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查詢 "磐石軍艦" ,結果共:10筆
-
磐石軍艦化身海上醫院 守護敦睦遠航官兵健康(軍聞社記者王茗生隨艦採訪)海軍114年敦睦遠航訓練長達60餘天的航行中,磐石軍艦除執行支隊補給任務,更肩負起支隊醫療救護的角色,磐石軍艦上的醫務室提供支隊官兵基本醫療保障,並且納編包含外科、牙醫、公衛等專業軍醫官,展現專業、豐沛的醫療量能,時刻守護官兵身體健康,使得遠航訓練平安完成任務。 本次支隊特別納編由三軍總醫院、國軍桃園總醫院及左營總醫院組成的醫療小組,共計5名醫官,專長涵蓋一般外科、牙科、麻醉等領域,除提供常規門診服務外,也能進行外傷處置與初步手術處置,為海上醫療需求提供完整支援。 位在磐石軍艦上的醫務室設有手術室、診療間、牙科室及病房,其中手術室內設有隔艙進行手術準備及消毒,確保手術期間衛生狀況,手術設備則設有2組,可進行剖腹、清創、骨折固定、傷口縫合等手術,並且裝備有移動式X光機、都卜勒超音波機,可為外傷、骨折、泌尿道結石等疾病進行診斷,並提供影像輔助軍醫官進行治療,保障官兵們的生命安全。 遠航訓練過程中海象千變萬化,支隊官兵不適應症狀,如暈船、腸胃不適等,甚至可能出現挫傷與關節扭傷等,而這座「海上醫院」均能妥善處置,不僅保障了支隊官兵的身體健康,也讓官兵無後顧之憂,全力完成遠航訓練任務。 此外,為落實防疫等相關作為,支隊於國內整備期間,由納編醫官為全體支隊官兵注射水痘、流感等相關疫苗,提高支隊官兵免疫力,維護官兵健康。【最新動態】 114年09月21日 -
全「食」守護 增添官兵海上幸福滋味(軍聞社記者王茗生隨艦採訪)在為期兩個月的敦睦遠航訓練任務中,伙房人員肩負著艦上全體官兵的飲食照顧,不僅每日提供四餐,還需在靠泊友邦期間準備豐盛菜餚,展現我國飲食文化,儘管艦上空間有限,但伙房人員始終堅守崗位,以專業與熱忱,為任務中的官兵補充足夠體力,以利完成各項訓練與任務。 磐石軍艦伙委羅上尉指出,為了妥善運用每一份食材,伙房會根據食材的保存特性進行排序與出菜計畫,比如葉菜類因易腐壞,須以報紙包裹、輕放保存,而相對耐放的根莖類則可後置冷藏,以延長使用時間,確保每日菜餚的新鮮與營養。 羅上尉強調,伙房每日供餐不僅要注重官兵的飽足感,更在色香味上用心設計,講究餐盤色彩搭配與視覺呈現,讓弟兄姐妹在海上用餐依舊充滿食慾與期待;烹調方面則透過大家的意見回饋,進行調整與優化,持續精進烹飪品質。 除了每日餐點外,每年敦睦遠航支隊也都會特別納編甜點師,由具備烘焙經驗的官兵擔任,在航程中製作蛋糕、餅乾等點心,也在蒞臨友邦時,讓外賓感受到我國海軍的用心與誠意。 朱上士表示,航行時最大挑戰就是不穩的海象對食材秤重的影響,因此她常須依據經驗調整食材比例,並透過香氣或調味搭配,彌補設備限制所帶來的口感落差。 「學姐你做的甜點太好吃了!」曾有官校生特地前來致謝,讓她深受感動,朱上士表示,看到官兵的笑容,成為她持續努力的動力。【圖文專訪】 114年09月21日 -
磐石軍艦輪機部門 敦睦遠航任務幕後英雄(軍聞社記者王茗生隨艦採訪)為保障支隊遠航期間軍艦機械運轉正常與航行安全無虞,輪機部門扮演重要的角色,他們必須每日待在吵雜、悶熱的艙底中,維護引擎、電機各項裝備,24小時輪班確保艦艇動力持續運作,為整趟航行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是敦睦遠航訓練順利出航的幕後英雄。 輪機部門可區分為主機組、輔機組、電機組及損管組,各組官兵就像細胞一般,驅動著軍艦這副巨大的身體。