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查詢 "馬祖國際藝術島" ,結果共:3筆
-
戰地遺址化身展覽場域 南竿據點綻放藝術能量(軍聞社記者呂尚俞馬祖7日電)2025馬祖國際藝術島進入第三天,南竿的藝術據點同樣吸引眾人目光。這些作品讓戰地遺址不再只是歷史的印記,而是轉化為連結過去與當下、島嶼與世界的文化平臺。前線的記憶在藝術中被重新書寫,也為馬祖開啟了一種面向未來的島嶼想像。 南竿26、53與77據點全面開放,再生與打開的能量得以完整呈現。在53據點中,策展人洪榆橙策劃「穿越蟲洞的書信——致外島時光」,展出張致中的《家書》,以感濕油墨呈現軍旅書信的浮現與消逝。 臺裔加拿大藝術家李佩珊於南竿26據點推出《不是誰的棋子,我們是…》,讓觀眾看見地緣政治棋局下「棋子」的美麗與哀愁。被命名為「等待美術館」的77據點,藝術家於建築空間中拓展牆面、開口引海景入室,讓窗外風景如畫般展現眼前。「等待」意指早年官兵於此守望敵情,也象徵空間如今等待藝術與訪客相遇。 在山隴澳口堤岸的風動裝置《漁夢》,是馬來西亞藝術家朱威龍以此重構馬祖漁村的意象,呈現過往漁人順應海流、與海共生的記憶。南竿舊體育場則在拆除改建前,讓日本重量級藝術家柳幸典揮灑創意,帶來其經典代表作《哥吉拉計畫》,將廢棄的舊體育館改造為獨特的空間經驗,請來當地的「怪手師傅」,雕刻館場地板,來形塑新的地景記憶。 在南竿山隴排練場,則是由日本藝術家雙人組米谷健、茱莉亞(Ken Yonetani & Julia Yonetani)帶來《生命之網》,以釣魚線編織出龐大網狀裝置,象徵世間萬物緊密相連,凸顯人類與海洋相互依存的關係。 值得一提的是,喜愛藝術島海報的觀眾不妨走訪日光春和,攝影師鄭鼎在此展出延續第一屆至第三屆的系列攝影作品《鹹味的光》,搭配日光春和的大面落地窗海景,呈現更多攝影師鏡頭下更多迷人的島嶼風景。【最新動態】 114年09月07日
-
馬祖國際藝術島開展 北竿島重現戰地記憶與海洋想像(軍聞社記者呂尚俞馬祖6日電)2025馬祖國際藝術島,自即日起至11月16日止,在馬祖開展,今年以閩東語「拍楸」為策展主題。所謂「拍楸」,是馬祖先民世代傳承的捕魚工法,意指在盛夏漁汛期間,全村男丁齊力出海,以竹樁錨定漁網,為來年的豐收奠下基礎。 策展團隊以「你的海洋,我的陸」作為出發點,探索環境生態、身分認同與海島文化自信,呈現馬祖人面對大海的共生智慧與精神意涵。其中,今年的北竿島,循「前線的馬祖」、「島嶼的馬祖」與「海洋的馬祖」三大主題,呈現不同藝術形式,交織戰地記憶、文化日常與海洋想像,讓觀眾在島嶼空間的轉化中,感受馬祖的多重面貌。 在北竿島,與軍事記憶最緊密相連的主題「前線的馬祖」,就是具歷史張力的「軍魂電廠」。當年由國軍第257師鑿開山壁,在坑道中協助興建發電廠,見證了軍事年代資源有限,卻堅毅不懈的奮鬥精神。隨著戰地政務解除,卸下戎裝,再度以新姿態重返榮耀,由臺電公共藝術策畫「島嶼生息III:軍魂1975時間美術館」,匯集光影、聲音、舞蹈與攝影作品,讓觀眾穿越半世紀的時代縫隙。