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聞總覽
-
臺中總醫院呼籲良好健康管理 預防心臟疾病(軍聞社記者卓以立臺中26日電)有鑑於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吸菸及體重過重為心臟疾病的主要危險因子,國軍臺中總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甘承正呼籲民眾,養成良好自我健康管理,是即早發現與治療是預防心臟疾病的重點。 近期國軍臺中總醫院就治療一位46歲患者楊先生,他有高血壓、糖尿病、冠狀動脈裝了五根支架等病史。在某日凌晨因急性胸痛,喘不過氣,至該院急診就醫,心電圖顯示其急性前壁心肌梗塞,須立即接受心導管治療,同時併發急性肺水腫呼吸衰竭,於急救室接受氣管插管。 甘承正醫師以心臟超音波發現患者左心室射血分率約為百分之三十以下,緊急聯繫心臟外科準備葉克膜,以應對導管術中高危險情形。 在心導管手術過程中,發現患者左前降支冠狀動脈之前放置的支架已完全阻塞,故以導絲通過阻塞病灶並抽吸血栓後,再放置支架建立血流。過程中病患多次心因性休克,由心臟外科林敬惟醫師放置葉克膜體外循環系統來改善重要器官血流,等待心臟功能回復。 術後於加護病房治療,心臟功能逐漸改善,住院五天後移除葉克膜,第七天拔管,隔天轉至普通病房,觀察一周後順利出院返家。 甘承正醫師提醒,病患除有高血壓、糖尿病、冠狀動脈裝了五根支架等病史外,一天還抽四包菸,吸菸會增加2至4倍冠狀動脈疾病的風險,每日吸菸量越多、吸菸年數越長,則風險越高,同時也增加中風、周邊動脈疾病及肺癌的發生率。預防勝於治療是不變的道理,與其等發生症狀時慌張失措,平常一定要做好自我健康管理,守護心好人生。【部隊頻道】 民國114年01月26日
-
中共機艦臺海周邊活動 國軍嚴密監控應處(軍聞社記者陳勝勳臺北26日電)國防部今日表示,至上午6時止,偵獲共機6架次(其中逾越海峽中線進入西南空域2架次)及共艦7艘,持續在臺海周邊活動。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 此外,國防部另指出,昨(25)日偵獲中共空飄氣球2枚,首枚於上午06時23分於基隆西北方75浬處,高度1萬8000呎處偵獲,於上午7時45分消失;次枚於上午06時23分於基隆西北方68浬處,高度1萬8000呎處偵獲,於上午7時26分消失。【國防訊息】 民國114年01月26日
-
206旅緝毒犬安檢 落實毒品零容忍(軍聞社記者呂尚俞臺北26日電)為維護營區安全,防制毒品危害,陸軍206旅日前申請憲兵隊緝毒犬進行不定期安全檢查。在憲兵同仁的引導下,緝毒犬針對入伍訓員生活空間、個人行李實施嗅聞查緝。透過安全檢查,消除營內危安死角,同時展現單位對毒品防制工作的高度重視。 旅長陳上校表示,毒品不僅危害國家安全與社會穩定,更是在維護部隊純淨方面應嚴肅面對的問題。秉持對毒品零容忍的精神,結合定期、不定期的查緝與教育宣導,消弭官兵僥倖心態,也讓新兵在入伍訓練培養戰力基礎的同時,建立對毒品危害的正確認知。【部隊頻道】 民國114年01月26日
-
