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聞總覽
-
國軍第二作戰區投入花蓮 災後復原防災整備雙軌並進(軍聞社記者呂尚俞花蓮19日電)國軍第二作戰區今日持續投入兵力,於花蓮縣光復鄉持續進行災後復原與「風神颱風」防災整備工作,全力協助地方政府進行防颱準備,為守護民眾生命財產安全奠定穩固基礎。 在林田幹道沿線,官兵協助進行淤泥清理及防護工程,第二作戰區並派遣臺東地區指揮部官兵前往支援,與民間機具密切協作,完成「削斜防水」作業,強化土堤結構,提升道路防護安全。同時,官兵與地方志工共同堆置沙包,並於土堤上覆蓋帆布,有效防範泥砂再次崩落,相關後勤、醫療等編組,亦完成整備,面對複合式的災害威脅,絲毫不敢馬虎。 此外,光復鄉光復國中地下室因先前洪水造成大量泥沙淤積,且泥沙結塊堅硬、難以清除,官兵運用水管沖軟泥沙,再由民間抽水車協力抽除,展現軍民相互合作的精神。 第二作戰區表示,面對「風神颱風」可能帶來的強降雨,部隊持續與地方政府及民間團體緊密合作,積極整備各項防汛能量,彰顯守護家園、保障民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堅定決心。【最新動態】 民國114年10月19日
-
中共機艦臺海周邊活動 國軍嚴密監控應處(軍聞社記者陳傳奇臺北19日電)國防部今日表示,至上午6時止,偵獲共2架次及共艦6艘,持續在臺海周邊活動。 國防部強調,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國防訊息】 民國114年10月19日
-
新北市眷村文化節登場 邀民眾體驗眷村文化(軍聞社記者文仁臺北19日電)新北市眷村文化節今年以「喵訪眷村」為主題,現正於空軍三重一村登場,活動至10月31日止,串聯新北多處眷村相關場域,邀請民眾一同參與,感受眷村獨有的文化記憶與生活溫度。 今年的文化節活動包含「永續市集」、「手作工坊」、「體驗遊戲」及「眷村小旅行」等,透過不同的互動方式,將早期眷村文化獨特又溫暖的記憶延續傳承。參與民眾不僅可以實地穿梭巷弄,在建築物中尋找歷史痕跡,也可以透過美食與手作體驗,深入瞭解在地文化,重新認識新北眷村的故事與價值。 此外,「空軍三重一村」是全國唯一蓋在陣地上面並且完整保留的一個防砲眷村,在這裡可以看到清晰的歷史脈絡,縱觀北臺灣將近400年的開發史,從最早平埔族的營業場所、大稻埕農民的農田、日據時期的砲陣地,至光復以後變成眷村,再加上空軍的文化精神,這裡展現了更多元、融合的特殊面貌,展場也將書店、藝廊、展覽空間以及沈浸式舞台劇的方式結合。民眾可以慢慢的走進眷村的不同角落,感受、體驗、挖掘不同且獨特的故事與文化。【圖文專訪】 民國114年10月19日
-
推廣眷村文化不遺餘力 張錦春訴說三重一村的溫暖記憶(軍聞社記者文仁臺北19日電)「我們三重一村,大家把不同的文化、飲食一起帶進來,大家真的就像一家人一樣。」導覽員張錦春女士,原本是苗栗客家人,當年嫁進空軍一村,在眷村中生活了10多年。搬離眷村後,因為特別喜歡眷村文化,於是重回老家繼續擔任導覽員工作。 「以前早期,男生就是爸爸們,幾乎都在外島,那大家都會互相幫忙。尤其媽媽不在家的時候,也不怕孩子餓著肚子,大家都會互相說哪家開飯了,就到那邊去。也非常簡單,就是吃了麵疙瘩,或是饅頭非常簡單的,有什麼就吃什麼。」張錦春回憶過去眷村生活時,村里都像一家人般的生活在一起,彼此互相幫助。 張錦春表示,目前擔任導覽員已邁入第7個年頭,她認為能夠持續將眷村文化發揚光大很重要,希望透過導覽與活動,能夠將眷村文化推廣並傳承下去,讓下一代也瞭解這段生活的點滴與記憶。【圖文專訪】 民國114年10月19日
-
眷村「甬道」體驗位於新北市三重區的「空軍三重一村」,在日治時期建造了一座存放彈藥以及作為掩體的地下甬道,裡面有走道和隔間,共有十個出入口,宛如「地下迷宮」。民眾踴躍報名參觀,在四通八達的地下通道中穿梭,體會獨有的眷村文化。(軍聞社文仁)【圖文專訪】 民國114年10月19日
-
資通三大隊體能戰技訓練為迎接即將到來的陸軍「干城盃」戰技競賽,資通三大隊積極展開訓練行動,針對「手榴彈基本(野戰)投擲」、「無人機競賽」及「武裝接力」等競賽項目,進行密集且系統化的訓練,以提升體能戰技、無人機操作熟練度,期能在比賽中展現扎實戰技與團隊默契。(文:軍聞社林庭暉/圖:陸軍第八軍團)【圖文專訪】 民國114年10月19日