主機組官兵主要負責主機、電機等引擎的維保,需要時常待在引擎位置進行檢修,引擎發出巨大聲響使得官兵必須時時配戴耳罩才能正常工作,並且指揮工作只能透過聲力電話進行溝通,同時引擎位置均設置在艦艉之下,封閉的環境加上引擎持續運作散發的熱氣,使得艙間極度悶熱,即使工作環境惡劣,主機組官兵仍展現自身維保專業職能,持續為遠洋航行注入乘風破浪的動力。 輔機組官兵則是負責與日常生活所需的裝備,船艦上所使用的淡水,需要依靠RO造水機進行造水,但透過海水轉換成淡水的過程中,會累積大量的雜質,除了需要時常更換濾心外,因海水的鹽分容易腐蝕裝備,所以輔機組官兵也需時刻保養淡水製造機,確保淡水供應能夠正常運行。 此外,驅動整艘軍艦除了引擎的動力外,全艦的電力系統也至關重要,而電機組官兵身兼重任,負責整艘軍艦密密麻麻的電路,仔細維護有如血管般,貫穿艦艇各部位的電力供應。而損管組官兵主要負責進行焊接維修以及救火、堵漏的工作,他們就像血液中的血小板,發現船艦發生維安時,他們將站上最前線,解決問題,確保艦艇的安全。 此外,敦睦支隊納編的「廠修小組」,成員來自海軍各後勤支援指揮部及艦隊維保單位,包含內燃機、鉗工、電工、俥鑄、塢工及燒焊等專業技能,經驗豐富,可在航行途中遇到裝備損壞時,但未有備用裝備的情況下,執行拼裝、改裝的作業,以確保艦艇能夠持續航行,順利完成敦睦遠航訓練任務。 「廠修小組」的任務在於「應變」,在任何艦艇發生異常時,第一時間進場支援,與輪機部門協力排除問題,除維修任務外,廠修小組亦定期主動巡艦,針對艦上關鍵動力系統、主機運作、空調、壓氣系統等進行監控與紀錄,提前掌握可能風險,並提出建議,確保艦艇維持戰備與推進能力。【最新動態】 114年09月20日 -
遠航專業維保能量 確保動力不間斷(軍聞社記者王茗生隨艦採訪)為使敦睦遠航訓練支隊順利完成長達萬餘浬的航程,有一群人每日穿梭在高溫悶熱、機械轟鳴的艙間內,他們就是輪機部門及納編的廠修小組,時刻執行維保作業,發揮自身專業技能,保障艦艇航行於大洋之上。 磐石軍艦輪機長楊中校表示,輪機部門就像是艦艇的心臟,是確保動力系統穩定運轉,讓整艘軍艦持續前進的重要角色,但要讓軍艦的機械與系統正常運作相當複雜,須由主機、輔機、電機及損管四大組別官兵分工合作、細心維護,而每一項維保作業,背後都是無數輪機官兵的汗水與技術累積。 楊中校指出,面對每日長時間的輪班與密集維保作業,輪機部門官兵仍持續精進本職學能,透過每年固定的教育訓練、技術學校開班與公餘進修等方式,考取包含電焊、冷凍空調、鍋爐操作等多元證照,不僅提升本職學能,更強化艦上官兵自主維保能力,肩負每年敦睦遠航訓練的重責大任。 本次納編廠修小組的損管官程少校指出,廠修小組中包含內燃機、鉗工、電工、俥鑄等專業人才,能在裝備缺乏備品時,立即研改、組裝甚至製造替代零件,確保裝備修復不因物資受限而中斷,這不僅考驗技術與應變能力,更是確保長航艦艇正常運作,為後勤維保提供堅若磐石量能。【圖文專訪】 114年09月20日 -
敦睦遠航見證經略太平島 深植主權意識(軍聞社記者王茗生隨艦採訪)海軍114年敦睦遠航訓練支隊日前航抵南沙太平島,油彈補給艦磐石軍艦更是停靠南沙,藉由實地參訪我國國境之南,深化官兵及海軍官校、國防大學學生對國土疆域的認識,體認經略南疆的重要意涵。 泊港過程中,磐石軍艦先行完成小艇施放,確認泊港航道狀況,由太平島大氣海洋局官兵評估流速、風向與水深等數據,在磐石軍艦與太平島官兵協力合作下,順利將磐石軍艦停靠於太平島碼頭。 泊港期間,由支隊長劉少將率隊進行島上參訪行程,官兵及學生一行參訪島上各項基礎建設,包括南沙醫院、氣象觀測站、郵政代辦所及淡水井等設施,深入瞭解我國在南沙經營建設的成果與挑戰,並安排駐守島上的官兵講解導覽,使支隊官兵對南海區域局勢有更加直觀且深刻的理解。 值得一提的是,太平島生態豐富、群礁環繞,而支隊官兵也有幸在登島時,巧遇綠蠵龜至島上產卵,感受太平島的生態生生不息,留下難忘的回憶。【最新動態】 114年09月13日 -
