革命至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軍事歷史發展,配合展示有「英國造阿姆斯脫朗式五吋後膛砲」及「日本造四一式75公厘山砲」等裝備。 第二展廳主題為「二次世界大戰」,延續世界視角,講述19至20世紀間,國際局勢變化與戰史。展廳設計有動態投影、AR技術,結合「日本造三八式75公厘山砲」、「瑞典造波佛斯M1929式75公厘高砲」及「美國造斯陶特M3A3式輕戰車」等實體裝備,以情境式、具沉浸感的方式,陳展國家軍事歷史。 籌備處表示,目前軍博館常設展廳施作工程,除完成展廳大型裝備文物全數進場外,各項展示設施、典藏庫房及館務資訊系統設置等工作,也進入廠外訂製與施工前置階段,整體籌建事務正逐步穩健地邁向開館營運的目標。 籌備處指出,若想瞭解更多關於軍博館的籌建歷程與陳展內容,歡迎加入軍博館的臉書粉絲專頁及IG官方帳號,即時互動、交流。【最新動態】 114年11月08日 -
顧部長:審慎推進無人機反制系統建案 強化自我防衛與嚇阻能力(軍聞社記者陳傳奇臺北6日電)國防部長顧立雄今日上午於立法院接受媒體訪問,就無人機反制系統建案、妨礙兵役刑責修法及臺美安全合作等議題說明。顧部長表示,國防部將依政策規劃與任務需求,審慎推進無人機反制系統建案,並持續與相關部會協調兵役制度修法,同時強化自我防衛與集體嚇阻能力,以實力確保和平。 針對媒體詢問特別預算項下可攜式無人機反制系統採購案,顧部長表示,相關計畫仍在建案階段,細節尚不便對外說明。國防部將依作戰任務與防衛需求,逐步推動籌獲進程,確保建軍備戰工作穩健推展。 對於法務部建議提高妨礙兵役治罪條例刑度及立委提案補服兵役議題,顧部長指出,有關刑責問題將由國防部、內政部及相關部會共同研議。至於除役年齡與妨礙兵役條件並無直接關聯,只要行為符合妨礙兵役要件,即依法處理;未來將依任務屬性與各階層實際需要,綜合評估適切的除役年齡。 媒體關切外媒引述普立茲獎得主佛里曼談及美方對臺安全承諾,顧部長表示,佛里曼提到臺灣應強化經濟與科技發展,成為全球不可或缺的一環,這與政府努力方向一致。就安全議題而言,臺美雙方具高度共識,美方除協助臺灣強化自我防衛能力外,並結合印太周邊理念相近國家,共同提升集體嚇阻力量,以實力確保和平,這仍是美國一貫且不變的政策方向。【最新動態】 114年11月06日 -
顧部長:紀念臂章期勉國軍堅定守護 保國信念不曾改變(軍聞社記者王進福臺北4日電)國防部長顧立雄今日出席立法院院會表示,M1A2T成軍典禮紀念臂章「TAIWAN」字樣,M1A2T的「T」就是臺灣,且臂章屬紀念性質,期勉國軍堅定守護臺灣的信念,「為中華民國的生存發展、為臺澎金馬人民安全福祉而戰」這個信念不曾改變的。 針對委員關切紀念臂章,顧部長答詢時指出,陸軍的迷彩服上,左胸都寫「中華民國陸軍」,而M1A2T的「T」,就是臺灣的意思,是專門為臺灣打造的專屬戰車形式;美國基於「臺灣關係法」及「對臺六項保證」,提供給我國防衛性武器,也專門為我國打造號稱「地表最強」的戰車。 顧部長說明,為了紀念此事,成軍紀念臂章結合新式戰車的型號,期勉國軍瞭解國家和國人的期許,堅定守護臺灣的信念。國軍堅定「為中華民國的生存發展、為臺澎金馬人民安全福祉而戰」這個信念是不會改變的,希望外界毋需擴大解釋。 此外,今日立法院院會前有媒體關切有關路透社報導「F-16V製造商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今日表示,該公司正致力加速向臺灣交付新型F-16V戰機。」對此,國防部發言人孫立方中將表示,國防部透過相當多管道,不管是國防、外交或者是國安,甚至是空軍跟原廠相互的協調跟聯繫,就國防部了解,美方成立專案小組,同時原廠不管是平日跟假日都採取加班的方式,目的就是希望加快我國所採購的戰機的生產時程。在完成生產以後,盡速地執行相關測試,盡早將戰機遞交我方,投入我國的整體防線。 另外,有關媒體報導「美國計畫讓駐韓美軍更具彈性,以因應更廣泛的威脅,例如保衛臺灣或抑制中國日益擴張的軍事影響力。」對此,孫發言人則表示,如何維持臺海與印太區域和平穩定,這不僅是臺灣單方面的希望,也是區域內所有國家共同的希望;如何透過有效對話、國防實力的強化,讓區域和平能夠穩定發展,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也是區域內相關國家的共識。【最新動態】 114年11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