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查詢 "軍民整合" ,結果共:18筆
-
【影】顧部長宣布漢光演習結束 肯定官兵連續10天9夜全心投入(軍聞社記者呂尚俞臺北18日電)「漢光41號演習實兵演練結束,謝謝大家,辛苦了!」國防部長顧立雄今日召開視訊會議,正式宣布「漢光41號演習」實兵演練順利完成,並對全體官兵面對高強度、長時間訓練,展現堅定意志與高昂士氣,表達高度肯定。 回顧演習全程,顧部長首先指出,演習初始適值「丹娜絲」颱風侵襲臺灣,不僅對部隊整備工作造成影響,更使中、南部地區面臨近年罕見的重大災情。第四、五作戰區即時調度兵力,支援地方災後復原,除了助民整理家園;並同時完成操演任務,正是軍民整合團結,共同守護家園的最佳典範。 針對後備動員能量的驗證,顧部長提到,演習中由步兵206旅執行全旅動員效能驗證,透過完整的臨戰訓練程序,檢視後備戰力恢復所需時間。權管單位應據此深入分析執行成效,以研擬檢討策進作為,建立標準訓練作法,方能有效支援常備部隊,充實整體防衛戰力。 在新式武器方面,顧部長認為,隨著國軍近年籌獲海馬士系統、陸射劍二、拖式2B飛彈及各型無人機等新式裝備,並持續強化組織功能,此次演訓期間充分整合,建構出重層縱深的防禦體系,向外界清楚傳達國軍保家衛國、寸土不讓的決心。 顧部長強調,真正具備嚇阻效果的,並不只是新式武器裝備本身,更是國軍展現出的改革、團結與制敵克敵的決心。國軍從不追求武力比拚,而是要讓敵人明白,貿然犯臺必將為錯誤決策付出代價,且無法達成作戰目標。 顧部長進一步表示,國軍自2月起,已接續實施多項聯合作戰演訓,目的在於建構擬真戰場,檢視指揮官臨機決策能力、參謀組織計畫作為,以及支援與被支援部隊間的聯戰行動執行效能。為維持「高戰備」水準,各項操演均須落實訓後回顧機制,以不斷檢討策進,提升備戰效能。 顧部長指出,本次演習強化了灰色地帶應處及縱深地區兵、火力部署等演練,部隊頻繁穿梭於城鎮街道,貼近實戰化的訓練場景,亦增加操演全程行動意外事故肇生風險,是各級幹部審視風險管控作為的重要時機。 最後,顧部長再次慰勉全體參演官兵,感謝大家演訓辛勞,並正式宣布「漢光41號演習」實兵演練結束。【最新動態】 114年07月18日
-
柏副部長視導跨體系戰傷醫療處置 肯定運作效能慰勉參演辛勞(軍聞社記者李恬恬臺東16日電)國防部副部長柏鴻輝今日上午前往臺東地區,視導自強41號演習「軍、公、民醫療體系機制遂行戰傷醫療處置」演練,瞭解地方政府與部隊間的協調應變作為,並慰勉參演人員戮力投入演練的辛勞與付出。 此次演練由空軍第七聯隊、國軍花蓮總醫院、衛福部臺東醫院、輔導會馬蘭榮家及陸軍第二地區支援指揮部衛生連等單位聯合執行。柏副部長首先聽取單位任務簡報,瞭解單位戰時傷患處置流程,並與相關單位一同研討,期能降低各機關之間理念與量能落差,共同提升全社會防衛韌性。 隨後,柏副部長視導官兵進行「戰傷救護」、「醫務所救護站開設」、「二級衛勤溢量支援」、「前進外科小組及戰區醫療(血品)協調」、「急救責任醫院大量傷患應變處置」及「傷情穩定安置作業」等程序,檢視軍民整合醫療應變機制,並親切與官兵互動,慰勉操演人員辛勞。 柏副部長認為,面對多元威脅與複合情境,須不斷精進軍公民協作與醫療整備作為,強化跨機關、跨院所協調及後送流程,確保戰時能即時且有效救治每一名傷患,減少損害並守護官兵與民眾生命安全。 柏副部長肯定各單位協力推動戰時醫療整備,展現平戰結合的救護能量與縱深醫療體系的運作效能,並感謝醫護人員長期投入訓練與支援,讓防衛作戰體系更具韌性與持續性。【最新動態】 114年07月16日
-
第二作戰區大傷處置演練為提升戰時醫療韌性,第二作戰區16日執行「自強41號演習」戰時大量傷患救護及後送收治演練,檢視軍民整合醫療應變機制。此次演練由國軍花蓮總醫院結合衛福部臺東醫院、輔導會馬蘭榮家、臺東地區指揮部機步營及陸軍第二地區支援指揮部衛生連等單位,共同模擬戰時大量官兵及民眾傷患湧入急救責任醫院後,進行檢傷分類、緊急處置及手術治療,並依傷情分批後送至榮家收治,展現平戰結合的救護能量與縱深醫療體系的運作效能。(軍聞社李恬恬)【圖文專訪】 114年07月16日
-
第一作戰區軍民協力機制演練 建構國防安全韌性(軍聞社記者蔡枋澐澎湖14日電)為強化全民防衛動員能量,第一作戰區今日進行「軍民協力機制」演練,整合地方與民間資源,協力建構國防安全韌性。 此次演練,首先由澎防部步兵營實施「核心地區作戰道路阻絕設置」,官兵依據現場地形與作戰需求進行評估,運用蛇腹型鐵絲網、鋼刺蝟及水泥塊等阻材,並徵用大型民間吊車,協助於馬公市區道路,完成阻絕設置,加強遲滯敵人效果,展現軍民整合協調運作能力。 同時,澎防部協請合約廠商進駐野戰搶修點,並模擬戰場裝備損壞時,澎防部機步營二級廠及一支部聯保廠保修前支人員攜手合約廠商,協力完成戰損車輛修復任務,有效縮短裝備停損時間,確保部隊戰力延續。 此外,陸軍一支部衛生連演練「大量傷患後送」,過程中,官兵接獲命令後迅速出動野戰型救護車及城市型救護車前往現場,針對傷患實施檢傷分類、傷情處置,再依序後送至三總澎湖分院實施治療,提高戰場傷患的存活率。【最新動態】 114年07月15日
