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查詢 "藝術" ,結果共:26筆
-
文藝金像獎國畫、西畫評選 展現官兵創作能量(軍聞社記者王茗生臺北15日電)國軍第59屆文藝金像獎今日於博愛營區舉行美術類國畫及西畫作品評選,邀請羅振賢、沈禎、李轂摩、潘蓬彬、游守中及張璐瑜等藝術名家擔任評審,分別就國畫與西畫項目進行專業評比,並依筆觸表現、構圖技巧、色彩運用及主題意象等面向進行綜合評分,經審慎討論後,順利評選出金、銀、銅獎及優選作品。 本屆文藝金像獎以「放心,有我在」及「軍民同心,守護中華民國」為創作主題,分為國軍組及社會組,由參賽者自由選題創作,除展現國軍官兵在面對天然災害或中共灰色地帶襲擾時,堅守崗位、保家衛國的決心與意志外,也呈現軍民一心、全民防衛的凝聚力量,傳遞守護國家安全與民主的共同信念。 本次國畫類評選共有國軍組13件、社會組17件,共計30件作品參賽;西畫類則有國軍組10件、社會組10件,共20件作品。作品內容題材多元,充分展現參賽者對藝術的熱忱與巧思,更從中鼓勵更多優秀官兵及社會人士投入創作,共同推動國軍藝文風氣。 評審團表示,今年作品在筆墨、構圖及意境表現方面,均展現豐富創意與藝術表現,特別是部分官兵作品能將軍人精神與傳統書畫筆法結合,呈現剛柔並濟的獨特風格,讓藝文創作不僅能陶冶性情,更能激發戰鬥意志與團隊向心力,展現國軍推動藝文活動、培養官兵「允文允武」藝文軟實力的成果。【最新動態】 114年10月15日 -
「畫巷」主視覺展現軍事藝術創意政戰學院軍校生以「畫巷」為題於北投中心新村辦理展覽,其中主視覺巧妙地將復興崗精神堡壘與眷村巷弄、窗花等意象結合,主題呼應且不突兀,展現出軍校生豐沛的藝術創作能量。【圖文專訪】 114年10月12日 -
「畫巷」作品–精神傳承政戰學院軍校生以「畫巷」為題於北投中心新村辦理展覽,應用藝術系學生曾筠修將自身在威爾猛軍校交流所學習的經歷,透過畫筆映現在繪畫上,期許能將領導與責任的風範傳承下去。【圖文專訪】 114年10月12日 -
政戰學院攜手中心新村 展現軍事藝術創作能量(軍聞社記者尤昱翔臺北12日電)政戰學院日前與北投中心新村攜手合作,以眷村房舍為展覽空間,展出油畫、水墨、設計等多元藝術創作。展覽主視覺以「畫巷」為題,巧妙融合復興崗精神堡壘、眷村巷弄與窗花等意象,展現出軍校學生豐沛的藝術創作能量。 本次合作的重要推手–應用藝術系茆家麒老師表示,能與中心新村合作,對軍校藝術教育而言是一項突破。學生走出校園,不僅能鍛鍊作品、展覽與場域三者之間的整合與應用能力,也能拓展創作視野,對軍校藝術教育發展助益良多。 茆老師指出,從地緣角度來看,復興崗、北投醫院與中心新村本就有深厚的歷史連結與文化脈絡。未來期盼雙方合作不僅侷限於美術展覽,亦能結合中心新村的演藝空間,發展不同形式的表演與創作,開展更多元的文宣交流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北投中心新村在長年修復後,今年將數個場域重新開啟,也是2025臺北眷村文化節4個眷村的場域之一,活動以「開箱吧,眷村!」為主題,時間至本月19日。【最新動態】 114年10月12日 -