海軍114年敦睦遠航/系列五磐石軍艦在靠港前,先行完成小艇施放,確認泊港航道狀況,並由太平島大氣海洋局官兵評估流速、風向等數據,最後在磐石軍艦與太平島官兵協力合作下,順利將磐石軍艦停靠於太平島碼頭。(軍聞社王茗生)【圖文專訪】 114年09月13日 -
官校生赴太平島 見證南疆經略(軍聞社記者王茗生隨艦採訪)海軍114年敦睦遠航訓練支隊日前航抵南沙太平島,磐石軍艦更成功停靠於太平島碼頭,參與本次遠航的海軍官校與國防大學學生,藉由實地見證我國南疆實況,深化對國土疆域的認識與使命感,也為未來肩負國防重任打下堅實基礎。 海軍官校學生楊宗育表示,能在畢業前夕踏上太平島,見證國土最南端的樣貌,是一生最難忘的經歷,他提到,島上不僅具備醫療、郵政與通信等基本設施,自然與人文資源也相當豐富,更證明我國在南沙持續經營的成果,同時他也深刻體認駐守島上的海巡官兵辛勤與付出,即便在物資受限與壓力重重的環境中,依然堅守崗位、捍衛主權。 政戰學院黃栩葳則表示,太平島的碧海、藍天與潔白沙灘如同小說場景,構築出一張張動人的畫面,令人難以忘懷。參訪過程中,她也透過海巡官兵介紹得知,島上畜養雞羊,是為了證明太平島具備人類居住與畜牧能力的島嶼而非礁岩,更是我國對於在南沙經營建設的決心與主權象徵。【圖文專訪】 114年09月13日 -
海上加油展現專業默契 確保遠航任務順遂(軍聞社記者王茗生隨艦採訪)海軍114年敦睦遠航訓練長達萬餘浬的航程中,海上加油是確保納編軍艦足以持續遠洋航行的重要任務,磐石軍艦作為支隊唯一補給艦,需定期執行「海上油料整補」任務,與武昌、鄭和等受補艦進行併航整補作業,為航程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海上整補平均每三至五日實施一次,過程中,受補艦須調整俥速、保持航向,快速靠近磐石軍艦並維持併航,雙艦距離僅數十公尺,需在洋面風浪與船身搖晃中,穩定建立高線纜索,並吊掛油管進行輸油。 輸油前,首先由整補艦發射纜繩至受補艦,並將聲力電話線傳遞至受油艦完成通信構聯,再將油管高線引纜拉至受油艦,當輸油管探針頭與受油器順利接合後,正式啟動整補程序。此時,艦上操作人員全程緊盯絞機張力與油壓數值,維持油管穩定壓力,避免因壓力異常引發漏油等危安狀況。 整補期間,除了需要整補站官兵確保輸油管高線作業外,艦長與駕駛臺人員需緊密監控風浪變化,透過聲力電話、通信旗與信號板相互協調,展現整體艦隊操縱協調能力。完成整補後,補給艦以廣播播放樂曲,向受補艦致意「艦運昌隆」,官兵站上甲板揮手致意,傳遞的不只是情誼,更是彼此共同完成遠航任務的信任與決心。 值得一提的是,為提升整補速度,海上加油時常以雙舷加油方式,同時為兩艘受補艦進行輸油,展現艦艇之間高度協調與專業能力,更證明海軍整體後勤補給量能。 「操演時最關鍵的,就是兩艦的間距不能超過作業限制。」磐石軍艦帆纜士官長陳士官長表示,若兩艦間距過近或過遠,不僅會造成鎖具脫離,還可能損傷整補裝備,甚至危及人員安全。他分享,加油過程曾遇到天候突變,海象突然惡化,兩艦晃動劇烈,間距一度縮短,駕駛台下令立即停止輸油、加速脫離,凸顯海上加油困難與風險,同時也驗證官兵緊急處置能力與作為。 此外,在遠航加油過程中,官校學生也親身參與加油部位作業,陳士官長表示,透過船上官兵講解流程,再由官兵示範,最後讓學生實作,希望藉由這些實地體驗,讓他們未來任官後更瞭解操演風險,做好安全監督之責。【最新動態】 114年09月07日 -
