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查詢 "自動化" ,結果共:6筆
-
三總啟用「無人化制服管理系統」 提升醫療後勤效率(軍聞社記者劉哲宇臺北27日電)三軍總醫院今日於內湖院區舉行「無人化制服管理系統啟用儀式」,由蒙恩副院長主持,並邀集美德向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素甜、岳林工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林連智等產業夥伴共同出席,見證院方在智慧醫療後勤領域的重要里程碑。 蒙副院長致詞時表示,三軍總醫院自創院以來,始終秉持「守護全民與國軍官兵健康」的使命,面對醫療環境快速變遷與後勤挑戰,院方持續投入創新與改善,積極推動自動化與智慧化後勤管理。這次啟用的「RFID 無人化制服管理系統」,是院方強化後勤效率、提升服務品質的重要成果,更展現軍醫系統邁向精實、安全與高效率運作的決心。 蒙副院長指出,醫療制服的洗滌與領取流程過去多需仰賴人工處理,不僅耗費人力,繁複的交接程序也可能延遲醫護執勤時程。新系統導入後,透過RFID智慧標籤、自動化清洗設備及專屬App平台,從污衣投入、洗滌、分類到領取皆可全程追蹤,大幅降低人工介入需求,讓流程更透明,也讓醫護人員能專注臨床照護,真正落實「以人為本」的智慧醫療精神。 儀式最後,在蒙副院長與兩家合作廠商代表共同倒數揭幕後,象徵「無人化制服管理系統」正式啟用,現場並由廠商示範系統運作流程,讓與會人員實際體驗科技為後勤管理帶來的效益。 三總表示,這次建置的無人化系統為國內醫院後勤管理的創新典範,除提升工作效率,更可降低耗損率、改善物流管理並強化制服流通速度。未來將持續以此系統為基礎,推動更多智慧醫療後勤應用,打造更安全、可靠與永續的醫療環境。【最新動態】 114年11月27日 -
海軍「114年國防知性之旅」新濱營區登場 民眾熱情參與支持國防(軍聞社記者林庭暉高雄22日電)海軍「114年國防知性之旅」今日在高雄新濱營區盛大展開,除了海軍官兵精彩的戰技操演、陸戰隊地面裝備陳展及體驗之外,也開放民眾登上首度亮相的海軍大武軍艦與玉山軍艦參觀,並且於現場設置園遊會與招募攤位,讓民眾「看得到、玩得到、體驗得到」,增進全民國防的良善交流、見證「國防自主」與「國艦國造」的豐碩成果。 活動上午在高雄新濱營區展開,首先由海軍副司令敖中將主持開幕儀式,接著由海軍鼓號樂隊、陸戰樂儀隊帶來精彩操演,現場吸引大量民眾駐足拍攝並報以熱烈掌聲。 敖副司令開幕致詞時指出,「玉山軍艦」與「大武軍艦」等國艦國造的代表性艦艇,象徵我國推動自主造艦、厚植戰力的成果;而陳展AAV7兩棲突擊車、機動雷達車、機動飛彈車及各型無人機等裝備,則象徵海軍正邁向「量適,質精,戰力強」的新時代。 敖副司令強調,近年來海軍持續推動戰力轉型,強化整體防衛能量,包括積極發展網狀化、自動化及智能化系統,從艦艇建造到戰術運用,處處都展現革新精神。期許未來有更多優秀青年投身國防行列,與海軍一同守護海疆、捍衛家園。 上午活動展開後,參訪人潮陸續湧現,大量民眾登艦參觀大武、玉山軍艦,以及AAV7兩棲突擊車等各式裝備;並且體驗無人機、刺針飛彈與標槍飛彈操作。活動過程中,民眾與海軍官兵近距離接觸互動,加深對國防發展的瞭解,有效實質拓展全民國防成效。【最新動態】 114年11月22日 -
新型救難艦「大武軍艦」亮相 展現海軍救難能量(軍聞社記者林庭暉高雄20日電)海軍「114 年國防知性之旅」即將於本週六(22日)登場,首度公開展示的大武軍艦,相當引人注目。大武軍艦為我國新型救難艦,艦長達87公尺,排水量3250噸,具備速度快、機動力佳、自動化作業能力高及拖帶拉力大等特性,能遂行艦艇救難、拖帶及水下失事物體打撈等任務,不易受操作安全及風力等因素限制,有利於進行救難任務。 艦長陳中校表示,大武軍艦具備優異的艦船操縱與拖帶能力,並配備水下無人載具、潛水鐘及減壓艙等先進設備,可有效執行搜救與支援任務。期許未來大武軍艦在海上拖帶及救援等任務上,持續提升專業能力,成為國人最堅實的海上後盾。【圖文專訪】 114年11月20日 -
