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聞總覽
-
空官學生自發前進災區 以行動展現愛民精神(軍聞社記者李恬恬臺北5日電)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花蓮地區,空軍官校學生今日利用中秋連假,自發組隊、分批投入災區復原工作,展現軍校青年「關懷社會、服務人群」的熱忱與行動力,在地方居民引導下,學生們頂著烈日與泥濘,協助搶修道路、清理家園,為災後復原盡一份心力。 參與救災的同學們希望以實際行動回饋社會、貢獻心力,在這月圓人團圓的節日,讓團聚的意義不僅止於家庭,也延伸至社會的彼此扶持。地方居民對學生們的努力與熱誠給予高度肯定,感受到年輕人的真摯關懷與溫暖。 空軍官校校長黃少將表示,學生們於連假期間主動參與救災,充分展現平日教育訓練的成果與使命感,很高興學生們秉持「親愛精誠」校訓精神,服務社會、溫暖人心,也讓自己的中秋連續假期充滿溫馨與感動。【部隊頻道】 民國114年10月05日 -
陳副總長花蓮勘災 慰勉官兵付出辛勞(軍聞社記者侯凱議花蓮5日電) 國防部副參謀總長陳忠文中將今日前往花蓮光復地區,實地瞭解救災進度,並代表國防部長顧立雄、參謀總長梅家樹上將慰勉官兵,肯定他們投入災後復原工作的辛勞與努力付出。 在不影響官兵復原任務的前提下,陳副總長首先前往第二作戰區前進指揮所,對國軍官兵在艱困環境中全力投入救災任務,表達高度肯定。他強調,國軍守護國人責無旁貸,這是應盡的義務,期勉大家持續努力,協助地方加速復原,讓災區民眾早日回歸正常生活。 隨後,陳副總長前往光復商工及佛祖街現地,慰問協助清理、搬運淤泥的官兵,提醒大家務必注意自身安全,確保任務平安完成,並致贈國軍部隊應景禮品,祝賀官兵秋節愉快平安。【最新動態】 民國114年10月05日 -
中共機艦臺海周邊活動 國軍嚴密監控應處(軍聞社記者李恬恬臺北5日電)國防部今日表示,至上午6時止,偵獲共機9架次(其中逾越海峽中線進入北部空域2架次)及共艦6艘,持續在臺海周邊活動。 國防部強調,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國防訊息】 民國114年10月05日 -
救災馳援/系列十五國軍第三、四作戰區化學兵部隊4日傍晚於光復市區,出動重型消毒車執行街道消毒作業,確保環境整潔,維護居民健康。(軍聞社侯凱議)【圖文專訪】 民國114年10月04日 -
第三作戰區持續災後復原行動 軍民同心共築美麗家園(軍聞社記者莊家豪臺北4日電)第三作戰區持續投入花蓮縣光復鄉災後復原工作,官兵們秉持「同島一命、守護人民」的信念,與地方志工及民眾攜手奮戰,無懼風雨與烈日的考驗,日以繼夜投入清淤與整理工作。經過多日努力,主要道路、社區環境及多數房舍在國軍弟兄姐妹的協助下,已逐漸恢復往日整潔的模樣,熟悉的街景重新展現,重新找回「家的溫度」。 在復原現場,無論是揮汗鏟除淤泥的官兵,或是忙著搬運廢棄物的志工,大家臉上都寫滿了堅毅與關懷。軍民齊心、攜手重建家園的畫面,成為臺灣最動人的風景,也凝聚了無可取代的力量,見證「軍民一家、同心協力」的深厚情誼。 第三作戰區表示,救災官兵不辭辛勞、堅守崗位,以實際行動詮釋「救災即作戰」的精神。許多民眾在清理完成後,紛紛向官兵表達感謝之意,感佩國軍在最艱難的時刻伸出援手,讓他們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與勇氣。國軍強調,會持續與地方政府及社會各界攜手合作,讓花蓮光復鄉早日恢復昔日風景,讓美麗的家園再度閃耀幸福光彩。【部隊頻道】 民國114年10月04日 -
機動加油站增設 國軍強化救災油料補給效能(軍聞社記者侯凱議花蓮4日電)為避免救災車輛遠赴瑞穗、鳳林地區中油直營站加油,提升救災效率,第二作戰區補給油料分庫向陸軍後勤指揮部申請專案加油卡,可於中油非直營加油站(台糖加油站大進站)實施加油作業,此外,補給油料分庫亦於光復糖廠開設機動加油站,以滿足即時加油需求,展現後勤補給效能。 第二作戰區泵輸油料分庫副分庫長吳上尉表示,此次任務在陸勤部及中油的協助下,克服系統與帳務整合,才能讓這次的任務順利遂行,並表示,除了光復鄉內三個定點加油站外,單位增設了一個機動加油站,可派遣行動補給車前往現場提供加油服務,大幅提升了油料補給的彈性與效率。【最新動態】 民國114年10月04日 -
