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聞總覽
-
服供站委商疑涉評選不公 國防部:依法重新辦理採購作業(軍聞社記者呂尚俞臺北23日電)針對媒體報導,「陸軍服裝供售站委商經營案洪姓評選委員疑涉評選不公」,國防部今日表示,陸軍辦理該項標案,評選委員成為得標廠商獨立董事乙情,國防部於6月間獲知此情後,即暫停採購簽約程序,並撤銷原評選結果,國防部將依法重新辦理採購作業。【最新動態】 民國114年07月23日
-
國科營進入第二天課程 培養分工合作能力(軍聞社記者侯凱議桃園23日電)由國防大學理工學院主辦的「 國防科技實作研習營」,今日進入第二天課程,參與學子透過實作活動,探索科學原理與奧妙,同時藉由競賽方式深化學習效果,進而帶領學員汲取新知、深耕全民國防。 今日課程為「機械手臂共舞實戰」,由電機電子工程學系老師介紹機械手臂的原理與結構,學員分成三人一組,並藉由賽前練習掌握協作機械手臂的操作技巧,隨後正式比賽以十分鐘為限,隊友們必須透過相互合作,協同完成積木堆疊,培養團隊溝通、分工合作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電機系老師藍上校表示,現代科技發展歷經了「工業自動化」到「智慧製造」,其中「機械手臂」就是不可或缺的一環,特別是近年國家開始積極推展「國防科技自主」,未來勢必會更需要熟悉「機械手臂」操作相關人才。期望透過本次課程,能使莘莘學子們對相關領域產生興趣,並進而引導培育出國防科技自主所需專業人才。 此外,國科營在午餐時間特別安排學員慶生餐會,理工學院院長崔少將與學生們一同唱生日快樂歌、吹蠟燭及切蛋糕,並頒發壽星生日禮品,氣氛溫馨熱絡。【最新動態】 民國114年07月23日
-
三總首創攝護腺癌骨轉移照護模式 跨科整合治療新標竿(軍聞社記者蔡枋澐臺北23日電)三軍總醫院今日辦理記者會,由三總泌尿外科楊明昕主治醫師說明三總泌尿道癌症中心,建立全國唯一「攝護腺癌骨轉移多專科照護治療團隊」,透過跨科整合性醫療,大幅降低骨轉移併發症發生率,提升病人存活率與生活品質。 楊醫師表示,「攝護腺癌骨轉移多專科照護治療團隊」由三總整合泌尿外科主導,聯合血液腫瘤科、放射腫瘤科、骨科、神經外科、復健科、核子醫學科、口腔外科、營養科及癌症個案管理師,建立標準化、系統化照護流程,讓患者從診斷、治療到追蹤都能獲得全人支持。 過程中,楊醫師也分享成功案例,其中一名68歲男性患者,罹患攝護腺癌且已有骨轉移,在三總醫療團隊的協助下,透過攝護腺癌骨轉移多專科照護流程,為病患量身打造治療計畫,並有效控制病灶,大幅改善生活品質。 楊醫師指出,團隊自成立以來,已累計收治268位骨轉移患者,骨轉移併發症發生率明顯低於國際平均,病理性骨折及放療次數也較其他國家數據為低,顯示整合照護在疾病控制與品質提升上具顯著成效。 楊醫師強調,攝護腺癌是男性中存活率相對高的癌症之一,因此早期診斷與延緩骨轉移發生,是提升生活品質的關鍵。三軍總醫院的專責團隊除持續優化治療流程,也積極宣導維生素D與鈣質補充、規律運動、戒菸限酒等生活習慣,從預防、治療到康復提供全程照護。【最新動態】 民國114年07月23日
-