-
砲指部參與社區健行活動 同樂展現軍民情誼(軍聞社記者林庭暉臺南19日電)為促進社區交流、推廣健康生活理念,陸軍砲兵訓練指揮部日前參加臺南市關廟區新埔里辦公處舉辦健行活動,地方民眾與本部官兵齊聚蓮花池前廣場,在戰鼓社熱情表演後出發,沿途經新埔三街、四仙姑廟、新仁橋及關廟校區等地,步履整齊、笑聲洋溢,展現出軍民和諧、健康共融的活力風貌。 砲訓部指揮官李少將表示,國軍除肩負守護國家安全的使命外,更積極融入地方事務,本次活動各項活動促進交流與關懷,展現部隊溫度與專業形象;此次健行象徵軍民攜手、健康同行,也期勉所有參與者在生活中持續培養運動習慣,以健康體魄迎向人生挑戰與希望。【最新動態】 民國114年10月19日
-
國軍第二作戰區撤離演練 確保民眾生命財產安全(軍聞社記者呂尚俞花蓮18日電)因應「風神颱風」外圍環流及東北季風可能帶來的影響,國軍第二作戰區今日表示,單位在持續執行花蓮地區堰塞湖災後復原任務,已完成災防人員編組及各項災防機具、車輛整備,全力投入防颱工作,並於今日下午配合地方政府實施預防性撤離演練,協助鄉民疏散至安全地點,確保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今日下午的演練,國軍第二作戰區配合花蓮縣政府,於光復糖廠整備中型戰術輪車及野戰救護車,分別前往光復鄉、鳳林鎮及萬榮鄉等指定地點執行撤離任務,協助載運鄉民前往收容中心。 第二作戰區強調,國軍秉持「救災視同作戰」的精神,在執行災後復原任務之際,亦積極投入防颱整備工作;同時與地方政府、警消單位及志工團體密切協調聯繫,確保災防資訊即時傳遞、任務分工精準落實,展現軍民一心、共同守護家園的堅定決心。【最新動態】 民國114年10月18日
-
全民國防走入鄉里 深化全民防衛韌性(軍聞社記者蔡枋澐桃園18日電)為深化全民國防理念、促進軍民交流,國防部資通電軍指揮部今日於桃園市中壢龍岡大操場舉辦「全民國防教育走入鄉里」活動,透過全民國防體驗、裝備陳展、社團成果展示及人才招募宣傳等多元內容,展現全民國防教育的豐碩成果。 「全民國防教育走入鄉里」活動,由資通電軍指揮官毛中將主持,並邀請地方首長、仕紳及後備輔導中心幹部等人出席;活動首先由莊敬高職儀隊整齊劃一的槍操表演揭開序幕,緊接著花蓮電戰隊原舞社、藝工隊官兵,也以舞蹈表演炒熱現場氣氛,充分展現國軍官兵允文允武的活力。 毛指揮官致詞時表示,國防是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石,而國家安全的穩固,必須建立在全民的理解與支持之上,唯有全民一心、軍民合作,才能形成堅實的防衛力量與社會韌性。他強調,國防不僅是軍人的責任,更需要地方政府與全民共同參與,期盼藉由此次活動讓更多民眾瞭解國防事務,深化全民國防意識,並激發青年對軍旅生涯的熱忱,為國家安全貢獻心力。 活動現場設有全民國防互動體驗、靜態裝備及社團成果展示,並規劃人才招募專區,期藉由官兵向民眾現場說明部隊任務與國軍多元職涯發展,延攬有志青年男女加入國軍行列,為守護家園奉獻一己之力。【最新動態】 民國114年10月18日
-
十軍團全民國防走入鄉里活動 深化全民國防教育(軍聞社記者卓以立南投18日電)為強化全民國防觀念,爭取社會各界對國軍的認同與支持,陸軍第十軍團指揮部今日於南投縣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舉辦「全民國防教育走入鄉里」活動,期透過多項裝備陳展、軍事互動體驗及招募等,以「國防零距離,南投起步走」為主軸,融合軍民關係,扎根全民國防教育理念。 活動安排多元的軍事元素表演,包括裝甲586旅的氣勢磅礡戰鼓及國軍人型氣偶活潑的表演,並邀請中興高中吉他社、南投高中熱舞社和草屯商工儀隊共同演出,展現國軍部隊與青年學子的活力與愛國熱情。 會場同時陳展雲豹八輪甲車等多項裝備,展現國軍堅實戰力,而互動體驗區則開放民眾體驗未爆彈防護裝備著裝、生命探測器操作及漆彈射擊等,以寓教於樂的方式,讓民眾瞭解國防事務。 第十軍團表示,本次活動整合軍、警、學校與地方單位共同推動,以近距離互動拉近軍民距離,展現國軍守護家園、保衛人民的決心,期盼民眾透過親身參與,體認國防重要性,攜手共築堅實的全民防衛韌性,讓全民國防意識深植於社會每個角落。【部隊頻道】 民國114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