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聞總覽
-
花防部辦理無人機競賽 展現訓練成果(軍聞社記者蔡枋澐臺北20日電)花防部指揮官劉中將今日主持「正義盃第一屆無人機競賽」活動,召集所屬高勤官及業管處組長共同參與,並勉勵全體參賽官兵,以專業能力全心投入競賽,展現訓練成果。 劉指揮官表示,這個競賽不僅是部隊持續進步的最佳見證,更彰顯無人機操作除講究遙控技巧外,亦需具備扎實的技術基礎、縝密的戰術思維與臨場判斷能力,使科技作戰的精神,在部隊持續深化。 劉指揮官強調,本次賽事展現官兵從基礎飛行穩定度,到進階戰術運用的能力,充分體現訓練的成果與操作默契,在瞬息萬變的戰場環境中,唯有持續學習、不斷挑戰,方能搶佔先機。【部隊頻道】 民國114年08月20日
-
化學兵消毒作業國軍第五作戰區20日持續派遣官兵前往嘉義竹崎鄉實施防疫消毒作業,避免傳染疾病發生,維護社區環境與公共衛生安全;第五作戰區表示,主動配合地方政府需求,針對公共區域進行全面消毒,藉由落實防疫消毒措施,期能有效抑制災後疫情蔓延風險,使居民能放心恢復日常生活。(文:軍聞社卓以立/圖:第五作戰區提供)【部隊頻道】 民國114年08月20日
-
海軍司令親頒抗戰徽章 表彰崔玉崗畢生奉獻精神(軍聞社記者呂尚俞臺北19日電)為表彰抗戰先進犧牲奉獻精神,海軍司令唐華上將今日代表國防部長顧立雄,親頒「二戰暨抗戰勝利80週年紀念徽章」予曾親身投入抗戰的崔玉崗,感謝其一生對國家的貢獻與犧牲。 海軍唐司令偕政戰主任劉慶斌中將,在臺北榮服處幹部以及志工陪同下,前往崔玉崗家中,除了感謝先進過去為捍衛國家所做的付出,也關心他的生活狀況,並頒贈抗戰紀念徽章。 「崔將軍,托您的福,我們才有今天。」司令在拜會過程中,向崔玉崗表達崇高的敬意。除親頒紀念徽章外,司令也特別致贈「抗戰勝利80週年海軍紀念專輯」書冊,並向崔先生說明書冊編纂理念,期盼透過珍貴史料與前輩親身經歷,提醒後人要牢記先賢浴血奮戰的犧牲,繼續守護得來不易的成果。 民國18年出生的崔玉崗,雲南省曲靖市人。民國33年,年僅16歲即響應「保衛國土、寸步不讓」號召,投身抗戰,在雲南空軍服役擔任文書上士,展現愛國熱忱與堅毅精神。 民國38年,崔玉崗參與古寧頭戰役,並改進官兵發餉方式,提升效率與透明度。其後轉入陸軍與聯勤單位。民國50年考取「美國財務學校財務管理預算班」赴美受訓,返國後推動主計制度現代化,並於國防部主計局任職參謀,成功解決預算問題,獲時任國防部長蔣經國肯定與召見。 民國57年,崔玉崗轉服海軍,推動初期主財制度,歷任海軍總部多項主計職務,均有卓越建樹。民國73年以少將官階光榮退伍,一生戮力從公,詮釋軍人矢志報國的使命。【最新動態】 民國114年08月19日
-
新竹市大聖會捐贈醫療設備 提升國軍醫療能量(軍聞社記者蔡枋澐臺北19日電)為提升地方醫療服務、支持國軍及善盡社會責任,財團法人新竹市大聖會今日匯集會員愛心,捐贈國軍桃園總醫院新竹分院13組「光纖喉頭鏡」及2組「傳輸型血壓監視器」,希望將會員的無私奉獻回饋給社會,並協助醫院提升社區醫療服務與國軍醫療量能,造福更多病患與社區民眾。 捐贈活動首先在大聖會會長周淑娥偕同國軍桃園總醫院新竹分院副院長趙上校、新竹軍人服務站陳中吉站長、大聖會會員與醫院同仁見證下,完成捐贈儀式。趙副院長也回贈感謝狀,表達由衷敬謝。隨後,周會長也頒贈院內績優醫護及行政人員獎狀及獎金,並慰問住院官兵。 周淑娥會長表示,大聖會秉持「奉獻一己之力,發揮互助博愛精神」,這次與國軍桃園總醫院新竹分院合作提升醫療設備,相信必能發揮最大效能,讓社區鄉親與國軍官兵共享現代醫療成果;周淑娥指出,新竹分院不僅負責國軍官兵的醫療保健,也是新竹地區民眾所仰賴的醫療機構,並代表大聖會,向所有的醫護人員表達崇高的敬意及感謝。 趙副院長表示,新竹市大聖會長年關懷地方公益,致力推動慈善與社會服務,此次捐贈醫療器材,不僅體現大聖會關懷社會的熱忱,也為公衛體系注入實質力量,國軍桃園總醫院新竹分院將妥善運用此項資源,進一步提升社區醫療與巡診,拓展醫院服務。【訊息平台】 民國114年08月19日