三總睡眠醫學中心揭牌 打造高品質睡眠照護系統(軍聞社記者蔡枋澐臺北23日電)為提升睡眠醫療照護品質,三軍總醫院今日於汀州院區舉行「睡眠醫學中心」啟用揭牌儀式,由院長陳少將主持,副院長及部門主管亦共同與會,見證軍民睡眠醫療之新樞紐,打造全方位健康生活。 三總「睡眠醫學中心」啟用揭牌儀式,除進行「睡眠醫學中心」簡介外,陳院長一行更實地參訪設備與環境,瞭解診間規劃與睡眠檢查服務流程。 三軍總醫院指出,睡眠醫學中心整合胸腔內科、耳鼻喉科部、神經內科部、精神醫學部、牙科部、中醫部等多專科團隊,並提供從初診、檢查、治療到個案管理追蹤的完整照護流程。在設備方面也建置標準化多項睡眠生理檢查室、家用睡眠檢查與多次入睡潛伏期測試,更導入睡眠呼吸障礙的生理訊號分析,以發展個別化治療與遠距照護應用。 三軍總醫院強調,「三軍護航,助您好眠」不只是口號,更是對全民健康的承諾,三軍總醫院將持續致力於打造高品質及全人化的睡眠照護系統,守護每一位國人從夜晚到清晨的睡眠品質與健康生活。【最新動態】 民國114年07月23日
-
三軍聯合火力實彈測考 強化部隊實戰效能(軍聞社記者林庭暉屏東23日電)陸軍裝甲586旅昨(22)日晚間於三軍聯訓基地進行「三軍聯合火力實彈測考114之1、2號操演」夜間攻擊實彈測考,驗證部隊於夜間指揮管制與兵火力運用能力,提升部隊實戰效能。 夜間測考於日落後展開,操演想定模擬聯兵二營監偵排發現敵方偵查分隊接近我陣地前緣,隨即實施射擊驅離敵軍;隨後,陸航AH-1W攻擊直升機發起防禦先期射擊,摧毀敵先頭部隊與前進據點。同時,我方42迫砲持續以照明彈射擊目標區,以利我軍掌握當面動態。 接續則由砲兵及迫砲部隊實施防禦先期射擊,擾亂敵軍第一線部隊,遲滯敵方攻擊節奏與行動。隨後,CM32、CM32、CM34甲車及M60A3全面對敵展開防護射擊,砲兵部隊155榴彈砲、42迫砲亦同步實施效力射,壓制與摧毀敵主力部隊。 過程中,標槍飛彈排亦成功打擊敵裝甲指揮車,摧毀敵方指揮節點。在各部隊緊密協同作戰下,成功阻滯敵方部隊攻擊行動。 此次夜間實彈測考全程採實兵、實彈演練,考驗官兵夜間機動、觀測與射擊能力,檢視部隊於夜間低視度狀況下作戰效能,期許透過演練,持續檢討精進,強化部隊作戰能力。【最新動態】 民國114年07月23日
-
中共機艦臺海周邊活動 國軍嚴密監控應處(軍聞社記者呂尚俞臺北23日電)國防部今日表示,至上午6時止,偵獲共機4架次(逾越海峽中線進入北部空域2架次)及共艦8艘及公務船1艘,持續在臺海周邊活動。 國防部強調,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國防訊息】 民國114年07月23日
-
新聞研習營開訓 學子體驗媒體實務運作(軍聞社記者薛皓文臺北22日電)114年全民國防教育暑期戰鬥營「新聞研習營」今日起在國防大學復興崗校區展開為期3天2夜的體驗課程,參加學員一早抵達校區完成報到手續後,陸續換上營隊精心設計的營隊服,滿心期待後續的新聞專業課程。 上午開訓典禮暨授旗儀式,由國防大學政戰學院政戰主任邱上校主持,邱主任致詞時表示,代表政戰學院歡迎遠道而來參與營隊的學員,並強調希望透過三天的課程,使同學們瞭解新聞媒體基礎概念,從中體驗及實際操作,並對軍事媒體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新聞營課程包括有廣播實務、攝影棚實務及影像剪輯實務課程,分別由漢聲電臺、多媒中心及軍聞社專人進行講授,希望給予同學們新聞媒體入門的專業知識與實務技能,並在各項活動及實作的過程中,加深全民國防理念,以及體會到軍事媒體的多元與重要性。【最新動態】 民國114年07月22日