榮民楷模參訪臺中榮總 見證智慧醫療創新成果(軍聞社記者李恬恬臺中29日電)為慶祝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成立71週年暨第47屆榮民節,輔導會今日邀請20位榮民楷模及眷屬,由陳副主委及傅副主委陪同,前往臺中榮民總醫院參訪,見證臺中榮總的智慧醫療成果。 榮民楷模先後參訪「全自動智能檢驗室」、「智慧護理照護」及「遠距醫療中心」,瞭解院方如何透過數位轉型與自動化流程,提升醫療效率與照護品質。 榮民楷模一行首先前往全自動智能檢驗室,院方介紹運用連結軌道系統串聯各項檢驗作業,實現全自動化流程,不僅提升效率、減少人力,也降低感染風險。 隨後,楷模及眷屬們參訪智慧護理照護區,由院方介紹電子紙靜脈輸液標籤、智慧藥櫃及智能機器人應用等,展現現代醫療以科技輔助照護工作、優化病人就醫體驗。 最後,一行人前往遠距醫療中心,透過即時監控畫面,包括救護車內即時影像、住院病房即時狀況、連續心電圖監測平臺及重症病人即時風險警示等,並結合各部門協作、24小時護理專業支援及資訊技術援助,提供即時醫療諮詢、遠距視訊會診、複雜手術遠距協助,展現智慧醫療的深度與廣度。 輔導會藉由此次參訪,展現持續照顧榮民眷健康福祉的用心,也讓榮民楷模們親身感受醫療科技的進步與貼心服務。【最新動態】 114年10月29日 -
海軍赴立法院報告潛艦國造進度 強調安全與品質並重(軍聞社記者王茗生臺北13日電)國防部海軍司令部今日上午於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進行「潛艦國造」專題報告,獲得跨黨派委員支持與共識。海軍司令部表示,將秉持「安全無虞」及「品質確保」原則,持續推動原型艦潛航測試前整備與安全評估,達成潛航安全條件後,即進行後續海上測試。 海軍司令部指出,原型艦測試採漸進式構型研改策略,需長時間裝備調校並逐項驗證,藉由測試過程及早發掘問題,並與台船及原廠共同研析改進。依照各國潛艦測試程序,測試分為「浮航測試」、「淺水潛航」及「深水潛航」三階段,自今(114)年6月17日啟動浮航測試以來,已完成三次測試,驗證推進動力、航儀、通信、艦船操縱及潛望鏡等系統海上組合功能。 海軍司令部進一步指出,為進一步強化潛航安全條件,已於7月8日至9月2日間安排進入台船乾塢,完成艦體水密檢驗、儎臺裝備性能校正及戰鬥系統水線以下裝備檢整等三大類,進行細部調校。 就目前整備現況,海軍司令部表示,為進行海上測試,已完成戰鬥系統、主液壓、潛航充排水(下潛、上浮)及聲納等系統均已整備完成,尚有「主機與電力管理系統」及「整合式儎臺管理系統(IPMS)」兩項正在進行最終調校,完成後即可達成潛航測試所需條件。 在主機與電力管理系統部分,海軍司令部說明,為確保艦船動力穩定,須完成主機自動充電功能驗證,以降低人為操作風險、提升潛航安全係數。相關測試需多家廠商協同施作,雖增加測試時間,但目前已完成協調與期程調整,預期可加速完成多部主機自動充電功能驗證。 而IPMS為全艦自動化及整合中樞系統,具備儎臺裝備遠端操作與監控功能,目前全項系統均已執行聯測程序,並持續進行軟體修改與驗測。台船已增派國內軟體工程師與原廠共同作業,加速完成驗證工作。 海軍表示,後續將由專案團隊、國外專業顧問及接艦官兵三方共同評估,在確認潛航安全條件後,依序執行淺水與深水潛航測試,驗證艦船操縱、偵蒐裝備、緊急應變及戰鬥管理等作戰性能。 海軍司令部強調,國造潛艦自裝備籌獲、建造到測試驗證,均為我國首次造艦挑戰,將按部就班達成海上測試目標,海軍將依法依約履驗,督促台船完成必要改正,確保在安全與品質無虞前提下,完成全艦性能驗證,以滿足海軍操作需求與作戰性能。【國防訊息】 114年10月13日 -
三總與醫華生技簽署合作備忘錄 推動AI數位病理檢測技術(軍聞社記者劉哲宇臺北9日電)三軍總醫院今日與醫華生技股份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合作推動人工智慧(AI)數位病理與癌症篩檢技術,建立臺灣自主的AI數位病理資料庫與診斷模型,進一步提升癌症早期檢測與臨床應用。 簽約儀式於三軍總醫院舉行,由國防部常務次長黃中將、參事石中將及軍醫局局長蔡中將共同見證。醫華生技董事長黃忠諤率領團隊出席,院長陳少將則代表三總簽署合作文件。 陳院長致詞時表示,癌症一直是威脅國人健康的主要疾病。此次合作將AI技術導入病理檢測,可有效提升切片判讀的精確度與效率,協助醫師縮短診斷時間,並支持臨床治療決策。他強調,這是醫療與生技跨領域整合的重要一步,未來將持續推動相關應用,以造福更多病患。 醫華生技董事長黃忠諤則指出,公司長期專注於半導體生物晶片、AI影像診斷與自動化病理掃描系統的研發,並多次獲得國際肯定,透過與三總合作,相關技術將能進一步應用於臨床場域,不僅提升病理診斷效率與準確度,也將有助於推動癌症早期檢測。 三總強調,合作將聚焦三大方向,包括「技術創新」,結合AI與醫學,加速癌症早期偵測與精準治療;「醫療升級」,減輕醫事人員負擔,提升病理分析效率與服務品質;以及「國防韌性」,強化醫療自主,提升軍陣醫學能量,守護軍民健康。未來,雙方將持續推動AI數位病理平臺建構與研發,逐步完善國內智慧醫療與癌症防治體系,並拓展合作成果至國際,進一步提升臺灣醫療科技的能見度。【部隊頻道】 114年09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