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聞總覽
-
十軍團新訓旅開訓暨授槍典禮 矢志擔衛國重任(軍聞社記者卓以立臺中8日電)陸軍步兵第104旅及101旅日前舉行「114-4梯志願役士兵」、「常備兵役軍事訓練第235、236梯暨空軍111梯」開訓暨授槍典禮,授予入伍生代表象徵軍人責任及戰鬥意志的步槍,全體新兵在宣誓代表帶領下,齊聲立誓效忠中華民國、保衛人民,動作整齊劃一,展現高昂士氣。 104旅參謀主任張上校表示,期許新兵受訓期間保持高昂鬥志與樂觀態度,通過各項考驗,成為捍衛國家及保衛人民的安定力量,同時為自己的軍旅生涯留下難忘的回憶。 101旅政戰主任張上校則勉勵全體訓員,在為期8週的入伍訓練中,強化體能、精進專業,並培養堅忍不拔的精神與榮譽感,成為捍衛國家、保護人民的中堅力量。【部隊頻道】 民國114年09月08日
-
中共機艦臺海周邊活動 國軍嚴密監控應處(軍聞社記者王茗生臺北8日電)國防部今日表示,至上午6時止,偵獲共機27架次(其中逾越海峽中線進入北部、中部及西南空域14架次)及共艦7艘、公務船2艘,持續在臺海周邊活動。 國防部強調,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國防訊息】 民國114年09月08日
-
東引指揮部65週年隊慶 軍民同歡見證榮光(軍聞社記者王茗生臺北8日電)陸軍東引地區指揮部日前舉辦「忠義部隊65週年隊慶大會」,由指揮官馮少將主持,邀請退役前輩、地方仕紳及友軍單位等出席,藉由典禮、戰技操演、聯合作戰計畫演練、社團成果發表及戰力展示等多元活動,展現部隊建軍備戰成果,與軍民共同見證65年的榮耀傳承。 典禮中,司儀恭讀國防部長顧立雄及陸軍司令呂坤修上將賀電,肯定歷屆官兵辛勤付出,為部隊奠定堅實基礎,並勉勵現役官兵持續深化戰備整備,展現「忠義驃悍」精神。 馮指揮官致詞時表示,忠義部隊自建軍以來屢創佳績,特別感謝前輩們的付出與支持,並期勉全體官兵持續強化專業、團結合作,堅守北疆防衛重任。 此外,活動中也安排原民舞蹈、民俗技藝社與戰技隊演出,展現官兵訓練成果與青春活力,獲現場嘉賓熱烈掌聲,並開放武器裝備陳展及甲車試乘,吸引眷屬及地方民眾踴躍參與,軍民互動熱絡,場面溫馨隆重。【最新動態】 民國114年09月08日
-
戰地遺址化身展覽場域 南竿據點綻放藝術能量(軍聞社記者呂尚俞馬祖7日電)2025馬祖國際藝術島進入第三天,南竿的藝術據點同樣吸引眾人目光。這些作品讓戰地遺址不再只是歷史的印記,而是轉化為連結過去與當下、島嶼與世界的文化平臺。前線的記憶在藝術中被重新書寫,也為馬祖開啟了一種面向未來的島嶼想像。 南竿26、53與77據點全面開放,再生與打開的能量得以完整呈現。在53據點中,策展人洪榆橙策劃「穿越蟲洞的書信——致外島時光」,展出張致中的《家書》,以感濕油墨呈現軍旅書信的浮現與消逝。 臺裔加拿大藝術家李佩珊於南竿26據點推出《不是誰的棋子,我們是…》,讓觀眾看見地緣政治棋局下「棋子」的美麗與哀愁。被命名為「等待美術館」的77據點,藝術家於建築空間中拓展牆面、開口引海景入室,讓窗外風景如畫般展現眼前。「等待」意指早年官兵於此守望敵情,也象徵空間如今等待藝術與訪客相遇。 在山隴澳口堤岸的風動裝置《漁夢》,是馬來西亞藝術家朱威龍以此重構馬祖漁村的意象,呈現過往漁人順應海流、與海共生的記憶。南竿舊體育場則在拆除改建前,讓日本重量級藝術家柳幸典揮灑創意,帶來其經典代表作《哥吉拉計畫》,將廢棄的舊體育館改造為獨特的空間經驗,請來當地的「怪手師傅」,雕刻館場地板,來形塑新的地景記憶。 在南竿山隴排練場,則是由日本藝術家雙人組米谷健、茱莉亞(Ken Yonetani & Julia Yonetani)帶來《生命之網》,以釣魚線編織出龐大網狀裝置,象徵世間萬物緊密相連,凸顯人類與海洋相互依存的關係。 值得一提的是,喜愛藝術島海報的觀眾不妨走訪日光春和,攝影師鄭鼎在此展出延續第一屆至第三屆的系列攝影作品《鹹味的光》,搭配日光春和的大面落地窗海景,呈現更多攝影師鏡頭下更多迷人的島嶼風景。【最新動態】 民國114年09月07日