114年國慶預演 展現訓練成果(軍聞社記者吳東昇臺北6日電)中華民國114年國慶大會預演今日下午於總統府前廣場舉行,包含三軍聯合樂儀隊、憲兵指揮部快速反應連、海軍陸戰隊樂隊,以及國旗梯隊、雷虎小組等空中兵力,依預定計畫時間,順利完成正式操演的預演任務。 國慶活動共區分「序幕暖場」、「國慶大會」及「主題表演」三大階段。序幕由台灣太鼓協會帶來的「洪福齊天、祈鼓獻瑞」拉開帷幕,隨後由國防部三軍聯合樂儀隊以「樂儀齊鳴震八方、戮力同心護家邦」為主題,進行精彩的操槍技術展示,象徵捍衛家園的決心。接著,新民高中表演藝術科、屏東南榮國中行進管樂團、莊敬高職表演藝術科也輪番登場,展現青年學子的活力與團結精神。 在國慶大會階段,國歌領唱由彰化縣大村國小合唱團擔綱,並與獲選113年優秀新住民代表及社會團體公益貢獻金質獎代表共同演唱。國慶禮讚則由大村國小合唱團與唐寶寶大器樂團合作,輔以悠揚陶笛與自信笑容,傳遞希望與暖意,共同獻出誠摯的祝福。 壓軸表演則由憲兵指揮部快速反應連及新北市警察局員警騎8匹駿馬為前導,世大運、成都世運代表隊等英雄車隊通過府前;隨後,美和科技大學熊鷹儀隊結合海軍陸戰隊樂隊、客家委員會、屏東原鄉部落青年會及娜麓灣樂舞劇團輪番演出。最後,空軍雷虎小組以五機大雁隊形低空噴彩煙通過觀禮臺上方,畫下完美句點。【最新動態】 114年10月06日 -
近1500件作品齊聚 國軍文藝金像獎評選展開(軍聞社記者呂尚俞臺北19日電)「國軍第59屆文藝金像獎」日前召開評審會議,由藝術、文學及影視領域等專家學者擔任評審委員,針對5個類別實施甄選,確保獲獎作品兼具創作水準及全民國防價值。 評審會議針對「美術類」、「文字類」、「音樂類」、「設計類」、「多媒體類」等5類14項,共計1485件作品甄選,期透過作品甄選與推廣,讓創作成為全民與國軍文化的重要溝通橋梁。 其中,「美術類」甄選類實施初評會議,在「國畫項」特別邀請畫家李轂摩、沈禎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榮譽教授羅振賢等評審;「攝影項」則由著名攝影家楊大本、世新大學副教授何懷嵩及獨立影像工作者蕭希如等評審。 「多媒體類」創意短片、軍事新聞報導等2項類別,則是邀請楊佈新導演、田文輝老師等評審。【訊息平台】 114年09月19日 -
菁師獎表揚大會 李棟樑感謝獲獎教師用愛點亮孩子未來(軍聞社記者周昇煒臺北19日電)有「民間師鐸獎」美譽的第14屆「教育大愛菁師獎」,今天舉行頒獎典禮,主辦單位懷恩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陳玲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董事長李棟樑親臨現場致賀,並邀請前總統馬英九蒞臨致詞與頒獎,共計表揚64位在教育現場默默耕耘、守護孩子的傑出教師,用愛點亮孩童們的未來。 頒獎典禮上午在臺北市晶華酒店舉辦,李董事長首先感謝馬前總統百忙中撥空蒞臨,並一直以來對「教育大愛菁師獎」的支持,也代表主辦單位向吳清基博士率評審委員,及救國團工作團隊表達感謝。 李棟樑指出,教育是社會進步的基石,真正的教育公平必須從關懷弱勢做起。基金會長年推動「人間有愛・助學無礙」獎助學金等計畫,已扶助上千名清寒與身心障礙學生。他呼籲各界積極投資教育,包括穩定偏鄉師資、擴充心理支持系統、縮小數位落差,才能在少子化、高齡化的挑戰下守住教育品質與公平。 吳清基表示,教育不只是知識傳遞,更關乎價值養成與學習動機的點燃。面對城鄉差距與社經弱勢,他呼籲政府制度設計須兼顧多元與公平,並強化師生數位素養及心理健康支持,確保孩子能透過教育向上流動。 這一屆獲獎教師代表、新北市私立莊敬高職副校長賴惠文長期推動藝術與人文素養,並以「做學生的貴人、不做過客」自勉。她將榮耀獻給教師團隊與家人,期許持續以藝術教育扶起每一位孩子,讓「被看見」成為青少年的起點。 「教育大愛菁師獎」自民國101年創立以來,持續表揚教師以愛心與耐心陪伴偏離軌道的學生、翻轉人生。主辦單位表示,期盼以民間力量支持教育,讓愛與資源送到最需要的地方,成為溫暖臺灣的社會力量。【最新動態】 114年09月19日 -