中科院開發無鉛鐵基接觸片 善盡企業社會責任(軍聞社記者林庭暉臺北25日電)中科院歷年來以其卓越的材料、元件及系統整合能力,積極協助產業界進行技術升級與創新研發,累積了豐富的產業製程輔導與產品開發經驗。基於此優勢,台灣高鐵公司於2012年與中科院簽訂合約,委託執行「集電弓接觸片組合關鍵元件研製」計畫,期望在國內取得自主替代商源,提升價格競爭力並降低營運成本。 中科院說明,完整的集電弓組件包括接觸片、輔助接觸片、連接板與弓角等元件,需同時具備高機械強度、高導電性、耐磨性與潤滑性能。台灣高鐵公司採用日本新幹線系統,其所使用的接觸片為以粉末冶金技術製成的含鉛鐵基接觸片。 中科院在接獲此需求後,運用過去於開發武器系統關鍵零件所累積的粉末冶金技術,於2013年成功研製出初代國產含鉛鐵基接觸片,並順利完成首次高速行駛營業測試,其行駛里程數符合日本原廠初代接觸片的標準。自2015年起,中科院正式量產含鉛鐵基接觸片,供應台灣高鐵公司使用,並輔導國內廠商建置生產能力,提升國內軌道工業的自製化能力。此外,中科院也成功開發包括輔助接觸片、連接板與弓角等其他零件,並持續產製供應高鐵公司。 在研發過程中,中科院研究團隊發現,現有的鐵基接觸片中均含有金屬鉛,因鉛具有低熔點、硬度低、材質軟及良好導電性等特性。 為實現環保概念,中科院主動投入無鉛鐵基接觸片的研製,經歷無數次試驗與挑戰,終於於2022年成功開發出無鉛鐵基接觸片。經測試,其硬度、拉伸性、衝擊性與導電性能皆與含鉛接觸片一致,並完成實車測試,證實其性能表現完全符合高鐵使用需求。此技術突破已於2023年與2024年分別獲得日本及中華民國專利認證。 中科院運用粉末冶金技術,除了建立國內自製能力,亦完成無鉛鐵基接觸片的創新開發,不僅期望提供國人更健康的生活環境,亦可將此環境友善產品行銷海外,包括日本新幹線及其他相容系統的國家,為永續發展貢獻力量,善盡社會責任。 中科院以卓越的技術實力,成功協助高鐵國產化關鍵元件,展現了自主研發與創新能力,為國內產業帶來新契機,並積極推動環保概念,樹立產官合作的成功典範。【最新動態】 民國114年01月25日
-
航技學院辦理科普活動 深化全民國防教育(軍聞社記者王茗生高雄25日電)空軍航空技術學院日前配合國科會科普計畫,辦理「翻轉屏東,夢想起航」偏鄉航太科普營隊活動,前往屏東縣地磨兒國小、和平國小及高雄市旗山國中、兆湘國小等四所學校,由一般學科部飛機工程系徐嘉偉副教授、江志煌助理教授、葉崇偉副教授及劉力愷講師帶領,透過多元課程推廣全民國防理念,並激發學子對科學的興趣。 本次活動課程內容包括全民國防教育、航空星象介紹、模擬飛行體驗、特色紙飛機設計、橡筋動力滑翔機製作、多軸飛行器組裝與飛行教學以及降落傘水火箭實作等,豐富的課程內容,讓學生們收穫滿滿。 活動過程中,學生們透過多元化的實作課程,不僅學習到航太科學知識,更對無人機操作及飛機設計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並從中瞭解空軍在建軍歷史中肩負的國防使命與責任,進一步深化對全民國防的認識。【部隊頻道】 民國114年01月25日
-
煙幕營發揮團隊默契 完成發煙作業演練(軍聞社記者卓以立專訪)陸軍36化學兵群煙幕營煙幕2連於作戰計畫演練中,部隊官兵合作無間,順利完成發煙作業演練。排長江士官長表示,一項任務能夠完美執行,靠的是團隊默契,並強調,能夠支援第一線作戰部隊,達成作戰區的任務,著實責無旁貸,更是一件非常榮耀的事。 江士官長指出,連上任務是以M3A3發煙器,透過煙幕掩護友軍部隊轉進、重要目標防護等任務,在演練過程,透過測候所提供的風向、風速資訊,選定發煙位置,以製造足夠大小的煙幕,達到掩護作用。 江士官長強調,全連官兵各司其職,無論是幹部指揮作業、煙幕班發煙作業、油補班油料補給,以及測候所的煙幕預判,每個環節都十分重要,缺一不可,他以官兵優異的表現為榮。 負責測候所的煙1排副排長簡上士則表示,天候狀況是發煙成敗的重要因素,他必須時刻掌握當前天候,每5分鐘更新風向與風速數據,以利連長及排長判斷發煙時機,確保遂行支援作戰任務。【圖文專訪】 民國114年01月25日