-
楠梓區工地發現未爆彈殘體 第八軍團:依程序完成銷毀作業(軍聞社記者王茗生臺北7日電)陸軍第八軍團指揮部表示,今日接獲通報,楠梓區工地發現疑似未爆彈,協請軍方派員協處;單位立即派遣未爆彈處理小組赴現場處理。 第八軍團指出,未爆彈經鑑定為早期遺留空用炸彈殘體乙枚,彈體嚴重鏽蝕,料、批號不明,無危安顧慮,目前已移運入庫妥存,後續將依廢彈處理程序完成銷燬作業。【國防訊息】 民國114年09月07日
-
海上加油展現專業默契 確保遠航任務順遂(軍聞社記者王茗生隨艦採訪)海軍114年敦睦遠航訓練長達萬餘浬的航程中,海上加油是確保納編軍艦足以持續遠洋航行的重要任務,磐石軍艦作為支隊唯一補給艦,需定期執行「海上油料整補」任務,與武昌、鄭和等受補艦進行併航整補作業,為航程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海上整補平均每三至五日實施一次,過程中,受補艦須調整俥速、保持航向,快速靠近磐石軍艦並維持併航,雙艦距離僅數十公尺,需在洋面風浪與船身搖晃中,穩定建立高線纜索,並吊掛油管進行輸油。 輸油前,首先由整補艦發射纜繩至受補艦,並將聲力電話線傳遞至受油艦完成通信構聯,再將油管高線引纜拉至受油艦,當輸油管探針頭與受油器順利接合後,正式啟動整補程序。此時,艦上操作人員全程緊盯絞機張力與油壓數值,維持油管穩定壓力,避免因壓力異常引發漏油等危安狀況。 整補期間,除了需要整補站官兵確保輸油管高線作業外,艦長與駕駛臺人員需緊密監控風浪變化,透過聲力電話、通信旗與信號板相互協調,展現整體艦隊操縱協調能力。完成整補後,補給艦以廣播播放樂曲,向受補艦致意「艦運昌隆」,官兵站上甲板揮手致意,傳遞的不只是情誼,更是彼此共同完成遠航任務的信任與決心。 值得一提的是,為提升整補速度,海上加油時常以雙舷加油方式,同時為兩艘受補艦進行輸油,展現艦艇之間高度協調與專業能力,更證明海軍整體後勤補給量能。 「操演時最關鍵的,就是兩艦的間距不能超過作業限制。」磐石軍艦帆纜士官長陳士官長表示,若兩艦間距過近或過遠,不僅會造成鎖具脫離,還可能損傷整補裝備,甚至危及人員安全。他分享,加油過程曾遇到天候突變,海象突然惡化,兩艦晃動劇烈,間距一度縮短,駕駛台下令立即停止輸油、加速脫離,凸顯海上加油困難與風險,同時也驗證官兵緊急處置能力與作為。 此外,在遠航加油過程中,官校學生也親身參與加油部位作業,陳士官長表示,透過船上官兵講解流程,再由官兵示範,最後讓學生實作,希望藉由這些實地體驗,讓他們未來任官後更瞭解操演風險,做好安全監督之責。【最新動態】 民國114年09月07日
-
支隊官兵海上操練 宣慰僑胞展現國家實力(軍聞社記者王茗生隨艦採訪)海軍114年敦睦遠航訓練支隊於敦訪友邦國家期間,展開各項文化交流,其中,海軍官校鼓號樂隊、海軍樂儀隊及陸戰莒拳隊所組成的操演隊伍,代表我國執行對外展演任務,透過整齊劃一與精準動作,傳遞國軍專業形象與堅實戰力,深獲僑胞與當地民眾高度肯定。 海軍儀隊的薛中士指出,在軍艦上練習與陸地大不相同,最大挑戰在於船體晃動對平衡與槍法穩定性的影響,再加上海上曝曬無遮蔽、刺眼陽光,更考驗官兵體能與反應,透過持續精進體能,克服不同環境所帶來的考驗,期許自己在未來表演中導入新式槍法,讓學弟們獲得更多學習與突破的機會。 這次擔任海軍樂隊帶隊官並擔任指揮的唐士官長表示,音樂是自己的專長與興趣,能透過音符傳遞情感,並代表國家於友邦演出,是一件無比光榮的事,此次任務更首度演出他親自創作的《榮耀傳承進行曲》,隊員們從練習到演出,呈現出的氣勢與情感令他感動不已,期望透過樂曲,讓大使與僑胞們能因中華民國海軍而感到驕傲。 海軍樂隊韓下士指出,在海上演奏練習不僅須適應氣候與船體晃動,更要在船上機械運作的吵雜環境下保持專注力,這次敦睦遠航訓練能代表國家演出,對他來說既是挑戰也是對自己的磨練,透過一遍遍的練習,與隊友們攜手將最完美的樂曲帶給友邦國家,以行動詮釋中華民國海軍堅毅不拔、精實自信的信念。 經歷九次敦睦遠航訓練任務的陸戰莒拳隊陳士官長表示,在船上訓練分為莒拳專項及運動科學兩部分,透過跆拳道踢擊、擊破技巧與肌力強化,藉以克服暈船與搖晃等挑戰,透過敦睦遠航與友邦交流,展現莒拳隊「忍耐克己、百折不撓」的戰鬥精神,並期望明年能順利完成第十次遠航,為自己的軍旅二十年生涯留下圓滿回憶。【圖文專訪】 民國114年09月07日