軍友社舉辦南部參訪 慰勉基層官兵辛勞(軍聞社記者劉哲宇臺北16日電)為表彰優秀基層官兵並慰勉平日辛勞,中華民國軍人之友社今日舉辦114年度第5梯次南部地區參訪活動,共有70位國軍官兵代表參與,並於當地舉行歡迎晚宴,展現對基層官兵的支持與肯定。 此次活動安排參訪駁二藝術特區、義大世界及墾丁等南部知名景點,讓官兵在繁重訓練之餘獲得身心舒緩,並藉由文化體驗與社會交流,深刻感受地方熱情與社會對國軍的關懷。 軍友社表示,基層官兵是部隊戰力的中堅,透過參訪行程不僅能舒展身心,更能凝聚向心,期勉全體官兵返部後持續堅守崗位,達成保家衛國的使命。【最新動態】 114年09月16日 -
陸軍52工兵群軍歌比賽 凝聚軍心士氣(軍聞社記者卓以立臺中10日電)為提振官兵士氣並培養團隊默契,陸軍52工兵群日前辦理軍歌比賽,在整齊劃一的隊形與鏗鏘有力的歌聲中,唱出國軍堅定的信念與對國家的熱愛,展現出官兵平日訓練的成果與向心力。 指揮官陳上校表示,軍歌不僅是一種藝術展現,更是凝聚軍心士氣的重要象徵;透過此次驗收,能使官兵強化信念,深化部隊的歸屬感,期盼官兵在平時的訓練與生活中,持續發揮團結向心,發揚國軍的精神戰力。【部隊頻道】 114年09月10日 -
戰地遺址化身展覽場域 南竿據點綻放藝術能量(軍聞社記者呂尚俞馬祖7日電)2025馬祖國際藝術島進入第三天,南竿的藝術據點同樣吸引眾人目光。這些作品讓戰地遺址不再只是歷史的印記,而是轉化為連結過去與當下、島嶼與世界的文化平臺。前線的記憶在藝術中被重新書寫,也為馬祖開啟了一種面向未來的島嶼想像。 南竿26、53與77據點全面開放,再生與打開的能量得以完整呈現。在53據點中,策展人洪榆橙策劃「穿越蟲洞的書信——致外島時光」,展出張致中的《家書》,以感濕油墨呈現軍旅書信的浮現與消逝。 臺裔加拿大藝術家李佩珊於南竿26據點推出《不是誰的棋子,我們是…》,讓觀眾看見地緣政治棋局下「棋子」的美麗與哀愁。被命名為「等待美術館」的77據點,藝術家於建築空間中拓展牆面、開口引海景入室,讓窗外風景如畫般展現眼前。「等待」意指早年官兵於此守望敵情,也象徵空間如今等待藝術與訪客相遇。 在山隴澳口堤岸的風動裝置《漁夢》,是馬來西亞藝術家朱威龍以此重構馬祖漁村的意象,呈現過往漁人順應海流、與海共生的記憶。南竿舊體育場則在拆除改建前,讓日本重量級藝術家柳幸典揮灑創意,帶來其經典代表作《哥吉拉計畫》,將廢棄的舊體育館改造為獨特的空間經驗,請來當地的「怪手師傅」,雕刻館場地板,來形塑新的地景記憶。 在南竿山隴排練場,則是由日本藝術家雙人組米谷健、茱莉亞(Ken Yonetani & Julia Yonetani)帶來《生命之網》,以釣魚線編織出龐大網狀裝置,象徵世間萬物緊密相連,凸顯人類與海洋相互依存的關係。 值得一提的是,喜愛藝術島海報的觀眾不妨走訪日光春和,攝影師鄭鼎在此展出延續第一屆至第三屆的系列攝影作品《鹹味的光》,搭配日光春和的大面落地窗海景,呈現更多攝影師鏡頭下更多迷人的島嶼風景。【最新動態】 114年09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