-
軍友保險慰問亡故官兵家屬表關懷(軍聞社記者卓以立臺中19日電)陸軍步兵第104旅張姓士官長日前因癌移轉亡故,軍友保險公司董事長郭建忠透由部隊幹部獲悉後,特派臺中處處長徐志偉今日前往致意,表達軍友保險公司最誠摯的關懷。 軍友保險秉持著「服務三軍」理念,不僅提供官兵多元周全之軍人保險服務,並在官兵、眷屬遇到急難病困時,於第一時間伸出援手,令家屬內心深受感動。【部隊頻道】 民國114年08月19日
-
十軍團重砲保養射擊 強化專業技能(軍聞社記者卓以立臺中19日電)為提升砲兵部隊訓練成效,陸軍第十軍團指揮部今日於臺中大甲溪南岸陣地實施年度「重砲保養射擊」任務,射擊武器計有M109A2自走砲等5項56門,驗證平時武器裝備維護狀況,同時展現國軍堅強的防衛能力。 射擊期間,部隊首先完成火砲放列及射擊前整備,接續由射擊指揮所依火協中心要求下達射擊命令後,砲班即執行實彈射擊,官兵士氣高昂,展現平時訓練精良成果;另為維護射擊安全,協請地區的憲、警、調及海巡等單位,負責陣地外圍道路及周邊海域安全維護,確保射擊任務順利執行。 十軍團強調,「重砲保養射擊」除驗證各火砲效能正常,亦藉由實彈射擊磨練砲兵部隊「射擊、測地、觀測、通信、砲操」等聯合操作能力,達到強化官兵本職學能和專業技能訓練目標。【最新動態】 民國114年08月19日
-
第五作戰區投入清消任務 防杜疫病傳播(軍聞社記者蔡枋澐臺北19日電)第五作戰區今日持續派遣兵力,前往嘉義水上地區實施環境防疫消毒工作,期徹底杜絕病媒孳生,守護民眾生活環境與衛生安全。 第五作戰區表示,國軍官兵針對大雨過後的公共區域及周邊環境進行全面消毒,並主動與地方政府密切協調,依各鄉鎮需求派遣兵力支援,確保盡速恢復家園整潔。 第五作戰區強調,期望藉由確實的環境消毒作業,降低災後疾病傳播風險,讓居民能夠安心恢復日常生活。【部隊頻道】 民國114年08月19日
-
總統主持國防醫學大學揭牌 期許精進醫衛能量為國貢獻(軍聞社記者蔡枋澐臺北19日電)賴清德總統今日上午主持「國防醫學大學揭牌典禮」,肯定國防醫學院數十年來在國防醫學發展的深遠貢獻,並對升格後的國防醫學大學提出三點期勉,第一,栽培具備國際觀、人文素養和「博愛忠貞」校風的醫學生;第二,持續精進臺灣公共衛生研究與傳染病防治能量,為國家做出貢獻;第三,持續精進軍陣醫學,借鏡美國或其他國家戰傷救護的經驗,為提升國軍戰力,以及強化全社會防衛韌性做出貢獻。 典禮上午在國防醫學大學舉行,賴總統與現場貴賓一起進行「國防醫學大學」揭牌儀式,並視導戰傷暨災難急救訓練中心及醫學科技教育中心,以及聽取尼泊爾、印尼、柬埔寨、蒙古、印度、馬來西亞國際志工團簡報服務概況,瞭解戰傷救護訓練任務與醫學科技相關課程及教學應用。 賴總統致詞時表示,國防醫學院於民國114年8月1日正式升格為「國防醫學大學」,國防醫學院歷經數十年的努力,功在國家、社會及人民,深獲肯定,如今升格為大學,更展現國家對國防醫學發展的大力支持。他很榮幸能親自主持揭牌典禮,共同見證歷史性時刻,並代表國人祝賀國防醫學大學校運昌隆,相信未來能承接更重大的使命,持續報效國家、服務社會、造福人民。 過程中,賴總統肯定國防醫學大學的前身-國防醫學院全體醫師對社會的貢獻,並指出,金山、萬里、基隆一帶的民眾,在遭遇重大疾病時會選擇至三軍總醫院就醫,可見三軍總醫院的基層醫療服務深獲肯定。