海軍敦睦支隊蒞訪馬紹爾 敦睦邦誼宣慰僑胞(軍聞社記者王茗生隨艦採訪)海軍114年敦睦遠航訓練支隊航抵達第2個友邦國家馬紹爾群島共和國,此次造訪為連續第三年的到訪,透過一系列活動,進一步深化雙方實質友好互動,達成敦睦邦誼、宣慰僑胞的任務。 敦睦支隊抵達友邦國家港口時,隨即受到馬紹爾外貿部長康仁德(Kalani Kaneko)、我國駐外大使夏季昌、馬久羅市政府執行主任(Jina David)以及當地民眾、僑胞的熱烈歡迎。 到訪首日,夏季昌大使偕劉支隊長暨支隊重要幹部晉見馬紹爾總統海妮(Hilda C.Heine)女士,與其會談交流,顯示馬國對敦睦支隊到訪的重視程度,也展現我國長期深耕國際交流、強化友邦情誼的成果;另外,晚間在磐石軍艦舉辦敦睦酒會,宴請友國政要,以及我國使館、技術團、衛生中心與僑胞,活動行程緊湊而熱絡。 敦訪期間,海軍官校學生也前往馬國教育部公立學校進行圍牆彩繪,除繪製兩國國旗及加入海軍敦睦艦艇在海上航行的圖樣外,更繪製「Lasting Friendship」字樣,象徵兩國長久以來的深厚友誼,值得一提的是,馬紹爾總統助理暨環境部長(Bremity Lakjohn)也特別到場欣賞學生彩繪的成果,並與學生們合影感謝他們的付出,留下珍貴的回憶。 此行最特別的是,在當地ECC體育館進行表演活動,帶來「海軍官校鼓號樂隊」、「海軍樂儀隊」及「陸戰莒拳隊」精彩操演,獲得當地民眾與僑胞的熱烈歡呼。 支隊離開前,包括外貿部長康仁德 (Kalani Kaneko)、夏季昌大使、劉支隊長等人,共同主持聯合升旗典禮,海軍樂隊先後演奏雙方國歌,看著兩國國旗冉冉升起,旅居海外僑胞充分感受到對國家的歸屬,典禮後,僑胞們於港口邊奮力揮舞國旗,為來自家鄉的官兵送行,為敦訪行程劃下完美句點。【最新動態】 114年09月04日 -
海軍敦睦支隊蒞訪吐瓦魯 展現兩國堅定邦誼(軍聞社記者王茗生隨艦採訪)海軍114年敦睦遠航訓練支隊日前航抵吐瓦魯,睽違12年的到訪,期間除了與我國駐外大使林東亨先生及當地政府高層互動,該國民眾也熱情的向官兵揮手問候,在在突顯雙方邦誼友好,也為國家外交挹注正面能量。 敦睦支隊航抵友國港口後,受到當地民眾與僑胞手持兩國國旗不停揮舞歡迎,並由副總理暨財政部部長(Panapasa Nelesone)、外交暨勞工貿易部部長(Paulson Panapa)及天然資源部部長(Sa’aga Talk Team)等吐瓦魯國政府高層迎接遠道而來的中華民國海軍官兵,隨後,支隊長劉少將率官兵在碼頭接受當地民眾獻花致敬,一登岸即深刻感受友邦民眾的熱情與友好。 為期兩天的敦訪期間中,「海軍官校鼓號樂隊」、「海軍樂儀隊」及「陸戰莒拳隊」官兵也在當地富納富提國際機場跑道上進行操演,邀請林東亨大使、總理戴斐立(Feleti Penitala Teo) 及當地政府高層等人列席參觀,並獲得友邦民眾熱烈歡呼,第一次見證壯盛軍容的吐國民眾,被海軍精實的操演吸引目光,現場驚呼連連。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敦訪特別安排排球友誼賽,敦睦遠航支隊編組排球代表隊與吐瓦魯民眾一同切磋球技,期間球員們在球場上奮力揮灑汗水,每次的殺球與撲接,也逐漸深化兩國民眾之間的感情,賽後球員們互相握手擁抱,並致贈禮品,充分展現球員的熱情與活力,以及運動場上的良性競爭,鞏固友邦情誼。 此外,為宣揚中華民國國防政策、文化藝術、特色美食及國防自主成果,敦睦支隊也舉辦晚宴,邀請林東亨大使、吐瓦魯國總督法拉尼先生(Tofinga Falani)等人,登上磐石軍艦參訪,瞭解中華民國在各方面的進步與成就。【最新動態】 114年09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