-
第二作戰區偵消支援作業演練 強化除污偵檢能量(軍聞社記者李恬恬花蓮14日電)漢光41號演習實兵演練進入第六天,第二作戰區配合作戰進程,執行「偵消支援作業演練」,模擬地境內工業區遭敵攻擊,造成儲存槽化學氣體外洩、廠內多名員工受傷且遭毒化物污染,刻正由廠內作業人員查找外洩點,花防部化兵連立即機動至災區,開設人員除污站,展現軍民合作、攜手強化全民防衛能量。 花防部化兵連接獲命令後,迅速派遣MD-105重型消毒車等車輛機動至指定地點,依照作業程序開設人員除污站。傷患送抵後,首先由二支部衛生連實施檢傷分類及傷患後送,再由化兵連接手,依序完成多道人員除污程序,最終透過M8偵檢紙進行複式檢驗,確認是否殘留毒化物,確保人員安全。 此次演練結合當地軍、警、消及廠商共同參與,透過實地協調與專業分工,全面檢視平時整備成果,強化地方防災應變能量,強化全社會防衛韌性,共同守護美麗家園。【最新動態】 114年07月14日
-
憲兵運用北捷執行兵力物資轉用 驗證軍民聯合防衛應變能力(軍聞社記者陳軍均臺北14日電)為驗證衛戍地區全民總力運用,憲兵指揮部今日偕同陸軍三支部及臺北市政府等單位,運用地下化設施執行兵力、物資轉用演練,展現軍民聯合防衛之應變能力,強化國土安全防護機制。 憲兵指揮部表示,此次實戰化訓練主要驗證軍民整合機制,運用地下化設施調整各項資源部署作為,增進戰場存活韌性。【最新動態】 114年07月14日
-
糧秣運補作業陸軍一支部補油庫補給分庫13日執行第一類補給品主動運補任務,確保作戰效能與整體戰力延續。過程中,官兵秉持「即時補給、精準送達」原則,針對部隊糧秣消耗狀況,預先完成物資盤整與裝載作業,並動員民間機具實施物資卸載,展現迅速確實的後勤支援能力。(軍聞社蔡枋澐)【圖文專訪】 114年07月13日
-
陸軍53工兵群道路阻絕演練 展現部隊訓練成果(軍聞社記者王進福桃園11日電)漢光41號演習實兵演練進入第3日,陸軍第六軍團53工兵群今日在桃園地區進行道路、灘岸等阻絕設置演練,針對指定地點運用「機動阻絕器材」等阻材設置阻絕,快速部署,有效展現防衛韌性。 53工兵群下午實施阻絕設置演練,模擬敵人自海灘登陸,在敵可能接近路線設置消波塊、鋼刺蝟蛇腹型鐵絲網、機動阻絕器材等阻材,以抵禦敵軍人員、裝備侵入及武器攻擊。 第三作戰區指出,本次阻絕設置演練課目亦結合民、物力動員,使用大型貨櫃作為阻材,強化阻絕能力,有效發揮全民防衛能量,達成軍民整合之目的。【最新動態】 114年07月11日
-
第一作戰區後勤全功能開設 強化軍民整合能量(軍聞社記者蔡枋澐澎湖11日電)第一作戰區今日實施後勤全功能設施開設,由陸軍一支部彈藥庫、澎防部裝騎營分別執行「彈藥預置分囤」及「戰備存量灌油運補」任務,藉以檢視軍民整合能量,以強化戰力延續。 為提升後勤支援效能,一支部彈藥庫以「主動運補」機制,採分區預置、機動補給等方式,針對戰時各階段所需彈藥類型與數量,並依作戰計畫配置至各戰術位置;過程中,彈藥庫官兵迅速完成彈藥裝載、運輸與分發任務,展現高效率協調與執行能力。 另外,澎防部裝騎營接獲命令後,即刻前往湖西加油站,實施第三類補給品戰備存量灌油運補作業。過程中,官兵確遵標準作業程序,檢查油桶繫固與外部狀況,並結合中油公司加油站,以檢視軍民整合能量,確保任務高效完成。【最新動態】 114年07月11日
-
第五作戰區阻材設施部署 結合民間力量強化防衛韌性(軍聞社記者吳柏融臺中11日電)「漢光41號演習」進入第三天,第五作戰區工兵部隊今日於臺中地區實施「阻材貨櫃裝載暨預屯整備」任務,靈活結合民間資源,運用車輛與重型機具,加速阻絕設施布署作業,有效遲滯敵軍行動,展現軍民整合、防衛韌性之具體成果。 為提升機動效率,工兵部隊採貨櫃模組化方式,先將各式阻材預先裝載至貨櫃中,並於接獲命令後,由民間廠商協力託運至指定地點,顯著提升反應速度與運輸效率,亦強化軍民協作與全民防衛能量。 此外,為強化阻絕部署效能,工兵部隊本次演習亦首次運用「機動阻絕器材」,具備可折疊、快速展開與模組化等特性,展開後可配合挖土機等工兵機械迅速填充沙土,大幅提升工事構築速度與整體防禦效能。【最新動態】 114年0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