此外,國防醫學大學是全國唯一兼具軍事任務與醫學教育的高等學府,是擁有雙重任務的英雄培育基地。身為醫界出身的總統及三軍統帥,他將責無旁貸支持國防醫學大學的發展,也期盼在國防醫學大學校長林致源少將的帶領下,能承續歷任院長打下的深厚基礎,讓貢獻更上層樓。 賴總統期勉國防醫學大學未來能持續精進,栽培具備國際觀、人文素養和「博愛忠貞」校風的醫學生,並深入基層服務。三軍總醫院及各國軍醫院並非單為服務國軍而設立,平時也兼顧照護民眾健康,期盼未來能持續精進、擴大。 賴總統談到,國防醫學大學是全國唯一具備「生物安全等級第四實驗室」的學校,非常難得。他指出,全球傳染病在1、20年間就會出現一次,規模大小不一,如2002年爆發的SARS或2019年的Covid-19,包括臺灣在內都受到傳染病的威脅,並期盼國防醫學大學能善用此資源,持續精進臺灣公共衛生研究與傳染病防治能量,為國家做出貢獻。 賴總統接著表示,國防醫學大學與一般醫學大學的不同之處在於具備軍陣醫學及戰傷救護訓練的專業。如果持續精進,對國軍戰力、甚至是全社會防衛韌性將有很大幫助。臺灣應持續精進軍陣醫學,並透過國際合作,借鏡美國或其他國家戰傷救護的經驗。同時,也能利用AI人工智慧、虛擬AR、VR等作為學習工具。 最後,賴總統再次期勉國防醫學大學升格後,持續精進醫療服務、傳染病防治,以及軍陣醫學與戰傷救護等三大領域的相關訓練,並推廣到全國各地,相信對國家會有很大幫助。 包括總統府資政童永、沈榮津、戰略顧問霍守業、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國防部長顧立雄、教育部長鄭英耀、衛福部長邱泰源、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嚴德發、軍醫局長蔡建松、國防醫學大學校長林致源等亦出席是項行程。【最新動態】 民國114年08月19日
-
中共機艦臺海周邊活動 國軍嚴密監控應處(軍聞社記者陳彥樺臺北19日電)國防部今日表示,至上午6時止,偵獲共機10架次(其中逾越海峽中線進入北部空域2架次)及共艦6艘,持續在臺海周邊活動。 國防部強調,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國防訊息】 民國114年08月19日
-
陸軍副司令頒贈先進抗戰紀念徽章 表彰為國犧牲奉獻精神(軍聞社記者吳東昇臺北18日電)為表彰抗戰先進為國犧牲奉獻精神,陸軍副司令張中將今日頒贈前陸軍秦明德上校及蔣在如中尉「紀念二戰暨抗戰勝利80週年紀念徽章」,並關心兩位先進生活近況,彰顯國家對抗戰先進的崇高敬意。 秦明德上校,民國15年出生,現年99歲。抗戰時期,秦明德以中尉排長身分,曾參與南京、重慶、武漢等重大戰役。他不僅親身經歷了國家的存亡之戰,更將這段歷史銘記於心,時常親筆撰寫回憶錄,與後輩分享部隊經歷,期望年輕世代能珍惜得來不易的和平。 蔣在如中尉,民國12年出生,現年102歲。抗戰期間,蔣在如擔任第58軍中尉排長,曾參與著名的長沙會戰,浴血奮戰,為保衛國家奮不顧身。其堅毅不拔的精神,不僅是個人軍旅生涯的寫照,更是國軍光榮歷史的體現。 今年是抗戰勝利80週年,國防部此次頒贈抗戰紀念徽章活動,再次展現國軍「飲水思源、薪火相傳」的精神。藉由對抗戰先進的崇高敬意,將這份愛國信念永續傳承,並期許國人能共同珍惜和平、銘記歷史,讓戰火永息,國泰民安。【最新動態】 民國114年0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