-
遠航見習實作結合理論 強化官校生專業能力(軍聞社記者王茗生隨艦採訪)海軍114年敦睦遠航訓練是海軍年度重要任務,同時也是驗證海軍官兵遠洋航行能力,包括海軍官校、政戰學院、理工學院與管理學院的應屆畢業生進行艦艇各部位值更,藉由艦上官兵親身教導及學生實務見習,累積海上航行經驗,並依見習進度完成簽證,為未來投身海軍奠定良好基礎。 見習期間,學生依所屬專長輪調至駕駛臺、輪機、戰情等艙間,配合官兵輪班值更,透過親身體驗值更工作,深化對於航行的認識。其中,在戰情室及駕駛臺內,學生會輪流擔任副值更官、左右舷瞭望、測繪組、電話手、雷達手及網路手等部位,學習海圖相關知識,瞭解各項職務內容,協助值更官確保艦艇航行安全,並透過實際操作,提升航海實務經驗,為即將畢業任官做好準備。 值得一提的是,理工學院的學生因畢業後將派任至艦艇輪機部門,實習內容與其他學生略有不同,他們需深入悶熱吵雜的機艙底部,進行機械與裝備巡檢,從實務中認識艦艇動力系統的運作,並逐步培養維保與故障排除的實力,未來將肩負重任保障海軍航行動力。 在執行海上加油任務時,學生也會與艦上官兵一同投入工作之中,實際操作聲力電話、信號旗與信號板等通訊工具,理解艦與艦之間協調指揮方式;同時,在官兵講解與帶領下,學生們瞭解高線引纜的傳遞程序,親身感受海上整補作業的艱辛與挑戰。 此外,在靠泊友邦期間,支隊安排學生參與各項參訪活動,深入體驗當地文化風俗,拓展國際視野與人文素養。學生們也肩負鼓號樂隊及操演展示等任務,展現我國軍校生的專業形象,也讓他們深刻體認,海軍就是「半個外交官」。【最新動態】 民國114年09月07日
-
中共機艦「聯合戰備警巡」 國軍運用聯合情監偵嚴密掌握(軍聞社記者王茗生臺北7日電)國防部今日表示,自上午7時起,陸續偵獲中共殲-16、空警-500等各型主、輔戰機及無人機計25架次出海活動,其中14架次逾越中線及其延伸線,進入我北、中部及西南空域,配合共艦,假所謂「聯合戰備警巡」之名,對我周邊空、海域進行騷擾。 國防部強調,國軍運用聯合情監偵手段嚴密掌握,並檢派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適切應處。【國防訊息】 民國114年09月07日
-
敦睦航訓培養未來海軍新血 海上見習汲取經驗(軍聞社記者王茗生隨艦採訪)敦睦遠航訓練期間,任務艦安排許多課程,其中海軍官校與國防大學的應屆畢業生必須針對「值更」進行簽證,並依專長輪值駕駛臺、戰情室與輪機等部位,在支隊幹部與艦上官兵的帶領下驗證各項操作,透過實務訓練,培育海軍堅實新血。 「艙底就像船的心臟,是確保軍艦遠航源源不斷動力的來源。」國防大學理工學院學生陳玉祥表示,在學校教育期間主要學習理論與原理,透過這次遠航在輪機部門見習,實際接觸主機、發電機、造水機等設備,這對他來說是最寶貴的經驗。 海軍官校學生涂汶愷表示,在航行期間曾擔任副值更官,實際執行畫海圖、雷達觀測、航行避碰等任務,在這次遠航過程中實際操作,而這些都是在書本中學不到的,深刻體會其中難度與責任。 海軍官校學生謝詠伃表示,在遠航訓練中歷經不同部位見習,更獲艦上官兵肯定,在遠航訓練進行艦體戰術運動期間,曾擔任見習值更官,統籌駕駛臺各部位,隨時注意艦艇航行的方向,配合任務艦進行編隊,透過這次見習經驗,期許自己未來能擔負艦艇值更官的職責。【圖文專訪】 民國114年09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