包括一隱照明設計《軍魂之光》、王榆鈞聲音地景《洋放之後,轟鳴與防空洞》、驫舞劇場《時間行者》等,皆以不同媒介回望軍事歲月。 「島嶼的馬祖」則以文化與聚落為舞臺,展現北竿島民的生活紋理。攝影家陳敬寶策劃《迴島嶼吧》,以《尋常人家》描繪地方耆老肖像,書寫回家之旅;陳伯義《擺暝嘉年華》捕捉信仰慶典影像;許家維《鐵甲元帥三部曲》與《御甲戲園》回到創作原點;林羿綺《島上有聲,霧中有人,夢中有神》以女性視角重塑島嶼神話。 「海洋的馬祖」主題,則是邀請西班牙藝術家胡安.薩摩拉(Juan Zamora)帶來《夢之亭》,於北竿打造一處夢境場域,讓觀眾在凝望海景時,進入與大海同夢的感官經驗。【最新動態】 114年09月06日
-
第三屆馬祖國際藝術島 戰地景觀及多元藝術文化再生(軍聞社記者呂尚俞馬祖5日電)2025馬祖國際藝術島「拍楸–你的海洋,我的陸」今日隆重登場,開幕記者會集結來自國內外各界的貴賓、媒體與藝術界人士,邀請國內外朋友一起來馬祖,走入戰地據點、碉堡、澳口、電廠及常民家中,感受來自島嶼的盛情款待,體驗四鄉五島戰地景觀及多元藝術文化再生的魅力。 由連江縣政府及中華文化總會共同主辦的馬祖國際藝術島,下午於梅石藝文中心揭開序幕,開場以「拍楸的呵聲」閩東語戲劇揭開序幕,閩東話「拍楸」是馬祖傳統捕魚工法,舞者們以歌舞呈現「拍楸」儀式。連江縣王忠銘縣長、文化總會李厚慶秘書長、文化部李靜慧次長等部會貴賓,以及策展團隊、國內外藝術家及馬祖在地居民均熱情參與,攜手宣布藝術島正式開展。 連江縣王忠銘縣長表示,「拍楸」的精神,就在於大家齊心習力,而這次藝術島,他看到的正是這種精神的體現。從馬祖的公務同仁、策展人藝術家、民宿店家、志工夥伴到每一位熱情的鄉親,大家都成了藝術島的一份子,貢獻自己的力量。這不只是政府主辦的活動,而是屬於全馬祖人的盛事,我們共同織起這張文化大網,向世界展現馬祖的自信與驕傲。 「文總的角色是搭建橋梁,讓世界的風吹進馬祖,將連結的種子吹到在地,讓各種可能性在當地開花結果。」文化總會李厚慶秘書長表示,今年活動來到第三屆,在籌備的過程中,看到許多馬祖居民、藝術島夥伴共同努力,還有連江縣政府一直以來的大力推動,讓藝術島被更多人看見,非常珍貴且讓人感動,也特別感謝支持文總的企業夥伴,讓每一件跨國共創的作品都能完成,成為珍貴情誼的最佳見證。 文化部次長李靜慧致詞時則指出,部會長期支持馬祖歷史場域再利用,看見軍事據點轉化為藝術空間,是藝術島最具意義的成果之一。 在馬祖天后宮的開幕表演,特別邀請「即將成真火舞團」帶來原創作品《海神釀》。演出以馬祖在地信仰為靈感,巧妙融入天上聖母意象,透過火焰與特技呈現舞臺張力,這場結合宗教信仰與藝術創新的演出,不僅震撼全場,更讓大家體會到這座島嶼蘊含的深厚力量。 第三屆馬祖國際藝術島活動於9月5日至11月16日展開,聚焦「前線的馬祖」、「島嶼的馬祖」、「海洋的馬祖」三大主題,集結逾50件作品,結合數位智慧導覽,只要下載活動App,走到作品前,便可透過語音聆賞導覽。此外,展期也邀請優人神鼓、紙風車劇團等團隊演出,讓登島民眾在藝術與戰地風光交織下,體驗馬祖的多樣魅力。【最新動態】 114年09月05日