-
陸軍36化學兵群作戰計畫演練 展現支援作戰效能(軍聞社記者卓以立臺中25日電)為驗證部隊訓練成效,陸軍36化學兵群煙幕營日前於任務地區,實施作戰計畫演練,官兵操作M3A3機械發煙機,模擬以煙幕掩護作戰部隊機動,展現化學兵部隊勤訓成果。 為強化臨戰應變能力,煙幕營在完成基地訓練鑑測後,由作戰區驗證部隊執行作戰計畫演練實況,結合想定並以實戰化方式,遂行重要目標防護及掩護部隊機動任務,藉巨大煙幕在目標區形成遮障,達成掩護作業。 過程中,官兵透過風速風向儀掌握現場天候狀況,確認覆蓋目標區域後,向各排下達發煙命令;隨後,即操作M3A3機械發煙機,藉由精準計算的方向、位置部署,讓煙幕在目標區匯聚成屏障,展現支援作戰能量。 陸軍36化學兵群秉持「精實國防,堅守崗位」信念,持續透過實戰化演練,強化臨戰應變能力,展現化學兵支援作戰效能。【最新動態】 民國114年01月25日
-
中共機艦臺海周邊活動 國軍嚴密監控應處(軍聞社記者林庭暉臺北25日電)國防部今日表示,至上午6時止,偵獲共機28架次(其中逾越海峽中線進入西南空域27架次)及共艦8艘次,持續在臺海周邊活動。國防部強調,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 此外,國防部另指出,昨(24)日偵獲中共空飄氣球2枚,首枚於下午02時20分於臺中西北方73浬,高度4萬2000呎處偵獲,於下午04時50分消失;次枚於下午06時20分於基隆西方74浬處,高度2萬7000呎處偵獲,並於晚間08時05分消失。【國防訊息】 民國114年01月25日
-
101旅軍法紀宣教 深化官兵法治觀念(軍聞社記者呂尚俞臺北25日電)為強化部隊守法重紀觀念,陸軍步兵第101旅步一營及步三營日前辦理「春節暨228連續假期前軍法紀教育暨行車安全宣教」,邀請派出所員警蒞部演講,針對「反詐騙」、「反毒工作」及「酒駕防制」等主題實施宣教,透過實際案例分享,深化官兵正確觀念。 政戰主任張上校表示,農曆春節將屆,軍紀無假期,提醒官兵應妥善財務規劃,慎防詐騙,休假期間返家切勿疲勞駕駛,在外餐敘嚴禁酒後駕車,並遠離複雜場所,拒絕毒品誘惑,恪遵各項軍紀規範,共同維護單位純淨及榮譽。【部隊頻道】 民國114年01月25日
-
劉校長慰問所屬校區 肯定官兵執勤辛勞(軍聞社記者吳柏融臺北25日電)國防大學校長劉上將日前前往所屬率真、中正嶺及復興崗校區勤務連實施春節慰問,並頒贈春節慰問金,肯定官兵執勤辛勞,提醒人員應時刻堅守崗位,確維校區安全。 劉校長表示,留守人員應採集中管理,加強校區巡查掌握人安、物安狀況,而擔任大門衛哨勤務更應提高警覺,落實人員進出查察,確保校區安全;劉校長也要求留守官兵嚴守軍紀營規,嚴禁營內飲酒、聚眾賭博等失序違紀行為,維護單位榮譽。 劉校長提醒,幹部須妥善規劃官兵休假排定及勤務輪序,秉持「公正、公平、公開」的原則,領導所屬推展單位任務,避免官兵心生怨懟,衍生後遺,才能有效凝聚官兵向心,共同塑造良好部隊風氣。【部隊頻道】 民國114年0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