-
理工學院國科營登場 學子熱情參與全民國防(軍聞社記者侯凱議桃園22日電)國防部114年全民國防教育暑期戰鬥營活動今日起正式展開,其中,由國防大學理工學院主辦的「國防科技實作研習營」,上午舉辦開訓典禮,參加活動的學子將在三天兩夜豐富且充實的課程中,體驗國防科技新知,近距離接觸國防事務,以實際行動支持全民國防。 參與國科營的53位學子,上午前往理工學院報到後,隨即由副院長李上校主持開訓典禮,並為營隊授旗。 李副院長致詞時,首先肯定學子們利用暑假參與此次戰鬥營活動,除鼓勵他們融入團隊生活,體驗軍校生活作息,並期勉他們在三天的活動中,認真學習,汲取國防科學新知。 李副院長表示,國防科技發展與國防安全密不可分,現今從事國防科技人力不足,希望透過暑戰營活動使更多學子接觸這個領域;並強調,理工學院是我國唯一一所針對國防科技研究與教學的機構,同時也是科技軍官的搖籃,希望參與學子們能夠結合過往國、高中所學知識,與國防科技做結合。 李副院長也鼓勵在場學子,日後進入理工學院就讀,成為國防科技的優秀人才,厚植國防科研能量。 首日的課程,理工學院安排「揚聲手作工坊」實作課程,由電機系老師進行揚聲器基本原理、結構與應用背景介紹,並運用簡報說明自製揚聲器相關材料與製作過程,引領學子們按照步驟逐步完成,過程中,學子們與老師、隊輔討論如何完成成品,場面互動熱絡。【最新動態】 民國114年07月22日
-
共艦臺海周邊活動 國軍嚴密監控應處(軍聞社記者李恬恬臺北22日電)國防部今日表示,至上午6時止,偵獲共艦8艘、公務船2艘,持續在臺海周邊活動。 國防部強調,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國防訊息】 民國114年07月22日
-
故飛行官朱安琪入龕暨文物捐贈 緬懷報國赤忱見證榮光(軍聞社記者陳傳奇臺北22日電)故空軍第四大隊飛行官朱安琪上尉入龕暨文物捐贈典禮,昨(21)日於碧潭空軍公墓與忠勇營區舉行,空軍司令鄭榮豐上將率重要幹部及官兵代表,向朱安琪一生投身軍旅、報效國家的精神致上崇高敬意。 當日上午,朱安琪靈柩由家屬扶靈護送至空軍碧潭公墓,並於祭堂舉行安奉儀式,司儀引領進行獻花、行禮與封龕等儀程,氣氛莊嚴肅穆。儀式完成後,靈位移入忠靈塔安奉,象徵空軍英靈長眠於忠烈之地,永垂不朽。 文物捐贈典禮下午在忠勇營區舉行,朱安琪遺族捐贈其生前珍藏之照片、筆記、徽章與文獻資料等,內容豐富,意義深遠。空軍司令部代表接受捐贈,並頒發感謝狀,感佩其無私奉獻,使承載歷史記憶的重要文物得以典藏於空軍司令部部史館,做為全民國防教育與歷史傳承的重要資產。 空軍司令鄭榮豐上將表示,朱安琪上尉生前服役於空軍第四大隊,戰技優異、表現卓著,對國軍貢獻良多。其遺族慷慨捐贈文物,不僅有助保存歷史,也讓後世能夠從中汲取精神養分,進一步認識空軍的榮耀與責任。 朱安琪出生於美國加州奧克蘭市,為第二代華僑。年僅17歲時,在抗戰烽火蔓延之際,與一批批旅美華裔青年懷抱滿腔熱血,毅然返國投身救亡行列。他克服語言與生活上的挑戰,完成艱辛的飛行訓練,並自空軍官校第十一期畢業,加入空軍第四大隊執行保衛領空任務,展現驍勇無畏的戰鬥精神,締造可歌可泣的輝煌戰績,退役後亦致力推動國防教育與空軍史料保存,精神風範足為後人典範。【最新動態】 民國114年0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