國軍第二作戰區開設服裝補給站 滿足救災官兵換補需求(軍聞社記者侯凱議花蓮4日電)為因應救災官兵於執行任務期間衣物破損,第二作戰區補給油料分庫分於光復、瑞穗及鳳林地區開設服裝補給站,提供官兵領取戰鬥透氣衫、迷彩褲及各式消耗性服裝,滿足服裝換補需求,展現後勤補給效能。 第二作戰區臺東油料分庫長李少校表示,此次任務重點為針對官兵消耗性服裝及個人裝備進行撥補,並強調補給站內各式服裝是針對救災申請的「特殊專案」,與年度國軍服裝供售站提領限制有所不同,官兵可持軍人身分證至補給站填寫資料後,領取所需服裝;此外,李少校也補充,補給站額外提供「洗滌服務」,以解決官兵在外救災時服裝清洗需求。【最新動態】 民國114年10月04日 -
中共機艦臺海周邊活動 國軍嚴密監控應處(軍聞社記者莊家豪臺北4日電)國防部今日表示,至上午6時止,偵獲共機10架次(其中逾越海峽中線進入北部空域5架次)及共艦7艘,持續在臺海周邊活動。 國防部強調,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國防訊息】 民國114年10月04日 -
中科院與清華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 強化前瞻國防科技研發(軍聞社記者蔡枋澐臺北4日電)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為推動國防前瞻科技發展,日前與國立清華大學攜手合作,由院長李中將和清大校長高為元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增進雙方在先進材料、智慧製造、人機協作、電池技術、工業工程、人因工程、量子科技、前瞻半導體及人工智慧等項的創新發展,致力成為國家安全與國防產業升級的關鍵力量。 中科院表示,此次與清大的產學研策略聯盟,涵蓋研發與人才培育兩大主軸,透過師生交流與技術合作,結合理論與實務,培養具備跨界視野的優秀人才,期能為國防工業注入新動能,持續保持臺灣在國防科技上的韌性與競爭力。 中科院指出,面對瞬息萬變的國際局勢與科技挑戰,為深耕國防科技研發,近期引進國外優質技術,擴大產學合作對象與範圍,並整合清大在量子科技、前瞻半導體、先進材料及人工智慧的最前沿研究成果,導入國防科技實務經驗,將有助於強化自主研發能力,為國家打造更堅實的科技基礎。 中科院強調,此次合作將與清華大學共同推動相關合作研究計畫,結合清大在半導體、高熵合金、AI與人機協作等技術的優勢,以及竹科在地的產業鏈,共同開發新世代的核心關鍵技術,增強武器系統環境適應力與製造精度,縮短研發時程,並兼顧國防科技與民生應用,達成人才培育與產業需求的「學用合一」目標。【部隊頻道】 民國114年10月04日 -
救災馳援/系列十四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災情以來,警消、醫護及「鏟子超人」等社會各界挺身而出,與國軍官兵肩並肩投入花蓮災區搶險與復原工作。陸軍司令部表示,在這段艱鉅的任務中,來自四面八方的鼓勵與支持,無論是一聲加油、一瓶飲水、一個握手、一個擁抱,都是支撐國軍官兵持續前行、堅定守護的最大動力。 陸軍司令部指出,災區重建非一蹴可幾,但「軍民團結的力量,永遠比風雨更強」,國軍將與地方政府、在地民眾攜手同行,用汗水與行動灌注希望,扛起復原的責任。迷彩身影不僅是災區的堅實支柱,更是國家安定的重要力量,國軍將持續展現堅定而溫暖的守護力,與全民一同迎向更堅韌的未來。(軍聞社莊家豪)【圖文專訪】 民國114年10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